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高校回族学生语言文化认同的调查研究

2018-08-21李静怡杨菁安欣刘晨红

文教资料 2018年4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回族

李静怡 杨菁 安欣 刘晨红

摘 要: 回族语言(也称回族汉语、回族话)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虽以汉语的形式存在,但与汉语有所不同。在民族高校,回族学生对回族语言文化的认同值得关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北方民族大学部分回族学生。在语言使用上,回族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普通话较多,对回族特色语言有较好地继承,且多数回族学生对回族语言文化呈积极的认同态度。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回族 语言文化认同

一、引言

北方民族大学是一所建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部委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占60%。其中,回族学生约占总人数的16%,是比例较高的民族之一。

“回族语言和藏、维、蒙等少数民族语言不同,回族没有独立的民族语言。严格地说,回族语言就是回族使用的汉语。回族语言(也称回族汉语、回族话)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回族语言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1]。回族语言的民族性特征主要体现在语法、词汇和语音方面,是回族语言的一般区别性特征[2]。在语法上,回族语言在词法与句法上与汉语有所不同;在词汇上,回族语言保留底层母语词汇并将部分汉语词汇回族化;在语音上,回族部分口语保留阿拉伯语、波斯语的语音特征。本文以具有鲜明回族特色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为切入点,调查我校回族学生对回族语言的使用与态度,从而观察其语言文化认同情况。

(一)相关研究现状

中央民族大学的李敬在《北京回族的语言与文化认同》一文中以北京通州于家务回族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田野调查,从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性质、语言态度、语言观成因等方面对语言认同进行分析,同时从婚姻观、风俗习惯保持、宗教信仰、族际关系等方面对北京回族的文化认同进行分析。陈建伟的《苏州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调查了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状况、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并以普通话、苏州话和英语的使用与回族语言的使用做出对比研究。刘晨红的《红寺堡回族中学生语言情况调查研究》调查了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地区的回族中学生语言使用情况和其语言态度。还有其他类似的以某一地区回族居民为例调查其语言认同与文化认同的论文。宋启元、宋小乐、李娟、马少彪的《从回族语言看其民族认同》介绍了回族语言的历史源流与特色,并认为这种民族语言的特色强化了民族认同。李生信的《回族语言的民族属性》认为回族语言的民族个性主要表现在民族语言的传承、民族选择用语、民族专有词汇、特殊的语言组合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方音。李生信的《从语言接触理论看回族母语的演变》从语言接触的理论分析回族母语的演变历程经历了民族母语阶段、双语阶段和转用汉语阶段。丁克家的《回民语言及其文化属性》对回族语言中的阿拉伯、波斯借词及回族自造词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详细阐释。马耀沂、马永真的《试论回族的语言特色》从语法、词汇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回族语言的特点。主要著作有杨占武的《回族语言文化》,详细介绍了回族语言发展的历史进程,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回族语言文字学、回族话中的借词、语词中的历史、回族伊斯兰教特点的汉语词汇、谚语与文化习俗、回族经堂语、东干语、小儿锦等回族语言文化的主要内容。何克俭、杨万宝著的《穆斯林回族常用语手册》对回族特殊的民族用语进行了详细的收集整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回族特有词汇为切入点,调查北方民族大学回族学生的语言文化认同情况。

(二)理论基础

广义的语言认同包括语言态度与语言行为。语言行为指“说话行为”,与语用学的“言语行为”含义不同。语言行为就是一种认同行为,讲话人的语言与其认同密不可分[3]。语言态度指人们受社會或民族认同、情感、目的和动机、行为倾向等因素影响,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评价[4]。语言态度一般分为感情和理智两个方面,感情态度是指“说话人或听话人在说到、听到某种语言时,在情绪、感情上的感受和反映”,理智态度是指“说话人或听话人对特定语言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定位的理性评价”[5]。本文中的回族语言认同就是回族学生对回族语言的使用与评价态度。

从社会语言学的言语社区理论来看,在构成言语社区理论的五要素中,除“地域、人口、互动、设施”外,“认同和归属意识”是言语社区最重要的特性之一[6]。周永军基于言语社区理论的“认同”要素,将言语社区分为五个类型(归属感认同、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地域认同),其中,“言语社区中的宗教认同影响到个人与群体之间言语互动的程度与自我言语参与的积极性”[7]。由于回族语言的形成与运用都源于回族的文化核心伊斯兰教[8],因此回族的语言认同与言语社区中的宗教认同密不可分。

“文化语言学认为,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中的特殊文化。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总体的组成部分,是自成体系的特殊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和底蕴”[9]。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

