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联规则与复杂网络分析的名老中医治疗脂肪肝用药规律研究*

2018-08-23蔡高术施梅姐谢玉宝萧焕明池晓玲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决明子泽泻赤芍

蔡高术,施梅姐,谢玉宝,萧焕明,池晓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12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多进食高脂肪餐和久坐不动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脂肪肝的全球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脂肪肝已成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2]。既往研究[3]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0%~33%,在肥胖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75%[4]。由此可见,脂肪肝的干预治疗刻不容缓[5]。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脂肪肝仍缺乏特效药[6-7],中医药在防治脂肪肝方面显示出其明确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8],但当前中医药辨治脂肪肝的思路仍处于百家争鸣阶段。本研究采用关联规则与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名老中医治疗脂肪肝的用药规律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中医临床诊治脂肪肝提供辨治思路及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所收录的从其建库至2017年11月的文献。纳入标准:1)具有名医治疗脂肪肝经验的文献 ;2)属名医经验的文献,其中名医必须是解放后至今在脂肪肝治疗方面有独特心得及显著疗效的第一批至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当代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及地方名老中医;3)具有明确辨证分型及方药组成的文献。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的论文或同一医家相同经验方的不同论述,仅取1篇;2)名医经验方药组成叙述不清晰的文献;3)文中未叙述专家为名医的文献。

1.2 文献检索与筛选

以“脂肪肝”、“名医”、“经验”为主要检索词,以主题词或题名或关键词进行不同组合分别对以上4个数据库的文献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文献题录导入Note Express 软件中,通过合库查重,相同文献题录仅取1篇。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每篇文献的题目、内容摘要进行阅读,剔除不合格文献;对经初步筛选后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再次进行筛选纳入合格的文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建立脂肪肝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频数分析等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同时运用Pajek软件结合复杂网络分析技术挖掘脂肪肝名医治疗经验的核心药物处方,采用SPSS Clemintine软件进行关联规则运算。检验水准ɑ除特别说明外均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检索情况

初步检索到相关文献107篇,结合人工检索后纳入合格文献60篇,涉及在脂肪肝治疗方面有独到而丰富经验的第一批至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继承人以及地方名老中医共54人,涉及处方80首、中药165 味,总用药次数为955 次,自拟方剂占85%。

2.2 药物种类及分布

按中药功效分类,涉及的中药种类共18种。涉及频次>30次的药物种类有8种,累计频率达93.9%,分别为补虚药173次(18.1%)、利水渗湿药146次(15.3%)、活血化瘀药139次(14.6%),理气药131次(13.7%)、清热药127次(13.3%)、消食药84次(8.8%),化痰药58次(6.1%),化湿药39次(4.1%)。使用频次<30次的药物种类共10种,共58次(6.1%),包括解表药、泻下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温里药、止血药、安神药、开窍药、凉血止血药和驱虫药(图1)。

图1 脂肪肝名医医案常用药物种类分布图

2.3 脂肪肝名医经验核心药物分析

对使用频次>6次的药味,共计28味,进一步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得到脂肪肝名医经验的核心药物包括山楂、柴胡、泽泻、白术、茯苓、丹参、郁金、决明子、黄芪、白芍、赤芍、法夏、陈皮、甘草等(图2)。

图2 脂肪肝名医经验核心药物复杂网络图

2.4 单味中药及分布

入选的60篇文献80首中药处方中治疗脂肪肝的单味中药165味,使用总频次955次。其中,使用频次>15次的药物有16种,累计使用频次为495次,累计频率为51.8%。使用频数居前8位的中药分别是:山楂、泽泻、柴胡、丹参、决明子、茯苓、白术、郁金(表1)。

表1 医案中使用药物名称和频率表

2.5 现代名医治疗脂肪肝的常用药物配伍规律

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治疗脂肪肝的药物进行关联分析(设置参数:支持度≥15%,置信度≥85%,),结果共得到20条现代名医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关联规则关系(表2)。其中按照支持度排序居首的关联是:山楂→丹参、泽泻;按置信度排序居首的关联是丹参→赤芍、泽泻,两种药物之间的关系按照支持度、置信度排序居首的均是:山楂→荷叶,表明在现代名医治疗脂肪肝的药物中山楂与丹参、泽泻,丹参与赤芍、泽泻,山楂与荷叶是常常相配伍出现的。

