APP下载

山神庙里的顶门石:文本漏洞,绝妙伏笔?

2018-08-24童志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山神庙林冲作案

童志国

作为《水浒传》中名篇之一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保留经典的篇目,现被编入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五第一单元。该篇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典型特质,比如注重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善于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相当娴熟地运用伏笔照应等艺术手法……

所以教授该文时,我们往往指导学生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去解读林冲变化的性格,提醒学生关注小说中诸多关乎人物精神风骨的细节描写,其中有些细节描写就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助推器”,比如风雪;有些细节似“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巧妙钩连上下文,比如林冲随身携带的解腕尖刀、挑行李用的花枪和草料场老军借给林冲使用的酒葫芦等等。

然而在笔者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了一些关乎细节的疑问:林冲借宿山神庙时,用一块大石头靠住了庙门,陆虞候等人在推不开门的情况下立于庙檐下观火,并在交谈中将谋害林冲的毒计和盘托出;问题是陆虞候等人推不开庙门时,他们为何不怀疑庙内有人并采取应对措施?在庙内可能有人的情况下,他们怎敢无所顾忌地将毒害林冲的计谋和盘托出?这于情理不合!笔者当时因赶教学进度,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未作深思,竟肯定了学生的质疑,并且附和学生说,这是作者行文时的疏忽和遗漏,亦即文本缝隙。

最近读到王贤斌老师的文章,这让笔者想起之前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疑问,同时也开始重新审视学生质疑的合理性:山神庙里的那块顶门石,是文本漏洞,还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伏笔?

正如学生的疑问,王贤斌老师在文章中也指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块顶门石的伏笔有些不合常理,有很大的破绽,经不起仔细的推敲。文中王老师分析道:“正是因为推不开门,陆虞候等人才没有进到庙里,才让林冲听到了他们设下的恶毒奸计。如此说来,这处伏笔似乎用得极好,让后面的情节自然展开。可仔细想想,却又让人发现了一个明显的漏洞。因为石头是在里面顶住门的,按常理说,有石头顶门就意味着里面有人,否则石头怎会跑到门后呢?既然庙里有人,陆虞候等人怎敢在门外毫无顾忌地说出杀人真相呢?即使他们再胆大妄为,也犯不着明知庙里有人,也依然明目张胆地炫耀自己的杀人计划。凭着陆虞候等人的奸诈狡猾,不可能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所以这样安排情节的确有些不铆合。”[1]

王老师的分析乍一看很有道理,但是也经不住仔细推敲。笔者认为要辨析山神庙里那块顶门石的安排,究竟是文本存在的漏洞,还是作者匠心独用的精彩伏笔?我们首先要厘清一个问题:陆虞候等人推不开庙门,是不是发现庙门被石头顶住了?教材原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为清金圣叹的删节本)写陆虞候等人推门的文字是:“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而中华书局《水浒传》中相关的文字是:“林冲就伏在庙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且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林冲靠住了,推也推不开。”[2]两个版本的文字稍有出入,但金圣叹的删节本给读者传递的信息似乎是,陆虞候等人用手推门,发现门推不开的原因是被石头靠住了,但他们没有深究石头从何而来,并且最终放弃了破门而入的想法;中华书局的版本显然不是告诉我们陆虞候等人发现庙门被林冲用大石头靠住了,所以推不开,否则后续的故事就得改写。细细推究,金圣叹删节本中的“却被石头靠住了”,其实只是作者以全知的叙述视角告诉读者,庙门被先来山神庙的林冲用大石头从里面顶住了,所以陆虞候等人从外面推不开;而不是陆虞候等人在推门的时候,推开了一丝缝隙,结果发现门被石头堵住了,或者他们估计庙门是被里面的人用石头顶住了。也就是说,陆虞候等人尝试着从庙门外用手推门,但是门推不开,至于门推不开的原因,是不是被石头靠住了?他们并不知晓也没有深究。否则,如果陆虞候等人发现庙门是被人用大石头顶住了,他们应该会合力把庙门推开,进入山神庙躲避,从而遭遇林冲,那么原文后面的情节就无从谈起了。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山神庙的门从外面推不开,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里面有人呢?笔者认为,那倒不一定!细读文本,我们发现文中的山神庙是一座古庙,在林冲借宿山神庙后,作者借林冲的视角写道:“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这样一所既无邻舍又无庙主的古庙,矗立在荒无人烟的旷野,再加上天降大雪,风大雪急,那么也就有可能因年久失修而部分垮塌,从而致使庙门从里面被堵住而从外面推不开。于此,我们发现庙门推不开与里面有人只是或然关系,而非必然关系。

接下来的问题:山神庙的门推不开,存在着庙内有人的可能,但为什么没有引起陆虞候等人的警觉?陆虞候等人为何敢站在庙檐下肆无忌惮地将害人的毒计和盘托出?