本次研究以回族特有词汇为主要切入点,考察被试学生对回族特色语言的使用情况与认同态度,并由此浅观其对回族文化的接受。

(三)研究方法及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以纸质问卷与网上问卷的形式发放。

调查对象为:文史学院2017级全体回族学生、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回族学生;材料学院2017级全体回族学生;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部分班级回族学生。大部分调查对象的居住地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中卫、吴忠、银川、石嘴山)、青海省(海东、西宁)、云南省(玉溪、昭通、昆明、楚雄),以及少部分来自山东、内蒙古、甘肃、山西、新疆、湖北等地;70%的调查对象居住在回民聚居区,30%居住在多民族聚居区,男女比例适中(男生46.67%,女生53.33%)。

本次调查的回族学生共124人,约占全校回族学生总数的3%。调查共发放问卷124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其中,纸质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96%;网上问卷通过“问卷网”发布,以QQ和微信等社交软件为主要途径,共回收有效问卷24份,所有纸质问卷数据均手动输入“问卷网”中,与网上问卷数据整合统计。

二、回族学生语言使用情况

从社会语言学言语社区理论看,语言存在于社区之中。一个言语社区不一定只对应一种语言。在多语社区中,各语言的使用频率影响回族学生对各语言的认同态度。本文调查了回族学生在多语社区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观察其语言态度。

表1 回族学生语言使用情况

数据表明,超过半数的被试学生经常使用普通话,15%的学生经常使用带有方言色彩的回族话,31.7%的学生使用普通话与回族话的频率差不多。可见,大多数被试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普通话较多,普通话在回族学生交际中发挥主要作用,学生对普通话普遍认同。

三、回族学生对回族特有词汇的使用情况

依据杨占武《回族语言文化》中“回族话外语词汇例释”附表,问卷共列举61个常见回族口语词汇(也就是回族特有词汇),它们是:色俩目、色兰、真主、安拉、胡达、阿斯玛、穆瑞德、伊玛目、麦斯志德、穆民、乃麻孜、古尔邦、阿布德、阿訇、阿布代斯、乌苏里、艾斯里、大净、小净、换水、乜贴、讨白、板代、艾米尔、都哇、卢罕、朵灾海、古那哈、顿亚、尔卜、尔德、尔格拜、哈吉、哈拉姆、哈拉里、哈底斯、准白、阿娜、阿达、巴巴、黑头、黑俩夫、尕达马希、狠子日、乎克、锅什、扫达、舒迷、哲麻里、赛拜布、沙得、索哈白、卡凡、埋体、亡人、无常、归真、者那则、宰、油香、汤瓶。以这61个回族特有詞汇为主要切入点,考察被试学生对回族语言的使用与认同态度。

(一)回族学生对回族特有词汇的熟悉情况

在民族高校内,回族学生与各民族学生交流频繁,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回族学生对回族特色词汇的熟悉掌握程度有所不同。

表2 回族学生对回族特有词汇的熟悉情况

数据表明,13.3%的学生完全熟知,40%的被试学生了解大部分词汇,24.17%的学生了解一部分,19.17%的学生了解极少,3.33%的学生完全不清楚。即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比较了解(了解30个以上)回族特色词汇,完全不清楚的学生只有3.33%。

(二)回族学生使用回族特有词汇的场合

在不同场合下,回族学生选择使用的语言也不同。社会语言学理论中,费希曼提出“语域理论”解释语言的选择。“所谓语域是指由一系列共同的行为规则(包括语言规则)制约的一组组典型的社会情景。在一定语域内人们必定选择某一种语言、方言或风格”[10]。他分出了五个语域:家庭域、朋友域、宗教域、教育域和工作域。本文调查了回族学生使用回族特有词汇的主要语域场合。此问题在调查问卷中为多选题,参选人数120人,总计选择频次192次。

表3 回族学生使用回族特有词汇的场合

数据表明,回族特有词汇用于与长辈交流的情况占31.25%,用于与本族人或伊斯兰教徒交流的情况占32.29%,用于清真寺内交流的情况占18.23%,以上是占比排名前三位的数据。可见,影响被试学生使用回族语言的场合的因素除家族传承外,还与宗教信仰紧密相关。

(三)回族学生对回族特有词汇的认识

回族的族源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相应地,回族的语源主要是阿拉伯语、波斯语和突厥各语。其原始母语的消亡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不同来源的回回人操持各自母语的阶段,二是双语制阶段(汉语及各自母语),三是采用汉语阶段[11]。到元末明初,回族完成了采用汉语作为其民族共同语的进程。但在回族人使用的语言中,仍保留大量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这使回族人无论身处哪个方言区,仍能保持其共同的语言特色。这种共同的语言特色,“对于本民族内部来说则是一种民族认同心理”[12]。本文通过两个问题,调查回族学生对回族特有词汇(也就是回族语言特色)的认识情况。

