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互联网+”对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积极影响

2018-08-20韩娟美黄红清陈诗菲郑嘉敏

文教资料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互联网+互联网

韩娟美 黄红清 陈诗菲 郑嘉敏

摘 要: 鼓励大学生创业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方式之一。创业精神是现今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的思想观念,展现人类发展的积极精神状态,促进个人价值实现和社会有序进步。注重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互联网+”新常态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对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精神的要求和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现有培养成效,以及如何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创业精神 培养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创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015年,国务院相继出台9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和32号文《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可以看出,政府对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由于“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创业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对大学生创业者的要求提高,然而目前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教育正处于开始阶段,系统的创业教育训练和个人自主创业精神培养都有待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重要性及培养现状进行进一步分析,有助于探寻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对策。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环境形势

在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互联网+”的发展为大众带来了新一轮创业机遇,面对“互联网+”新常态,政府非常重視创新创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互联网创业。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随着互联网与人们的关系愈加紧密,“互联网+”的创业模式愈来愈丰富,涌现了如网络销售、咨询服务、科技项目等创业模式。可以看出,在“互联网+”时代下,创业已不再是传统的创业形式,而是一种新型业态和新型业务的发展。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以用户为导向的创业与最新科技联系紧密,创新性要求高。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具有产业链长、衍生性强的特点,新时代的创业与传统产业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互联网+”创业可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思维上的革新。而随着社交网络不断普及,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创业主体从原来以技术精英为主的单一化逐步拓展包括万千“草根”大众的多元化。

二、创业精神及创业精神概述

(一)创业精神的定义

创业精神,是英文中“spirit of entrepreneur”的中文表述。创业精神的定义是具有创造性人格的创业者通过有组织有效率的努力,以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方式抓住创业机会,从事创业实践活动、产生创业成果,实现创造价值并不断追求增长。在创业精神激励下的创业活动,是一种强调创新行为的活动过程。创业精神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创业精神激励着人们突破传统,打破固化思维,激发创新能力和灵感,推陈出新,不断促进创造性活动发展。创业精神既是一种创新行为,又是一种思维方式。从行动创造层面上看,创业精神代表创业者能准确及时洞察机会,合理利用配置现有资源组建公司,从而创造提供新的市场价值;从精神层面上看,创业精神代表创业者以创新为行动的基础和核心进行理性分析、深入思考。因此,创业精神是指以创新精神为指导把创新观念转换为创新实践蓝图的思维操作意识,是创新精神向创新实践转化的中介。

(二)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内涵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只有具备创业精神,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内涵主要概括为:抓住机遇,拼搏进取;敢于冒险,勇于突破;自主创新,自我创造;善于学习,勤于实践。

(三)“互联网+”背景下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要求

创业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创业过程中纵然有成功的喜悦,也会有面对风险和失败时的彷徨和痛苦。因而,创业对创业者的心理素质和冒险精神有极高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人们往往追求安居乐业、平稳安定的生活。而儒家伦理是“一种内倾式的精神,注重和谐、中和与平衡,而它无法开启现代工业发展的阀门”。在不同的时代,我们主张推崇不同的时代精神。在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业精神受到了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关注和认可。这对于仍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而言,应该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和保守文化的限制,培养敢于冒险、敢为人先的精神。

在“互联网+”时代下,创业机会不断增加。从社会角度看,大学生创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稳定社会人力资源的发展。从大学生角度看,创业创新与充满创造力的大学生相匹配,大学生能更迅速、更彻底地接受与吸收新事物。在此程度上,创业有利于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发挥才干和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不可否认的是,创业成功的第一步便是及时抓住机会,把握住新时代下创业大潮中的机遇。因此,面对创业机会,大学生应该勇于抓住机会,成为践行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

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创业门槛不断降低,创业人数不断增多,创业竞争随之不断加大。同时,目前很多创业模式都集中在同一领域,雷同模仿过多,缺乏创意创新,使得创业者难以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大学生创业者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突破,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理应突破现有创业模式的限制,创新创业方式和领域,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渠道创新等方式进行创业。

机遇和挑战往往是并行的。在“互联网+”时代下,创业机会的增加意味着创业风险的增加、创业难度的加大。“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不再是以前传统的创业模式,随着其广度和深度的加大,其对专业性技能、管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新常态下的创业要求大学生不仅掌握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其掌握丰富的跨领域跨学科知识,具备理论分析与实践处理能力。这进一步要求大学生创业者具备善于学习的精神,不断积累经验,丰富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

三、现行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影响

(一)国家创业政策

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为大学生创业减轻资金负担,进一步引导、激发大学生创业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勇于把握“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机会,敢于实践,实现自我价值。但资助资金的有限,政策落实环节的复杂使得优惠政策的受益学生数量有限,不足以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要求,资助覆盖面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在考虑到资金风险问题时,许多大学生即使前期有创业的想法,仍选择安于现状,放弃创业的想法。

(二)高校创业课程

高校的创业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发展的知识理论支持,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学习热情和创业热情。但由于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宣传方式过于简单,导致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单一,难以形成较为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许多大学生对创业的风险存在过分担忧,不愿意尝试,仍趋向于毕业找工作,对创业缺乏理性思考和正确认识。此外,由于没有创业实战经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往往理论知识多于实践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阻碍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三)家长观念

大多数家长出于宠溺保护心理,不希望孩子承受创业的压力和风险,因而并不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创业。这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主动创业的信心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精神。

四、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对策

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既需要借鉴他国的经验,更需要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具有特色的创业培养体系。

(一)国家应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

创业的扶持需要考虑大学生创业的实际,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将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的信心。政策涉及资金政策、创业失败的保障等。政府通过预测、判断、引导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创业心理及创业过程,不断制定完善创业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创业信息、政策咨询和成果保障。此外,国家创业扶持政策应将创业失败人群纳入考虑范围。尽管“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创业教育中一再被强调,但不可否认的是,创业失败的经历始终会对大学生承受心理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为了鼓励这部分创业失败的大学生,也给正在犹豫是否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心理保障,政府应制定合理的防范风险和各种保障工作的制度与措施,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有利条件。

(二)高校应开展创业价值观和创业意识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系统学习的一站,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影响尤为深远。高校以实践活动为手段,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与竞赛。在课堂中渗透创业内容,激发学生创业的能动性和创业过程中的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思想和创业价值观,在创业过程中平衡个人财富和社会奉献、为他人服务的关系,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冯磊,宇振盛.“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7(03):59-61.

[2]刘蓓蓓.“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3]辜胜阻.新一轮互联网创业浪潮特点与趋势[J].人民论坛,2016(09):54-55.

[4]刘兴亚,国佳.大学生创业精神缺失与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91-93.

[5]蘇晓纯.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159-161.

[6]钟玉泉,彭健伯.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5):151-153.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互联网+互联网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