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涯辅导在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2018-08-18李婕罗兴娅

文教资料 2018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婕 罗兴娅

摘 要: 职业是人们展现政治理想、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抱负的平台,是人生之路的显著标志。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意识是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以生涯辅导为应用,以职业发展为主线,以生涯发展、选择、适应为理论,以学业、心理、职业、创业辅导为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 生涯辅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内容研究

一、研究意义

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國家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以生涯辅导为切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个人生涯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特别是选择和规划好人生之路是高校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

“职业”是人们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是人们展现政治理想、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抱负的平台,是人生之路的显著标志。人们的职业表现更是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关键所在。而“生涯辅导”外延大于职业小于生活,是一种互动式教育实践活动。借助和应用生涯辅导内容与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在生涯探索基础上做出生涯规划,实现理想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个人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更好地承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因此,以“生涯辅导”为载体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从长远指引深化为现实关心,从理论灌输深化为技能辅导。

二、研究现状

通过几十年的大量研究,“生涯辅导”在知识体系、理论架构、实践运用及成果方面硕果累累,形成了科学的方法体系,兼具以目标为导向、终生探索为空间、生涯发展适应为目的、科学有效为方法等特点,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已广泛实施,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和就业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以帕森斯、霍兰德为代表的生涯选择体系,以舒伯为代表的生涯发展体系,以克伦伯茨、兰特的生涯决策体系,以Savickas为代表的生涯适应体系。

在当今自主就业、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涯问题日益凸显,学业困惑、适应困难、人际交往困难、情感困扰增多、就业压力增大、创业风险决策难等。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从2008年起,我国已经探索以生涯辅导中的职业生涯辅导作为突破口[1],发挥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尝试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然而,经过多年实践研究发现,仅以“职业生涯辅导”完全代替“生涯辅导”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是远远不够的,以就业指导服务效果代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更是片面的。因此,以大学生“生涯问题”作为强有力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运用“生涯辅导”方法和工具,主动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帮助他们扬起理想风帆,坚定价值取向,树起抱负航标,在个人生涯中为实现中国梦乘风破浪勇向前,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三、生涯辅导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内容研究

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坚持做精做细做实。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多维视角,寻大学生发展之“惑”;以深度辨析,把大学生发展之“脉”;以选准基点,解大学生发展之“忧”。因此,面对当今大学生的“生涯问题”,应以生涯辅导为切入点,从学业、心理、职业、创业四个生涯辅导维度,走进学生心里、解答学生困惑、帮助学生规划、处理学生难题,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切实增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1.大学生学业生涯辅导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三种现象:一是面对大学自主学习模式,部分学生毫无计划能力,面对自主学习时间感觉无聊无事可做。二是将学习目标以分数为向导,毫无就业准备意识。三是崇尚快餐式的学习方式,学分多的就认真点,学分少的就敷衍下。因此,大一新生们经历了高考的紧张和焦虑后,较难适应自主学习模式,普遍出现认知和体验上的迷茫和瞎忙两种状态。对此,帮助他们进行具有个性特点的学业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借助生涯辅导方法开展学业辅导的具体做法:一是专业认同:帮助他们充分了解专业要求、就业形势和行业走向,再在自我探索过程中找寻个人兴趣、优势与专业行业发展最匹配的契合点。二是学涯定位:从大一开始,按照前瞻性和发展性的原则,根据未来职业的知识技能、专业技能等要求,确立大学期间全程性和阶段性的学业愿景、学业定位。三是方法运用:帮助他们运用平衡论、决策平衡单、番茄工作法等工具,确定行动方向、规划行动时间、制定行动方案和及时评估、调整方案。

2.大学生生涯心理辅导

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依赖强、抗挫能力差的行为特点和情绪心境化、自我调节能力弱的情感特点。因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大学生活适应困难、自我迷茫、人际交往困难、情感困扰增多、职业选择困惑等问题。然而高校传统的心理辅导更多关注的是有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等有明显心理异常的学生,而多数学生因生涯适应、生涯发展、生涯决策带来的心理困惑、迷茫等问题却成为盲区。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战。