表4 回族学生对回族特有词汇的认识情况

数据表明,81.67%的被试学生认为示例词汇属于回族语言特点,18.34%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或不属于;16.67%的被试学生认为回族语言与汉语有较大区别,52.5%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区别,30.83%的学生认为无区别。

可见,大多数被试学生能确定示例词汇为回族语言特点,且能感受到回族语言与汉语有些区别,但不能确定其他民族是否同样也使用示例词汇,即对回族语言特点的界限尚不明晰。这种现象表明,多数被试学生对回族语言特点的认识较为模糊,面对回族语言与汉族语言,大多只根据语言使用习惯判断,并不能准确分辨,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回族语言与汉语普通话毫无分别。

(四)回族学生学习回族特有词汇的途径

对回族学生学习这些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的主要途径我们进行调查,见表5。

表5 回族学生学习回族特有词汇的途径

数据表明,78.33%被试回族学生通过长辈传授学习回族特有词汇,是最普遍的学习途径。35.83%在清真寺学会,25%通过与当地人/邻居交流学会,18.33%通过经学院及其他途径学会。可见,学生对回族语言的继承主要是通过家族长辈与清真寺,表明家庭环境与宗教场所是回族学生学习回族特色词汇的主要途径。

四、回族学生对回族特色语言的态度

“语言态度指人们受社会或民族认同、情感、目的和动机、行为倾向等因素影响,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评价”[13]。回族学生对回族特色词汇的学习态度同时反映其对回族特色语言的态度。

表6 回族学生对示例回族特色词汇的认同与学习态度

数据表明,52.5%的被试学生认为作为回族有必要懂得这些具有回族特色的词汇,40.83%的学生认为懂得常用词汇即可,且二者都有意愿去了解。可见,大多数被试学生都对回族特色语言持积极的认同态度,且有意愿学习和了解。

“文化语言学认为,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中的特殊文化。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总体的组成部分,是自成体系的特殊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和底蕴”[14]。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回族学生对其特色语言的认同影响着其对回族文化的接受;回族学生对回族文化的了解情况也反映着其对回族特色语言的认同。

表7 回族学生对回族历史及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

表8 回族学生对回族风俗习惯的了解情况

数据表明,在回族发展历史方面,81.67%的被试学生知道大概但不清楚,15%的学生熟知;在回族传统节日方面,超过93%的学生都基本了解或熟知;在回族风俗习惯方面(宗教信仰、卫生习惯、饮食禁忌、婚丧事理、其他),被试学生对每一项的了解程度都在80%左右。由此分析,绝大多数被试学生对回族文化的了解情况较好。

表9 回族学生是否介意与族外人或非穆斯林恋爱的情况

数据表明,问及“是否介意与族外人或非穆斯林谈恋爱/结婚”时,70%的被试学生都比较介意,30%的学生觉得无所谓或完全不介意。由此分析,大多数被试学生都难以接受违背伊斯兰教教义的选择,可见,回族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与宗教的共同信仰有关。

综合表7-表9可知,大多数被试学生都对回族特色语言持积极的认同态度,且有意愿去学习和了解。绝大多数被试学生对回族文化的了解情况较好。回族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与宗教的共同信仰有关。

五、结语

大多数被试回族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普通话较多,普通话在回族学生交际中发挥主要作用,学生对普通话普遍认同。大部分回族学生都对回族特色詞汇有所了解,家庭环境和宗教场所是其使用回族特色词汇的主要场合,也是其学习回族特色词汇的主要途径。多数回族学生对回族语言特点的认识较为模糊,但其对回族特色语言呈积极的认同态度,且愿意学习和继承。绝大多数被试学生对回族文化的了解情况较好,回族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与其对宗教的共同信仰有关。

参考文献:

[1]李生信.回族语言的民族属性[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2]杨占武.回族语言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12.

[3]孙德平.语言认同与语言变化:江汉油田语言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11(1).

[4][13]王远新.语言调查中的语言态度问题[Z].哈尔滨: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1998.7.

[5]刘晨红.红寺堡回族中学生语言情况调查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6]徐大明.言语社区理论[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1).

[7]周永军.试析言语社区的类型——基于言语社区理论“认同”要素再认识[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

[8][9][14]李敬.北京回族的语言与文化认同[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3.

[10]徐大明.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

[11]杨占武.回族语言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12.

[12]宋启元,宋小乐,李娟,马少彪.从回族语言看其民族认同[J].陇东学院学报,2009(4).

基金项目: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北方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文化认同调查研究”[编号:201711407007];北方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6JYZD08]。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回族
中共陕甘宁边区回族干部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回族汤瓶的设计审美
新时期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