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语文教材“主题式”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新探

2018-08-24于丽琴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主题式课外阅读读书

于丽琴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组合编排教学内容,每个单元又按照不同的主题或文体并列编排。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单元由五篇课文组成,一篇现代诗,三篇现代文,一篇文言文,涉及的主题有童年、生命等,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突出的是主题式编排。以七年级上册为例,单元设计由六个主题组成:四季美景、至爱亲情、学习生活、人生之舟、动物与人、想象之翼。主题式编排组合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思路更为明晰,教学结构更为流畅,教师对教材有着更大的自主阐释空间。最为关切的是每一册的主题都切合初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更能激发学生愿意学、主动学。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突显了主题在单元教学中的作用,课外阅读也应该以主题为重,推进课外阅读的纵深发展。但“主题式”课外阅读的主题确立,不是简单的知识点或是能力点,也不是学习中遇到的一般问题,而是从阅读的作品中提炼出来,具有研究或探讨价值的主题。那么“主题式”课外阅读在主题确立方面,具有哪些特点?

一、“主题式”课外阅读的具体特点

1.趣味性。

“主题式”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主题阅读的动力,也是学生有效阅读的保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好主题,自然会产生驱动力,对主要内容有要表达的欲望和想法,感受独特而深刻,并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较高的注意力。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课文围绕“皇帝的新装”展开,故事性非常强,自然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这是激发课外阅读最好的契机,学生根据《安徒生童话》里的《拇指姑娘》《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姑娘》《丑小鸭》等,确立了友善、诚实、勇敢等主题,各自都按照自己选定确立的主题去阅读,阅读虽然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体现,但是必须以兴趣为前提,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如果学生无法确定主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爱好提供健康向上的阅读主题,学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这种双向选择也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乐趣。

2.方向性。

“主题式”课外阅读可以明确阅读的方向。读完一本书或是多本书之后,学生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想法大多是碎片式的,东谈一点西扯一些,学生阅读没有整体思路,导致越说越乱,无法达到一吐为快的酣畅。而“主题式”课外阅读尊重学生的读书热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沿着这样方向去发现、挖掘、整理、分享,把一些旁枝细节去掉,专心地去想一个问题,会发现不一样的奥秘,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宝藏。比如,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太空一日》,课文记录的是“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这一伟大时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对航天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杨利伟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凭借的是什么?航天科学到底有哪些神奇之处?为解开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阅读了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从纪实报告记录的文字,学生深切领悟到一位民族英雄对航天事业的执着追求,所有问题都在阅读中一一解决。以问题作导引,有方向性的去阅读,学生便会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外读物的体验和理解。

3.深入性。

“主题式”课外阅读可以把阅读感悟引向深入。学生阅读的初步学习成果体现在他们的探究作业上,他们的感悟其实是宝贵的教学初始资源,教师努力筛选出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作业,发现其中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当然也会发现零星的、片面的、肤浅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同学对以上的现象进行分析、鉴赏、讨论,从而使阅读感悟更为深入。比如,学生阅读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学生根据参考专题,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进行探究,有的抓住精彩片段的描写,总结法布尔的观察经验,有的借鉴法布尔的经验,设计一个观察实验,有的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技巧,进行模仿性寫作等。在完成专题探究之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读书交流,相互倾听探究的想法、分享经验,在碰撞中产生更为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从而获得更深的思想启迪,提高对作品的阅读品位,提升阅读理解感悟的能力。

4.实践性。

“主题式”阅读交流课可以保障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阅读交流是在广泛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的过程,学生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展现,如写读书笔记、制作手抄报、名段表演、PPT制作等。《西游记》是一部学生都喜爱的神话作品。学生阅读之后生发出许多的感悟,其中一篇读书笔记这样写道:当我第三次读完这部厚重的《西游记》时,心里有了较多的感触。第一次读《西游记》,我认为孙悟空很厉害,很会打架,会变换许多模样;唐僧很无能;猪八戒肥得像一只懒虫;沙和尚像一个可有可无的透明体。第二次阅读,感觉孙悟空可爱多了;唐僧依然傻傻的;猪八戒纯碎呆子一个;沙和尚挑着担子,忠心耿耿地尾随。第三次阅读,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机灵无比;唐僧既是严师,又是慈父;猪八戒傻里傻气不失可爱;沙和尚肩上的担子总是卸不下,忠实可敬。还有的这样写:《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故事中的孙悟空机智勇敢,猪八戒好吃懒做,沙僧任劳任怨,唐僧慈眉善目。他们一组四人就像一个合作团队。他们降妖除魔,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收获真经得道成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万事开头难,但只要信心满满,努力拼搏,一定能旗开得胜!学生通过课文阅读,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获得了最真实的情感体验,通过读书笔记展示出来。除此之外,学生还自编自演老舍的《骆驼祥子》,根据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表演剧情,以真实的表演再现人物,突出主题。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扩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提升。