要合理地解释这一疑问,我们有必要弄清楚陆虞候等人来山神庙的目的和方式。笔者认为陆虞候等人来山神庙最主要的目的是避人耳目,洗清自己。因为大军草料场的大火正是陆虞候一伙人放的,在草料场浓烟滚滚、烟炎张天之时,他们站在草料场边袖手旁观、隔“墙”观火而不作为(比如组织救火等),甚至评头论足、满心期待,无疑会让人生疑,所以他们绝不能留在失火的草料场。而离开草料场既可以嫁祸林冲,坐实林冲因玩忽职守导致草料场失火之罪,同时也将自己置身事外,撇清自己與草料场起火之间的关系。其次是坐等结果。陆虞候等人虽然在纵火后离开了作案的现场,但并没有急于回沧州城,其原因就是要等一个结果——草料场的大火将林冲烧死或侥幸逃得性命的林冲却要背上烧了大军草料场的死罪。在得到确切的结果后,陆虞候才能安心地回京城去复命以得到主子赏赐。所以后来富安提出要回城时,陆虞候说:“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能会干事。”而山神庙距离草料场只有半里路,是很容易探知消息的。正是出于上述两个原因,所以距离大军草料场仅半里之遥的山神庙就是陆虞候等人作案后的最佳去处。

那么陆虞候等人作案后是悠闲地踱步来山神庙,还是着急忙慌地大踏步而来?文本明确地告诉读者,陆虞候等三人作案之后是“直奔庙里来”,可见他们纵火后在草料场没敢作任何停留,直接奔向山神庙,因为他们要在作案后的第一时间快速逃离现场。他们到达山神庙,在“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后,就放弃了进入庙内的打算,也没有深究庙门为何推不开。而陆虞候等人的所作所为符合他们此时的性格和心理逻辑:纵火害人心虚而逃离现场,慌忙之中到达山神庙后推门不开未做深思,而是聚焦于纵火的结果。能进庙内最好,便于隐蔽自己;不能进庙也无大碍,毕竟自己只在山神庙逗留后就会走人。换言之,此时还有比庙门推不开、庙内是否有人更需要他们去关心的事——林冲的死活。因为在他们的设计中,纵火烧掉草料场是一个必置林冲于死地的万全之策,林冲要么被熊熊烈火烧为灰烬,要么侥幸逃出火海,却要背上玩忽职守的死罪。总之,摆在林冲面前的路只有一条:死路!所以陆虞候等人默认荒僻的山神庙是一个安全之所,山神庙是除他们之外再无别人的,至少林冲无论如何是不会先于他们到达山神庙的!再退一步说,即使庙内有人(除林冲外),只要不惊动(比如破门而入)他,不让他发现自己的行踪、看清自己的面目,陆虞候等人也是能接受的,因为此时此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节外生枝最好。既然在陆虞候等人的意识中山神庙是安全的,那么庙门推不开以及为何推不开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至于陆虞候等人为何立于庙檐之下直言不讳毒害林冲之计?回到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将毒害林冲之计和盘托出其实并非陆虞候等人胆大包天地主动炫耀,而是三人在观火势时的闲谈中说出来的,更切确地说,是在差拨的讨好卖乖和邀功请赏中被顺带提及的。原文中“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这明显是差拨讨好献媚的丑陋嘴脸的体现,然后是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在对话中将毒害林冲的奸计无意识地和盘托出了。这个无意识的背后,是陆虞候等人满满的自信,自信纵火烧掉大军草料场是一个人不知鬼不觉且必置林冲于死地的绝妙计谋。

另外在文本细读中,笔者发现了一个较为重要的信息——而之前一直被忽视了——林冲是何时离开草料场到达山神庙的?文章告诉我们林冲是在“见天色黑了”的时间节点离开草料场来到山神庙,并且在山神庙内是摸黑吃酒的。这可能是因为林冲没有生火的工具,或者是还没有来得及生火。陆虞候等人来到山神庙,在夜色中用手推门发现门推不开,庙内又漆黑一团,他们主观地判断庙内无人,于是也就放弃了进入庙内的想法。我们假想一下,如果陆虞候等人顺利地进入山神庙,他们可能要一边生火取暖,一边静等草料场那边的结果,而荒无人烟的山神庙此时有火光(或烛光),无形中等于暴露了他们的行踪,这一点应该是他们最忌讳的。所以,用手推门推不开,索性就放弃,立于庙檐下观火、闲聊,稍作停留,等草料场火灭后再去确认一下林冲的死活,这是最不节外生枝的省事的安全的做法。

