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香槟榔丸中枳壳的质量控制研究

2018-08-23文永盛彭善贵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橙皮枳壳木香

文永盛,彭善贵,雷 蕾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成都 610045)

木香槟榔丸是由木香、槟榔、枳壳、香附、三棱、莪术等十三味中药加工制成的水丸,具有行气导滞,泻热通便之功效,是国家医保急用药品[1]。方中枳壳与药品功能主治密切相关,投料枳壳药材质量及数量,直接影响药品疗效。本品收入《中国药典》2015年版,原标准中没有枳壳的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为保证药品质量,确保临床疗效,本研究对木香槟榔丸标准进行了完善提高,增加了枳壳的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Waters2998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e2695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 检测器、Empower pro自动进样色谱工作站(美国沃特世);AE240电子天平(感量0.1 mg、0.01 mg)(德国赛多利斯)。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试药均为分析纯。柚皮苷(纯度94.7%,批号:110722-201312)、新橙皮苷(纯度99.6%,批号:111857-201102),枳壳对照药材(批号:120981-200604)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5批木香槟榔丸分别由北京、山东、山西三家不同企业提供。

1.2 方法

1.2.1 枳壳的薄层鉴别方法 取木香槟榔丸样品研细,取2 g,加甲醇5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枳壳对照药材0.5 g,加甲醇10 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2]。再取柚皮苷、新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 各含0.5 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冰醋酸 (13∶6∶2.2∶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3]。

1.2.2 枳壳的含量测定方法 1)色谱条件:色谱柱选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 TM RP18(250×4.6 mm,5 μm)(美国沃特世);流动相选用乙腈-0.1%磷酸(18∶82);流速为1.0 mL/min;选择柚皮苷、新橙皮苷及供试品溶液的共同最大吸收波长283 nm 为测定波长[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根据标准曲线测定数据分析,确定柚皮苷和新橙皮苷50 μg/mL 的甲醇溶液为对照品溶液。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木香槟榔丸细分约1 g,加甲醇50 mL 回流提取1 h,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对取样量、提取溶媒、提取方法、提取时间进行了考察:①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1部“枳壳”质量标准含量测定限度[5],并对木香槟榔丸样品的实际含量测定可知,取样量为1.0 g 较好。②取样品3份,每份1.0 g,分别选用甲醇、50%甲醇、乙醇作提取溶媒,其他条件不变,取滤液测定含量,比较含量和色谱峰形。③取样品2份,每份1.0 g,分别选用回流提取和超声处理两种提取方法,其他条件不变,取滤液测定含量,比较含量和色谱峰形。④取样品3份,每份1.0 g,分别选用回流提取0.5、1.0、1.5 h,其他条件不变,取滤液测定含量,比较含量高低[6]。4) 专属性实验:取缺枳壳、陈皮、青皮阴性样品,同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分析测试,观察实验图谱。5)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称取柚皮苷11.32 mg、新橙皮苷10.94 mg,分别置50 mL 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浓溶液母液,再精密量取上述浓溶液各5 mL 置25 mL 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混合对照品溶液A;取混合对照品溶液A 5 mL,置10 mL 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混合对照品溶液B。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A 5、10、15 μL,对照品溶液B 2、5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考察线性关系并绘制标准曲线。6) 稳定性和精密度实验:对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4、8、16、24 h测定,记录各次峰面积进行比较,考察其稳定性。对同一份柚皮苷(0.042 9 mg/mL)和新橙皮苷(0.043 6 mg/mL)混合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5次,每次进样10 μL,记录各自峰面积,考察进样精密度。7) 重复性试验:对同一批样品按上述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平行测定6次,分别计算6次的含量,考察方法的重复性。8)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样品(柚皮苷:3.35 mg/g 、新橙皮苷: 2.5 mg/g)6份,置具塞三角瓶中,分别精密加入柚皮苷对照品溶液(0.214 4 mg/mL)、新橙皮苷对照品溶液(0.217 9 mg/mL)各2、2、3、3、4、4 mL,再分别精密加入甲醇25 mL,按上述方法制成供试液,测定含量,以下式计算回收率。

