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及研究

2018-08-24孙敏吕忠艳张宏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人员高血压

孙敏 吕忠艳 张宏宇

高血压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 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1]。由于我国老龄化的加剧, 老年高血压患者也逐年增加, 所以,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2]。为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本次研究中, 选择 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分组分别施不同的护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3], 患者高血压症状表现出继发性高血压症、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合并肾功能疾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进行对比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3例。对照组中男23例, 女20例;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70.2±5.0)岁;病程1~20年, 平均病程(10.5±3.6)年。观察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61~85岁, 平 均年龄(71.3±4.6)岁;病程1~20年, 平均病程(11.2±3.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检查患者血压, 了解患者其他疾病, 为患者发放教育手册。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建立档案。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社会个人健康档案, 对患者个人基本资料(血压、体重、病史等)进行记录, 了解患者烟酒习惯, 用药情况和三餐、运动等基本情况, 定期记录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的不良习惯, 对患者实施健康习惯的教育指导。②系统化健康教育。定期开展讲座, 为患者讲解健康知识, 使患者充分了解高血压疾病, 可以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日常护理工作。③系统化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对患者高血压症状分类后, 为患者制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 指导患者盐摄入量<15 μg/d,护理期6个月内平均盐总摄入量<12 μg/d, 护理期6~9个月时将盐摄入量控制在<9 μg/d, 护理期10~12个月将盐摄入量控制在<6 μg/d。④系统化运动指导。每日定量指导患者进行运动, 选择有氧运动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机能, 可以选择慢跑、快走等运动方式, 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 护理人员还要定期对患者运动数据进行采集, 以此监测患者运动情况,及时指导患者调整运动方式或运动强度[4]。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通过饮食、运动、按时用药、自我监测4个项目对两组遵医行为进行评估, 总分100分,每项总分25分, 以得分高表示遵医行为较佳, 以得分低表示遵医行为差。根据生活质量评估量表[5]对两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4个指标进行评估, 总分100分, 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遵医行为评分对比 护理后, 观察组遵医行为(饮食、运动、按时用药、自我监测、总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遵医行为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遵医行为评分对比(±s, 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饮食 运动 按时用药 自我监测 总分观察组 43 21.95±3.36a 21.12±3.18a 22.10±3.38a 22.21±3.31a 89.25±5.69a对照组 43 17.25±2.35 16.27±2.26 17.01±2.14 15.16±2.17 72.05±2.96 t 7.5166 8.2973 8.3433 11.6804 17.5850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观察组 43 91.52±5.88a 90.32±6.18a 89.05±5.54a 90.56±6.14a对照组 43 72.25±4.35 70.06±4.17 70.25±4.85 74.39±5.12 t 17.2763 17.8201 16.7431 13.2631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研究发现, 高血压发病主要是老年人身体机能缺失, 导致血压调控能力下降, 再加上不规律生活习惯, 例如:不规律的饮食, 缺乏运动锻炼等因素都会引发高血压。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并没有有效方法, 只有加强前期预防, 护理对疾病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血压病多发老年人, 会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事件, 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患者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高血压一经确诊就要终身服药治疗, 住院治疗无法长期控制高血压,还能预防脑卒中、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 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 改善患者病情与生活质量。通过护理人员的系统化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8]。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高血压发病原因, 临床症状与危险,从而掌握预防与自我护理方式, 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指导患者合理作息、规律饮食,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 控制盐的摄入量, 适量运动, 从而控制高血压发病率,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并发症发生。本次研究结果与他人研究相符[9-11]。可见, 高血压患者提高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知, 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疾病危害, 保持愉悦心情, 从而提高患者的应激能力, 更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病情进展,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遵义行为, 值得推广应用。

[收稿日期:2018-06-20]

猜你喜欢

系统化护理人员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