笔者甚至想,如果陆虞候等人真是心思缜密且警惕性极高的话,那么早在推不开庙门之前,他们就应该发现山神庙内有“玄机”。这个“玄机”的线索就是雪地上的足迹。按照文章的介绍,草料场在沧州城东十五里处,草料场东面二三里处有市井,而山神庙就位于草料场和市井之间,具体的方位是草料场东面半里左右处。林冲在市井买酒回草料场后发现栖身的两间草厅被大雪压倒了,于是借宿山神庙。林冲去山神庙的路上势必留下深深的脚印,因为文章交待风大雪紧,而此时雪并没有停。陆虞候等人在纵火之后也随即奔向山神庙,他们去山神庙与林冲来山神庙的路径一致,相距时间也不会太久,所以林冲在雪地上留下的足迹不至于很快被大雪覆盖得了无痕迹,并且林冲的足迹是从草料场直接通向山神庙的。如果陆虞候等人足够细心的话,借着月色和雪光是能够发现到雪地上的脚印,并很快得知山神庙内有人,而且判断出这个人十有八九就是林冲。而文章中对此没有只言片语的交代,恰恰说明陆虞候等人来山神庙是匆忙紧张的,他们一路狂奔是无暇顾及雪地上的蛛丝“足”迹的!而作者这样安排恰恰是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行事逻辑的,于事理情理契合。换个角度看,如果陆虞候等人发现林冲从火场逃脱,他们追踪林冲来到山神庙,结果没有发现雪地上的足迹以及不深究山神庙的门为何推不开,这于情于理无疑都是说不通的!换言之,陆虞候等人虽然歹毒奸诈,无恶不作,但他们在“成功”作案后就放松了思想上的警惕,因为在他们看来,纵火焚烧草料场就等于宣判了林冲的死刑,作案后稍作停留打探结果的理想之所的山神庙是绝对安全的。

另外,王老师在文章中很有创意地对原文作了删改,以弥补文本漏洞:“林冲看见外面火光冲天,赶紧提起花枪就要去救火,踢开靠在门上的石头,刚出得门来,却远远听到有几人的脚步声和说话声,林冲当下一惊,心想:这草料场怎会突然着火呢,莫非是这几人纵火害我不成。于是悄悄躲闪一旁,细听他们说些什么。这三人走了没多远,就停下脚步,面对着草料场立地观火。”

笔者认为王老师的删改总体不错,但细节处仍然值得推敲。一是林冲“悄悄躲闪一旁”,这“一旁”是哪里?文中提及的山神庙是一个孤零零的所在,另外遍地是皑皑白雪,除了山神庙,林冲显然不好藏身;二是即使林冲能藏身,他借着月色和雪光应该能看清来人中有陆虞候。仇人相見,分外眼红!看见陆虞候的林冲还能耐心地听他们在闲谈中将毒害自己的奸计一一道来吗?而原文的设计就很巧妙,让林冲在黑暗中只闻三个人的说话声,而不见其人,设置悬念,并让三人在对话中顺便将奸计说出,而不是刻意地炫耀地和盘托出。笔者认为文中用九个“一个道”“一个应道”等指称来称呼陆虞候等三人,这正是作者从林冲的视角来叙述,显得真实可信,合乎事理。听到最后林冲恍然大悟,抛弃自己之前的所有幻想,最终手刃仇敌,投东而去。

综上,笔者认为,山神庙里的那块顶门石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绝妙伏笔,而不是文本的漏洞。作者是按照人物的行事和性格逻辑来设计情节的:趁着夜色作案后心虚的陆虞候等人第一时间逃离现场,慌不择路中无暇注意林冲留在雪地里的脚印;到达山神庙用手推不开门时,主观认为山神庙是安全之所,索性放弃进入庙内的打算,便立于庙檐下洋洋自得地等待收获作案后的“成果”;在差拨邀功请赏的自我吹嘘中,陆虞候和富安也得意忘形地将毒害林冲的奸计和盘托出。然而“人算不天算”,陆虞候等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自己性命”!

以上是笔者的一家之言,权作抛砖引玉,不妥之处恳请方家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3]王贤斌.也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那块顶门石[J].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刊),2018(2).

[2]中华书局编辑部.水浒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5.

猜你喜欢

山神庙林冲作案
智海急流
窃贼是如何作案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两次偷听与山神庙设置的思想艺术价值
两座“庙”里的乾坤
警惕团伙作案 远离非法荐股圈套
茶酒店·草料场·山神庙,何以存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隐匿的作案痕迹
抓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