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8-07杜俊峰

关键词:薤白心血汤加减

杜俊峰

(山西省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心悸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至不能自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心脏常见病症,其可以时单独存在的一种疾病,也可以是胸痹心痛、失眠、健忘、喘证等的临床表现。心悸一般分为惊悸和怔仲,其中惊悸患者的病情较轻,怔仲患者的病情较重。西医上研究表明患者患有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等症时,患者多会有心悸症状。本研究对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心悸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26~79岁,平均(49.625.84)岁,病程1~7年,平均(3.251.04)年,其中30例室性早搏,26例房型早搏,4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试验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25~78岁,平均(49.145.96)岁,病程2~7年,平均(3.481.02)年,其中32例室性早搏,23例房型早搏,5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并且满足《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对心悸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并且所有患者年龄均在80岁以内。

排除标准:排除患者中存在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排除患者中存在严重贫血及脑血管疾病的情况;排除患者中存在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情况;并排除患者中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让其进食清淡饮食,治疗期间禁烟酒和辛辣生冷食物,避免患者过度劳累,避免患者受到精神刺激,并停止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患者入院后让其按照150 ml/次,3次/d的标准口服盐酸普罗帕酮,连续治疗4周。

试验组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方药基本组成为:炙甘草20 g,大枣5枚、人参6 g,生姜和桂枝各9 g,阿胶10 g,麦冬和麻仁各20 g。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不同给予其药物加减,其中心阳不足患者将生姜改为干姜,加制附子和薤白;心血不足的患者加龙眼肉、黄芪、白术和当归;心血瘀阻的患者加丹参饮或与血府逐淤汤合方加减,如有痰瘀交阻可与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阴虚内热的患者加地骨皮、黄连、知母、煅牡蛎和煅龙骨;气滞的患者加乌药、枳壳和醋香附;将药物加水煎煮后复制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日1剂,连续治疗4周。

1.3 评价指标

评价患者疗效,具体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心悸的疗效标准:治疗后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消失,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减轻且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无变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 [n(%)]

3 讨 论

心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主要是因为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而发病,或是因为痰饮淤血阻滞和心脉不畅而导致患者发病。患者发病后以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已为主要表现,并且通常会伴有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和不能平卧等情况,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其中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病后因身体各项机能不断衰退,更容易导致其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并且容易因心悸而引发其它各种心脏疾病,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患者发病后需及时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西医上将心悸归为心律失常,患者多在患有冠心病等心脏病变时出现相应的症状。西医上对心悸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主要是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盐酸普罗帕酮是治疗心悸的常见药物,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患者通常反复发作,不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中医上认为心悸主要是因为心之气血阴阳不足,水饮、痰湿、瘀血等病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而导致心失所养所致[2]。炙甘草汤是中医上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常见方药,其方药中炙甘草补中益气、通经利血,人参和大枣益气养阴,麦冬、生地、阿胶和麻仁等养心血、滋心液,桂枝和生姜通阳复脉,诸药合用起到滋养心血、调和阴阳、充盈气血的作用,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3]。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炙甘草汤的主要成分中甘草酸、人参总皂苷和麦冬总皂苷等均能对心律失常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4]。

在使用炙甘草汤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因患者证型不同,还需给予其随症药物加减,其中主要是根据患者心阳不足、心血不足、心血瘀阻、阴虚内热、气滞等证型的不同给予其相应的药物加减,心阳不足患者将生姜改为干姜,加制附子和薤白;心血不足的患者加龙眼肉、黄芪、白术和当归;心血瘀阻的患者加丹参饮或与血府逐淤汤合方加减,如有痰瘀交阻可与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阴虚内热的患者加地骨皮、黄连、知母、煅牡蛎和煅龙骨;气滞的患者加乌药、枳壳和醋香附;从而完成更具针对性的治疗,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本研究对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综上,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薤白心血汤加减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薤白 白薤露中肥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年养生话薤
调治便秘药膳两款
南仁东 用心血铸造“天眼”
南仁东用心血铸造“天眼”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