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师不再是学生发言的唯一听众

2018-08-10谢丽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低段学生帮助同伴

谢丽燕

【摘要】倾听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基本品质,更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基于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倾听同伴发言的无效现象与存在的共性问题,我立足自身课堂教学对有效倾听的关注,试图从营造倾听氛围,让学生乐于倾听;重视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倾听;巧用活动手段,使学生养成倾听习惯等方面对小学低段学生有效倾听同伴发言的能力培养。

【关键词】低段学生 同伴 有效倾听 帮助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22-02

倾听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是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新常规,是实现学生之间各类资源交互反馈和集聚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在低段年级的课堂上,更加应该让学生们为今后的学习而养成良好的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

现在小学低段课堂上,学生倾听同伴发言的现状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请一个学生发言时,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听,甚至在为老师没有叫自己而惋惜、抱怨。

●有的学生一直举手要求发言,结果却是简单地重复某个学生的回答,或是重复一些明显的错误。

●一个学生正在回答,话还没说完,就有学生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举手,嘴里一个劲儿地喊:“我,我。”

●有的学生因老师没有叫自己回答,直接大声打断或者补充同学的发言,或者不管不顾地与临近同学交流。

●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有的学生东张西望,已经思绪飞扬,心早已飞出课堂。

…………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小学低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期,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更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但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不长,课堂上很难主动静下心来听听同伴的发言,缺乏倾听同伴发言的意识和能力。小学时期正是儿童建立同伴团体的时期,他们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在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也就更强。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建立倾听同伴发言的新常规,促进学生养成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为学生当下的有效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奠基。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在润物无声的氛围中激发倾听欲望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情趣的文化氛围,打开思维的闸门,利用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强化学生倾听同伴的发言意识。

1.营造文化氛围,让学生乐于倾听

安静的“倾听环境”才能有安静的“倾听心情”。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倾听”的教学环境:教室整洁干净,桌椅摆放灵活多样、趣味盎然,给予学生“倾听”的心情。在教室的墙上,贴上关于倾听的名言,如:“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以此引发学生倾听的兴趣。这样,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引导学生乐于去倾听,化有限的空间为倾听的乐园。

2.运用体态语言,让学生投入倾听

老师是学生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倾听,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低段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常常会忘了接下来想说什么,或者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这时我们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学生的回答,尽量利用手势和眼神等积极体态语提醒其他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以免影响发言的那个学生。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即为学生做了正确的倾听示范,又润物细无声地营造了一个良好地倾听氛围,何乐而不为?

3.利用仿效心理,让学生爱上倾听

低段学生有很强的仿效心理,往往当老师表扬某一个学生时,其他学生会争先恐后地模仿他的行为。如在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我常常注意环顾四周,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并对听得认真的学生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听得不认真的及时提醒。“瞧,XX听得多认真啊!”“大家看,XX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学生,也同样喜欢专心倾听的孩子。”这些评价就像兴奋剂,把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他们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

二、在行之有效的方法中掌握倾听技巧

1.眼看心静——专注性倾听

“专注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养成倾听习惯的首要前提就是能很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也就是要做到指向明确、精神集中。在倾听同伴发言时,教师可要求学生眼睛注视对方,做到神情专一。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不做其他事情。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若听不明白皱一下眉或做一个苦脸状等都可以。有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学生就能更加全身心投入地倾听同伴发言,使学生对同伴的发言内容与重点做出更好的判断。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经常需要老师反复要求,对此我选取合适的儿歌或音乐,轻松、愉快地代替老师的反复要求。诵儿歌、听音乐而行动,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意无意地集中起来,产生了条件反射,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有的放矢——目的性倾听

目的性倾听,即集中注意、有的放矢地倾听。低段学生在发言时常常没有条理性,想到哪说到哪,如何捕捉有价值信息,就需要老师有启发性的引导,引领学生听有目标,听有方向,在倾听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在倾听中激起思维的火花,真正实现听有所得,并自然而然地养成专心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

3.辨别比较——辨析性倾听

倾听不仅仅是对声音信息的捕捉,还需要加以分析判断,明确声音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情景下表述同一个问题会带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会用不一样的语气、语速和语调去表达。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比较地听辩,或认同、或补充、或争辩;善于在众人观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思考,能够完善已有观点或生成新的观点。

4.抓住重点——理解性倾听

在学生能有意识地进行倾听的基础上,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理解说话对象所表达的意思,然后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抓住中心和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如:“你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你能幫他解释得更清楚吗?”、“你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吗?”等目标指令性问题,这样,“听”中有“想”,“想”中带“整理”,学生的倾听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思维,将同学们的发言经过选择、消化,转成自己的东西,有助于倾听同伴发言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夯实倾听习惯

听得准,才能表达得准。因此需要教师根据低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多种手段“叫醒”学生的耳朵,从大处着(下转193页)(上接122页)眼、小处入手,用多种策略来促进学生倾听伴发言习惯的养成。

1.以听为先,听评结合

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评论别人,给别人挑刺儿,因此教师把评论的话筒交给他,让学生以“小评委”的身份,对其他同伴的发言进行点评,可以是优点,也可以是缺点,并及时表扬会听、会评的同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会倾听的喜悦,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灵敏度,产生不竭的动力,更加注意倾听。

2.以听为先,听说结合

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倾听能力更多的是通过说活表现出来的,有了专注的听,就会有准确的说。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会这样做:当遇到一些新课的重要之处,或学生回答的精彩之处,马上会示意别的学生进行复述:“刚才,XX同学说了一个很精彩的词(或一句话、一种方法等)是什么?请你说说。”这样既能促使那些没有认真倾听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采用这一方法,寓批评于学习中,教育不着痕迹,同时,对学生起到了及时提醒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3.以听为先,听写结合

听是前提,写是听的结果,只有听得准确,才能写得无误。这里所说的听写不是简单地听写词语,低段的学生喜欢故事,于是我让每个学生回家准备一个成语故事,按学号轮流,每周选一人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听完后,将这个成语故事记录在本子上。一开始挑选一些简短的,学生比较熟悉的成语故事,逐步地增加难度。学生们从一开始的十多个人完成到现在基本每人都能完成,而且学生们还特别期待每周的这一活动。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不但使学生形成了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倾听意识也逐渐加,而且还积累了不少成语,对他们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4.以听为先,听接结合

倾听,不仅是耳朵的事,更是心灵的事。学生听到的材料可能是零碎的、片面的、无序的或不符合听者表达观点所需要的顺序,将这些材料进行组合、分类,使之有序化,就需要听者创造性的劳动。如提供故事的开头,请学生倾听,听后小组合作续编故事;提供故事的起因、结尾,请学生倾听后一人一句续编故事的经过等。

“认真倾听同伴发言”这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会是学生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自己的快乐时,我们的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活动就不仅有活跃、热烈的讨论、争论的场面,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思考的情形。总之,只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倾听同伴发言”习惯的培养,发展学生“倾听同伴发言”的能力,学生一定能从同伴发言中发现更多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听出信息的生命气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心理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罗晓甡,钟淼淼编著《帮助孩子上好一年级》,石油工业出版社.

[3]戴立山等《活动课程教学技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关文信主编《问题学生教育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5]相关网络资料,培训摘记等.

猜你喜欢

低段学生帮助同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