二、“主题式”课外阅读的一般方法

1.确定主题。

(1)学生拟定主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喜欢读书并多读书的人理解能力就非常强,但读过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或与别人交流,阅读也很难走上高效之路。为了便于指导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就得先设立主题。可以是学生自行设定,也可以是老师提供。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各种主题,从中选择一点或几点,最终确立自己感兴趣又有探究价值的主题进行精读。在这个环节,找准“切入点”是关键,而这个也是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要不就是大而空型的主题,要不就是过小,没有提升点和探究价值。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教材来制定,教材也是按主题来编排的,而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比如,七年级上册阅读的《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的作品比较艰涩,难以读懂,如何确立主题的确是比较难,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而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学习生活”,学生可以以此生发出其他主题:童年生活、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等,学生根据自己拟定的主题去阅读相关的作品。以主题为线将阅读的作品串联起来,学生的阅读量自然丰厚。

(2)教师提供主题。教师也不能全然放手,要从合理性、可行性两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如果他们感觉迷惑甚至无法拟定主题,教师便可提供贴合他们生活实际的主题以供参考,这样确保阅读的高效。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至爱亲情”,教师可以提供这一单元的主题供学生参考,学生根据这一主题,选择性的阅读《泰戈尔诗集》《冰心散文集》《世说新语》等名家经典作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2.组织阅读。

(1)学生自读。一般情况下,都会给一个月或是一个半月的时间,让每个人都读而且读完所要交流的作品,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准备。

(2)师生共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课外阅读教学也是对话,对话需要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师生共读。老师应常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向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读书的,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老师对学生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会自觉地融入到阅读活动中,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的。

3.读写结合。

教师应在学生读书之后要求学生写出所读书的名字、主要内容、读书心得,特别是围绕主题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作深化了阅读,使书本的内容和语言转化为自己心灵深处的感悟与表达,这种阅读才是有效的。

4.交流分享。

(1)背诵比赛。根据确定的主题,给学生指定多篇课外名家经典,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以各种形式进行背诵,比谁背得多、快、准。这样的活动让擅长记忆的学生有施展个人风采的空间。不仅能增强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更有效地训练了阅读能力。

(2)举行读书汇报会。可以制作PPT,分组展示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

(3)讲故事。可以讲作者的生平故事,也可以讲作品里的某段情节,学生要在理解领会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取舍、概括、改动,并且加入自己的情感和自己對内容的看法,这样讲出来的故事才会生动真实。

(4)读书笔记展评。展示和交流摘抄的成果,分享阅读经验和体会,可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摘抄和阅读,使其阅读兴趣、阅读水平都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主题阅读虽然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但是离不开方法的指导。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进行大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整合,这些材料与信息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超文本的,它们以整合的形式存在于孩子的记忆中、脑海里,以达到探究主题的目的。学生带着具体的目标,主动参与,自行选择课外资源,自我激励、自我评价,通过大信息量的课外文本阅读,强化语言的规范性,达到一篇带多篇的效果,从一定的量中读出一定的质来,悟出规律。这里的多读,并不是一篇一篇点滴零散的阅读累积,而是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整合教材与课外语文资源,沟通课外阅读篇目之间的联系,使每个主题阅读成为一个知识链、知识块,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肖培东.教育的美好姿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

[2]孙瑛.谈语文教材资源资源的合理利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11).

[3]熊芳芳.语文不过如此[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4]张玉新.整合:思辨性阅读的有效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7(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猜你喜欢

主题式课外阅读读书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主题式课程整合的价值、困境与改进
小学数学和科学学科主题式整合的教学思考
我们一起读书吧
议“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餐饮服务教学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