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中关注学生智慧生成的研究

2018-08-23华燕

东方教育 2018年19期

华燕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应是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教师对学生潜能的激发和唤醒,作为新课改的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本人通过实践研究,发现通过营造绿色的情感氛围,对促进学生个体智慧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智慧生成;绿色情感;正强化

经常听到我们数学教师在哀叹我们的学生不善于解题,缺乏思维的独特性、创造性、想象性,不能智慧地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的课堂正在缺失什么,我们的学生正在流失什么?

数学课堂教学应是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教师对学生潜能的激发和唤醒,作为新课改的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本人通过实践研究,发现通过营造绿色的情感氛围,对促进学生个体智慧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1.教师善于多给学生积极的正强化,润智无声

绿色的情感氛围需要教师对数学教学倾注满腔的热情,以自己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对数学学科的热爱来营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使用“说说你的新发现”“相信你能够解决”“你真行”“你的解决有独到之处”等语言给学生以精神褒奖,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使学生潜在的智能在无声中流淌。

案例:《7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教学片段

师:你们还会算哪些“7加几”的算式?

生2:我会算7+7=16。此时其余学生叫到错了错了,生2的脸色顿时黯然失色,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师微笑着说:大家先别着急,说不定他有什么新的发现,听他说说是怎么想的,好吗?

此时,生2又重新抬起自信的头,但眼睛里还是流露出疑惑的目光。

生2:昨天在计算9+6=( )时,老师不是说过哥哥向弟弟借1凑成10吗?所以,我想计算7+7=( )时也一样,7向另外一个借1,另一个7就成了6,那不就等于16吗?

(哦,原来是受9加几算法的负迁移影响。找到了症结,师把生2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让大家了解生2出错的原因,让生2悟出自己疏忽在什么地方,算出了正确的答案,教室又回归平静。)

师:通过刚才的争议,同学们都明白了计算7加几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7和3凑成10进行计算……

师话音未落,生2又激动地站起来发表意见:我明白了,计算7加几就拿3来凑成10 ,以后计算8加几就拿2来凑成10 。

童年对孩子来说,是纯洁的,充满着天真与好奇,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所特有的好奇、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能得到珍惜、呵护,这些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正如案例中的教师营造了一份绿色的氛围,给予学生一份美好的情感,愿意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学生接受着老师心心相牵的带引,使师生共同找到问题的症结,在这片关注学生智慧生成的沃土中,学生进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如计算7加几就拿3来凑成10 ,以后计算8加几就拿2来凑成10 。就如莎士比亚所说:“那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来的”。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给了学生正强化,从而引领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从创新走向智慧。有时候,教师的激励话语、赞许的微笑,都可以让学生豁然开朗,然后信心十足地思考学习。这时候,教育的魅力就真正体现出来了。而学生正是在老师的这种鼓舞下,从探究知识——遇到困难——寻求方法——激励诱导——解决困难,不断地生成着自己的智慧。

2.教师善于用艺术化的手段,以情激智

一直以来,数学课以重“理”轻“情”的学科特点留在人们的印象中,它缺乏童趣,学生学的索然无味,因此在情感氛围的营造中,数学教师也需要煽煽情,用艺术化的手段,展现演绎教材内涵的情感,使其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以激发学生的情趣,启发学生勇于探索。这不仅要求教师在数学上有较高的造诣,还要求教师有宽广的知识面,尤其要懂得一点语言艺术,有时一则美丽的童话、一个动听的故事,一些“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见解,都能营造出一堂课的情感氛围,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情感及情感体验,活跃思维,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案例:“圆的认识”

在教学圆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观看动态的课件展示的生活中圆出现的场景,并充满感情地说:见过平静的水面吗?扔进一颗石子,发现了什么?

生:圆。

师:你能说一说生活中的圆吗?

生各抒己见后,教师播放课件并配上激情的言语:瞧!盛开的向日葵、开放的五颜六色的鲜花、那美妙的光环……

学生欣赏好后,教师动情地说:“这么美妙的圆,老师只给你一把尺,你能不能画一个圆?老师相信你们,只要你们走进圆的世界,就一定能领略其中的奥秘,启动你们智慧的大脑吧!”

一会儿工夫,学生开始活跃了,学生1说:“用尺子和笔,固定一点,旋转本子,可以画出圆。”他边说边演示着。

学生2说:“用素描的方法画,先画正六边形……

学生3说:“画一个十字架,交叉处为点,点到边上都是2厘米。”

学生4马上说:“这样不圆,可以像我这样画,先定一个点,以此为圆心,用尺量出2厘米,再点一点,并继续按此法向四周辐射,点要多一些,越多越好,然后把点连起来就是圆。

课堂内,教师尽可能地调动一切艺术手段,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分寸适当的提问、充满情感的语言、充满魅力的形象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富有“营养”、充满童趣和交互作用的情感氛围,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正如上例老师通过魅力言语,精彩的画面拨动了学生的情弦,师生产生了共鸣,使学生对画圆有了许多的奇思妙想,从而使圆的本质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就是圆”在学生浅显的行动中表现出来了。在这里,教师用艺术化的手段营造的情感氛围,不仅以绝美的意境感染了学生,更把知识的种子播洒在了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渴求,在那一刻,教师和学生一定都罩上了智慧的光环。这样的课堂充满着学生情感与智慧的交织、学生尽情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师也时时感受到学生智慧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

[2]《中小学数学》 2017.10

[3]《中小學数学》2017.6

[4]《小学数学教师》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