借助生涯辅导方法开展心理辅导的具体做法,一是通过克朗伯兹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和克内菲尔坎姆的生涯认知发展理论,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只有提高生涯觉察与生涯规划能力,才能在生涯选择、生涯定向、生涯承诺过程中更有可控性,才能接纳在选择、适应、定向等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二是通过开展生涯决策咨询,运用决策平衡单解决生涯选择中遇到的困惑,同时运用理性情绪疗法(RET)促进个体认知改变和行为的改变,帮助学生减少负性情绪,达到心理调适、心理疏导的作用;三是通过心理测验,帮助学生科学评估个人能力、职业兴趣、人格倾向及生涯成熟度,为科学的生涯规划提供定性分析,为决策提供参考。通过生涯心理辅导的人文关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

就业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的民生之本,是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的社会稳定、政权的巩固,更是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关键平台。尽管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学校出资源,但依然连续多年出现最难就业季,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大的挑战。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传统的就业指导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岗位,制作简历,对原有经历和能力进行文字加工和内容编排,仅在形式上加以指导,只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就业指导效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职业生涯辅导,就是以能力提升为核心,以VIP-KST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能力积累有效期,实现个性化和可量化的实施计划。具体做法:一是低年级学生,以“适应与规划”为主题,开展“生涯启航月”、“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二是高年级学生,以“就业与发展”为主题,开展“挑战职场”培训班、“赢在职场”训练营、“求职技能展示”等活动,通过情景模拟、模拟招聘、礼仪展示等着重强化学生能力。三是毕业班学生开展“飞翔助力五个一行动”:一份就业能力提升计划、一次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一次求职简历指导、一次面试技巧培训、一个就业岗位推荐。以此将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个性化贯穿整个大学生生活。

4.大学生创业生涯辅导

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之后,创业创新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更加重视双创,在国家和政府的帮助扶持下,高校开展了各类创业大赛和双创训练计划,以此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参与学生人数与日俱增。

然而新的问题来了,學生狭隘地理解“创新创业”的意义,认为仅仅是挣到钱。因此部分学生抛弃所学专业,开始做电商、产品代理、开水吧、做餐饮这样低门槛、低科技、低核心竞争力的创业项目。这与国家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初衷相违背,不仅不能体现大学生应有的社会价值,其个人价值也很难在其中体现。甚至有些学生在毫无充分准备和创业经验的情况下,休学或退学参与创业,不仅失败的风险高,带来与父母家庭关系紧张等矛盾。这样的盲目创业和弃学创业,难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更难以施展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才华。不仅影响高校的发展、大学生的前途,更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战。

因此,运用生涯辅导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创业辅导,旨在真正将创业作为最高层次的就业,作为展现个人价值的最佳途径。具体方法:一是帮助大学生对内自我探索,发现自身创业特质(领导力、职业韧性、创新性等),运用霍兰德理论分析自身在创业团队中可承担的个人角色;二是帮助大学生对外信息收集,了解专业、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刚需,了解职业环境知识,发现专业、行业与创业项目的有机结合,鼓励大学生们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三是借助生涯方法,帮助大学生运用决策平衡单进行决策分析,运用“六顶帽子法”进行理性决策,通过阶段规划法厘清创业实施计划等;四是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以沙盘模拟和“创业经验分享”等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了解创业过程、分享创业经验,强化创业实践。

综上所述,生涯辅导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贴近大学生的身边事,有助于解决一些大学生职业困惑、创业困难等问题,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生涯选择、决策、适应、发展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明晰化、对象主体化、内容具体化、方法科学化、途径多样化,必将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

[2]陈德明.青年生涯辅导的价值取向及其局限性[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5):49.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探析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