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模式在ICU的价值分析

2018-08-24苏敏仪覃智颖邓桂洪黎巽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意外事件合格率物品

苏敏仪 覃智颖 邓桂洪 黎巽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也称重症监护室, 它是医院各类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心, 也是衡量医院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ICU患者由于病情不稳定、病因复杂及因病情而引起恐慌等因素, 并伴随着人们对自身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当下护患关系的紧张, 以及护理工作本身的性质等因素, 导致了护理工作难度加大, 风险也逐渐增大。护理风险管理作为护理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1], 现本院为了减低护理风险系数, 并提高护理质量, 提升护理满意度, 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干预,现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8日~2016年8月8日入住本院ICU并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知情同意, 清醒可配合。排除标准:拒绝参与,精神障碍者。运用摸球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90例。实验组中男60例, 女 30例;平均年龄(45±4.8)岁;左心衰患者30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例, 哮喘患者10例, 其他15例。对照组中男5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6±3.4)岁;左心衰患者28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7例, 哮喘患者12例, 其他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 如氧气吸入, 遵医嘱给予补充电解质或者补液对症治疗等。

1. 2. 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模式, 具体如下。①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 通过讲座或者授课方式, 也可引导护士研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从而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权益。②加强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的练习及考核,包括本科室内所有急救用品的使用及放置和保管。根据护士的年资差别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培训, 如集中与分层。并统一经护士长监督考核, 直至考核通过。③成立护理管理小组,有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如质控组长参与, 并定期开会, 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④严格落实三级质量控制, 对结果及时反馈, 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⑤建立健全护理不良事件的无惩罚自愿上报及反馈系统。⑥评估患者安全风险因素。针对非计划性拔管、ICU谵妄综合征等做好预防应对管理。⑦规范护理病历书写, 并制定符合本科室特点的标准。每班由组长审核下级护士的护理文书, 护士长日常可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检验。⑧宣传教育, 向患者说明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让患者有知情权, 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⑨良好的护患沟通, 重视人文关怀。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意外事件及抢救物品完好情况。②比较两组护理合格情况。③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定量表,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纠纷、意外事件及抢救物品完好情况比较 干预2个月后, 实验组的意外事件和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抢救物品完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合格情况比较 干预后, 实验组患者的导管护理合格率、三基考试合格率、操作合格率、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护理文书记录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9.44%, 高于对照组的55.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纠纷、意外事件及抢救物品完好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合格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

3 讨论

护士作为护理风险管理中重要乃至关键性的因素[2], 在风险管理模式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的一份子, 除了要求专业技术水平高之外, 对其连续性、直接性、动态性和具体性也有要求[3]。因此, 护理风险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对提高优质护理具有一定的作用。

ICU作为医院重要的抢救中心, 急救物品的完好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4], 因此, ICU对急救物品的完好率及管理要求更加严格。经过干预后实验组抢救物品完好率为100.00%, 包括呼吸机、除颤仪及洗胃机、心电监护仪等急救仪器及物品, 未经干预的对照组抢救物品完好率为86.67%, 两组抢救物品完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物品的完好有利于对患者的紧急突发情况进行有效处理, 保证护理安全和质量, 甚至可决定患者的抢救成功与否。同时, 经过干预后, 有助于减少急救仪器及物品的耗材, 减少科室对仪器的投入, 把资金运用到其他用途以提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质量, 从而塑造医院形象。

意外事件和护理纠纷的发生不利于护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据国内学者李玲[5]报道, 这一现象主要由沟通和不遵守制度规程造成。风险管理模式中加强了良好的护患沟通, 通过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及严格落实三级护理质量控制, 由护士长及质控组长等监督, 有效地提高了护士参与风险管理自觉性, 另外, 无惩罚自愿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有利于提高护士对风险管理参与的主观能动性[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的护理纠纷和意外事件发生率减低, 但仍存在, 这警示在护理工作中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差错, 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7]。

临床上, 护理文书记录也称护记, 要求其书写及时、准确、清晰、规范, 对护理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作用[8]。现实中由于科室内的护士年资不一, 有专科护士及刚就业或者轮转的护士, 对护理文书记录要求尚不熟悉, 因此, 容易造成护理文书记录质量不良。在本次的风险管理模式中, 采用了制定符合本科室特点的护理文书标准, 并对全体护士进行了统一和分层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因材施教, 使每个护士得到更多的收获。为了确保质量, 对其护理合格情况进行了检查分析。其中, 实验组导管护理合格率和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均达到了100.00%,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风险管理模式在ICU病房中加以运用, 有益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

[收稿日期:2018-04-17]

猜你喜欢

意外事件合格率物品
脑筋急转弯
称物品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提高铝电解电容器合格率的多元化工艺技术
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在住院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