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导学式教学的构建分析

2018-08-23申光华

东方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导学式主体小学数学

申光华

摘要: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课堂导学式教学的构建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导学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为主要依据,从应用情景式导入法教学、应用问题情境导入法教学、注重课后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做铺垫。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小学数学;主体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导学式教学法十分重要,其是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关键点。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给予导学式教学法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出,为加强小学生数学能力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堂导学式教学的构建,具体如下。

1.导学式教学有关概述

导学式教学的实质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性,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或是同教师与同学交流获取知识。

导学式教学实行特点有下述四点:在导学式教学的实行中,教师需贯穿教学始终;在导学式教学的实行中,需让学生处于课堂主体地位;在导学式教学的实行中,教师需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而并非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答案;在导学式教学的实行中,需展现出师生间和谐且民主的关系与融洽的课堂氛围。

2.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需遵循的原则

2.1导学结合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需保证导与学有机结合,只有数学教师善导,小学生学习效果才会更明显。导学结合是师生在和谐且融洽的氛围中实现的。小学数学教师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有效提升小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导学式教学法能够及时反馈信息,加强教师导与学生学。

2.2思维训练原则。小学数学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小学生来讲,数学学科学习有一定难度。而将导学式教学法利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的有效配合,推动小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鼓励学生不断实践,进而实现加强小学生数学能力的目标。

2.3优质课堂原则。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建构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小学生在和谐且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导学式教学法,可以切实体现出教师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要求,是建构高效课堂,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利保障[1]。

3.小学数学课堂导学式教学的构建

3.1利用情景导入法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导学式教学法十分重要,其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课程导入大都会利用情景式导入法,其能够分为实验导入、活动导入以及综合导入等。

比如在教授《认识图形》这一课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准备大量图形,如正方形、长方体、圆形、球形等,并合理应用这些模型来进行课堂活动,之后随机叫取一名同学到讲台上,让台下的同学随意说出一个的图形,之后让台上的同学依据台下学生所说的图形拿出与之对应的。最后在课堂活动即将结束时对比谁拿的多,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给表现良好的学生适当的奖励。此种活动导入法能够让小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权利,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将课堂转变为师生共同发展与交流的过程。

3.2利用问题导入法教学。数学教师需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且合理布设教学内容,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集中其在数学学习中的注意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为提高小学生知识掌握、優化问题的有效渠道,也是学生将抽象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主要途径。

比如在教授长度单位这一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在黑板上画出两条长度相距太大的线段,让学生对这两条线段的长度进行猜测,在实际猜测中,学生会在猜测的长度上标注度量单位,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布设问题都是:“线段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度量单位?”此种问题情景的布设,能够让小学生清楚的知识单位之间的差距,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其进行引导,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集中课堂注意力,提高数学学习能力[2]。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讲,合理利用问题导入法教学至关重要,其有利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素养。

3.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学数学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协作交流以及抽象概括等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开研究新的知识,让学生在体验、分析、吸收知识中,构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妥善处理学生在认知前的准确、认知中的特点以及知识内部规律间的关系,还需深度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突破难点,深化教学重点。比如在教授应用题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把班级同学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答难题,并总结出难题解题方式。并在互相交流想法与讨论观点中,将每个解答难题的方法集中起来,在统一解答难题。在实际教学中,利用恰当的探究方法展开数学教学,让小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谈论、辨析以及质疑提升自身能动性,从而实现教学最终目标[3]。

3.4重视课后课堂小结。所谓课堂小结指的是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统一归纳起来。是让小学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与强化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依据所教授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规划,以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为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做铺垫。对于导入式教学法来讲,课堂小结这个环节是必有的一个步骤。小学数学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之后,需对所讲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纳。小学数学教师花在总结上的时间尽管不多,但所起的效用却十分巨大,是对本节课纸质体系的强调与概括,也对很多未理出头绪的学生进行的有效引导,另外给一些上课未完全听懂的同学一个补救的机会。课后课堂小结的效用包含强调重点,加深理解,整理复习。另外,引发小学生深思,进行深入探究。课堂小结的形式与方式是多元化的,需依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与选择[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需合理运用导学式教学法,因其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另外,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也至关重要,因其只有具备较强的数学能力,才会为之后学习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做铺垫,才有利于小学生未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海燕.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 新课程导学, 2015(20):36-36.

[2]刘晓琴. “导学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5(22):103-103.

[3]李培玉.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 9(12):185-185.

[4]王萍.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北方文学(下旬), 2012(3):24-25.

猜你喜欢

导学式主体小学数学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