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伴动脉硬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8-08-23琴,徐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脂蛋白阿托收缩压

王 琴,徐 英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心内科(成都 610041)

高血压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疾病本身恶化发展进程较慢,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危害性较小,但是几乎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症状,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1-2]。随着病情发展,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器官功能和生命健康安全,及时给予必要的治疗缓解措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尤为重要。目前,他汀类药物已被证实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在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中存在明确效果[3]。但对于老年患者群体,对药物耐受性较普通人群差,他汀类药物对肝脏及肌肉的相关副作用需更加严格评估,需评估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获益及风险。因此,本研究针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研究阿托伐他汀在该人群中的降血压效果及降脂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老年患者80例,按照患者随机分配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纳入标准:既往使用药物控制血压,血压控制稳定在140/90 mm Hg以下;动脉硬化使用颈动脉硬化测量仪明确诊断。排除标准:患者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慢性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怀孕或其他存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绝对禁忌症。医院和患者均了解本研究相关内容,经充分知情后,患者自愿加入研究。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血压测定、生化等检查,综合评估患者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通过颈动脉硬化测量仪评价患者动脉硬化情况。试验组患者在原有治疗高血压方案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1 次/d,20 mg/次,对照组原有高血压治疗方案维持不变。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治疗。

1.3 疗效评价和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是否有严重并发症(严重肝功能损伤: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高于正常值3倍;严重肾功能损害: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30 mL/min2;严重肌肉损害:肌红蛋白上升高于正常值3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变化情况,利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量仪测量患者治疗前后动脉硬化程度,综合评估患者血压、血脂及动脉硬化缓解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两组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2型糖尿病两项合并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动脉硬化程度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组别静息心率/(次/min)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总胆固醇/(mmol/L)高密度脂蛋白/(mmol/L)低密度脂蛋白/(mmol/L)动脉硬化程度/(cm/s)对照组72±13134.54±9.8982.65±9.585.89±0.761.09±0.322.91±0.912069.56±281.54试验组74±12135.65±10.2385.56±10.545.91±0.721.08±0.312.92±0.892071.89±276.98P0.7640.6520.4510.7320.5610.8850.283

2.2 治疗3月后两组血压、血脂比较

治疗3月后,对照组舒张压高于试验组(P<0.05)。而在收缩压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增加(P<0.05)。在动脉硬化程度的比较中,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32)(表2)。

2.3 不良反应

试验组在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月的随访观察中,未出现不良事件。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既往研究[4-5]发现,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病与高脂血症,故而两种病症之间可能存在一些相关性,在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中存在一定累积效应。近年来研究[6-8]表明,高脂血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内皮功能以及血管顺应性等方面存在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进而导致血压升高。既往研究[9-11]发现,他汀类药物除了其明确的降脂效果外,也有明确的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功能。在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3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舒张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了高血压与高脂血症之间潜在的关系,为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有着一定意义。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还原酶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等脂质类物质合成,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是临床治疗高血脂疾病的主要药物。再者,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治血栓形成,减少患者体内炎性反应程度。阿托伐他汀有效血药浓度较低,生物半衰期较长,而且多经胆道排泄,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小,安全性较高[12]。在本研究中,阿托伐他汀明显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升高。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阿托伐他汀具有明确且稳定的降脂效果。

动脉硬化可作为临床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其病情越严重则诱发器官病变的可能性越大。动脉硬化最初表现为血管弹性变小,而年龄和高血压疾病是血管弹性变小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存在明显正性相关关系。随着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脂质代谢出现问题,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速度减慢,血管管腔内血栓的形成也逐渐增多,堆积在血管壁上,导致动脉内径变小,最终导致器官供血、供氧出现问题,影响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13-14]。本研究中,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试验组动脉硬化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了降脂具有明确的延缓动脉硬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将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有效减低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患者动脉硬化的速度,而且还能够增强高血压治疗效果。阿托伐他汀不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其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疾病的药物。

猜你喜欢

脂蛋白阿托收缩压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