2 结果

2.1 枳壳的薄层鉴别

枳壳薄层鉴别分离较好,检出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方法简单可行,能用于样品中枳壳的定性鉴别(图1)。

图1 枳壳的TLC图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当取样量为1.0 g时,供试品溶液浓度与对照品溶液浓度相当,峰高适中,柱效高,峰形好;提取溶媒选用甲醇,回流提取含量比超声提取略高,回流提取0.5 h后,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已基本溶解平衡,结果选择加热回流提取1.0 h。

2.3 标准曲线实验

柚皮苷进样量在0.0428 8 ~0.643 2 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303.668 3x+836.945 4;相关系数:R2=0.999 6;新橙皮苷进样量在0.043 6 ~0.653 8 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2 059 574.507 2x+302.668 3;相关系数:R2=0.999 8。

2.4 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实验

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5次试验测定峰面积RSD小于0.2%,能满足实验需要;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混合对照品溶液5次重复测得峰面积RSD小于1.0%,进样精密度较好;6份样品平行实验,测得含量RSD小于0.5%,方法重复性良好。

2.5 专属性实验

专属性实验显示阴性样品在柚皮苷、新橙皮苷对照品相应色谱峰位置未检出色谱峰,阴性无干扰(图2~4)。

图2 柚皮苷、新橙皮苷对照品HPLC图谱(从左至右依次为柚皮苷和新橙皮苷)

图3 木香槟榔丸样品HPLC图谱

图4 缺枳壳、陈皮、青皮阴性样品HPLC图谱

2.6 加样回收试验

柚皮苷平均加样回收率97.7%,RSD=0.88% (n=6),新橙皮苷平均加样回收率99.09%,RSD=0.91%(n=6),表明回收率重现性较好,测定方法可靠,可用于木香槟榔丸的质量控制,回收率相关实验数据见表1~2。

表1 柚皮苷回收率测定(n=6)

表2 新橙皮苷回收率测定(n=6)

2.7 样品含量测定

按拟定的含量测定方法对5家企业来自3个省市的木香槟榔丸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方法重现性、精密度、色谱峰分离度均较好(表3)。

表3 样品含量测定(mg/g, n=2)

3 讨论

原木香槟榔丸质量标准中没有枳壳质量控制项。通过对不同生产企业5批木香槟榔丸样品测定发现,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相差很大,造成的原因可能不一,但对产品质量和疗效有很大影响。从实验数据分析可初步认为:北京A企业生产的木香槟榔丸枳壳含量与处方量相匹配;山东B企业未检出柚皮苷,检出少量新橙皮苷,可能投料药材种属错误或投料不足;山西C企业两批样品含量相差较大,初步判定投料不足或投料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与成品药功能密切相关[7]。而枳壳用药品种较为混乱,《中国药典》规定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5],常与枳实及橘、柚的幼果混淆,这些幼果所含成分不尽相同,或相同成分的比例相差很大[8],通过枳壳对照药材和柚皮苷、新橙皮苷对照品的薄层鉴别,可以鉴定处方用药是否正确;通过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测定,可以鉴定处方用药量是否合理。

木香槟榔丸处方中含有陈皮和青皮,陈皮和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果皮,主要含有橙皮苷,也含少量新橙皮苷,但不含有柚皮苷,实验检测的新橙皮苷应为枳壳、陈皮和青皮所含新橙皮苷的总和[9]。故在含量测定方法中,应分别制定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限度,方能保证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评价木香槟榔丸内在质量,为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提供了参考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橙皮枳壳木香
China’s Approache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eace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阅读木香
入冬做瓶橙皮酱
“营养高手”橙皮酱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
橙皮苷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