表2 现代名医治疗脂肪肝常用药物的关联规则表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目前肝病领域重点防治疾病之一。中医学在治疗脂肪肝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但中药复方组方复杂,用药规律难以一眼探之。本研究通过对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脂肪肝的用药规律进行探析,发现了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一些内在规律。

3.1 从药物种类分析现代名医治疗脂肪肝的大法

本研究共对54个名中医治疗脂肪肝的80首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中涉及药物的种类共18种,居前8位的药物种类分别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消食药>化痰药>化湿药。由此可见其治法离不开“扶正、祛湿、活血、理气、清热、消食、化痰”。这与既往中医学对脂肪肝的病理机制认识一致。中医学认为脂肪肝的病位在肝,以脾虚为本,以气郁、食滞、痰、瘀、湿、热为标,其中尤以痰瘀最为关键。许勇等[9]亦指出脂肪肝的病机在于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气亏虚、痰浊内阻、湿热内蕴、痰瘀互结6个方面。由此可见,中医药辨治脂肪肝的关键在于“分虚实”、“辨寒热”、“别痰瘀”、“定脏腑”。

3.2 现代名医治疗脂肪肝的主要用药分析

本研究中涉及的中药共165味,单味药使用频次居前8位的中药分别是:山楂、泽泻、柴胡、丹参、决明子、茯苓、白术、郁金,进一步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后得到脂肪肝名医经验的核心药物包括山楂、泽泻、柴胡、白术、茯苓、丹参、郁金、决明子、黄芪、白芍、赤芍、法夏、陈皮、甘草等。其中山楂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痰”的作用,泽泻具有“渗湿热、行痰饮”的作用,现代药理学亦发现山楂[10-11]、泽泻[12-13]具有降脂作用,可见二者是治疗脂肪肝的首选用药。 而柴胡、郁金为疏肝理气之品,针对肝失疏泄之病机。白术、茯苓、黄芪配伍可起到益气健脾祛湿之效,针对脾失健运之病机。丹参、赤芍相伍有活血化瘀之效,兼法夏、陈皮之理气化痰,可针对痰瘀互结之病机。此外痰湿瘀阻滞肝络,常易兼杂热邪,故其用药常不离决明子。决明子归肝、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表明其具有降脂作用。故在临床上应用以上诸药可起到治疗脂肪肝的良好疗效。

3.3 名医治疗脂肪肝的常用药物配伍规律分析

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名医治疗脂肪肝的常用药物配伍规律发现,山楂与丹参、泽泻出现的频率最多,而丹参与赤芍、泽泻同时出现的概率最高,可见活血化瘀药与利水渗湿药最常配伍出现。而其他的配伍规律尚包括利水渗湿药与补虚药相配伍(泽泻→决明子、白术),疏肝理气药与活血化瘀药相配伍(柴胡→白芍、丹参)。两种药物间的关系发现,山楂与荷叶是最常出现的配伍规律,这可能与这两味药的功效主治相关。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痰的作用;而荷叶性平,味苦,具有清暑化湿、利尿,升发清阳的作用,二药合用可起到祛湿消脂、活血祛瘀之效。因此,民间常将山楂、荷叶水煎代茶饮治疗脂肪肝。

综上所述,现代名医治疗脂肪肝的常用用药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消食药、化痰药、化湿药为主,其核心药物包括山楂、泽泻、柴胡、白术、茯苓、丹参、郁金、决明子、黄芪、白芍、赤芍、法夏、陈皮、甘草等,其中活血化瘀药与利水渗湿药最常配伍出现(如山楂与丹参、泽泻相伍,丹参与赤芍、泽泻相伍),山楂与荷叶是治疗脂肪肝最常见的药对。

猜你喜欢

决明子泽泻赤芍
泽泻到底“毒”不“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呼伦贝尔野生赤芍资源科学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应用决明子改善偏热体质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决明子总蒽醌工艺
β-环糊精对决明子的辅助提取作用
UHPLC/Q-TOF-MS法分析决明子化学成分
新疆赤芍
泽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