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开展幼儿游戏活动教学

2018-08-06施辉朝

魅力中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游戏活动幼儿教育应用策略

施辉朝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将游戏活动引入幼儿教育中,幼儿的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协调能力均能得到较大的提升,而且能激发幼儿的“感性思维”,开发幼儿智力,提升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本文研究了开展幼儿游戏活动教学策略和原则。

关键词:游戏活动;幼儿教育;应用策略

幼儿正处于“感性”的心理阶段,而游戏活动教学融游戏于教学内容之中,游戏活动和教学相结合,使幼儿能够在一种较为活泼欢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活动,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学到应当学习的知识、意识和能力。

一、开展幼儿游戏活动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幼儿特点科学选择游戏教育形式

有效有趣的游戏形式,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幼儿的需求和性格特点,这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积极参与到幼儿教学活动中来,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具有积极的作用。具体的应该结合幼儿兴趣、幼儿教育内容考虑:一是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幼儿的兴趣,选择和制定幼儿感兴趣的、喜欢的游戏形式。对于幼儿教学来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开展教育教学的起点,要根据他们的兴趣来选择游戏形式,满足他们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幼儿学习阶段,他们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错误的教学方式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甚至导致他们学习走神、态度不佳,从而产生哭闹等影响。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幼儿的心理特点,制定科学的游戏形式,根据幼儿的个性正确运用游戏形式,增强游戏的可行性、趣味性,激励幼儿学习,让他们在独立作战和朋友相互帮助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二是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内容,选择和制定与教育内容相符合的游戏形式。在幼儿教学中开展游戏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幼儿教学阶段他们学习的内容有限,更多的是培養他们良好的素质,要根据他们学习内容选择和制定有针对性的游戏形式。比如,在幼儿学习识字过程中,可以与画画结合起来,开展画图与看图识字比赛的游戏,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易画的内容筛选出来,在其中再加入举手竞猜等方式,通过这类游戏形式来引导和助推幼儿更好地学习。

(二)结合幼儿兴趣不断调整游戏教学内容

幼儿教学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尤其是当前农村幼儿教育中主要以拼音、简单数学加减、画画和跳舞等项目为主,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没有限制。要根据每个地区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不断调整幼儿教育内容,从而调整游戏教学内容。在幼儿游戏教育中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游戏教学目标,高度重视游戏作用的基础上,促进游戏与幼儿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提高游戏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一是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幼儿教学目标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来分解教学内容,明确幼儿游戏教育目标,立足于幼儿个性发展和喜好来对传统游戏项目进行创新,促进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结合,提高游戏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执行效果。二是要通过游戏教学来丰富幼儿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将幼儿难以掌握的内容穿插进去,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要深入研究幼儿阶段的学习内容,选择多样性、趣味性和变化性的教学内容,根据幼儿喜好不断调整游戏教学内容,充分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入深的原则,合理安排游戏教学项目与内容。其中,要促进个人游戏项目与团队作战游戏项目结合,通过个人游戏项目培养幼儿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通过团队作战游戏项目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对幼儿教学对象分层提高针对性

要明确游戏教育对象,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特点,分层制定幼儿游戏活动,提高游戏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提高幼儿游戏教育的针对性,必须明确教学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小中大班幼儿在学习思维上会呈现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阶段幼儿的特点,分层次制定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首先,要对幼儿进一步进行分层,明确各个阶段幼儿的教学内容與游戏活动,基于幼儿需求不断调整游戏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重等特点,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在设计游戏活动中也要考虑课堂纪律与可行性,重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其次,要把握好游戏教育的性质,作为教学方式它被赋予了特殊性,要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游戏项目,结合幼儿应变能力、思考能力与学习兴趣来合理编制游戏,并根据幼儿的现实需求不断修改游戏活动。最后,要分层次制定差异化的游戏教学活动。比如当前我国幼儿家长及其部分教师存在着教学误区,认为早重视教育对幼儿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幼儿阶段开展大量的学习活动,反而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正确区别对待这种现象,以培养幼儿健康人格、发展个性为目标,结合幼儿特长和兴趣去分小组开展游戏活动,从而通过层次化活动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二、开展幼儿游戏活动教学的原则

(一)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工具性

游戏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合理使用这一工具,而不能完全放开,使幼儿只会“游戏”,而没有起到游戏的“教育性”,所以幼儿教师在对幼儿教育时,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同时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其也树立正确的“游戏观”,这样方能使幼儿在游戏时候有所控制,主动探究游戏中的知识,从而促进幼儿的成长。

(二)利用游戏寓教于乐

将游戏引入教学活动中,要使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某种知识或者意识到某种精神等,在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时,需要利用游戏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为幼儿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教育之时,可以选择“拔萝卜”这一游戏,通过让幼儿对比一个人“拔萝卜”以及与小朋友合作“拔萝卜”的区别,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幼儿素质。

(三)加强体育活动与游戏的结合

幼儿每天均有“体育活动”环节,以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幼儿教师应当树立起“游戏无处不在”的思维,将“游戏教学”融入幼儿的生活当中。尤其是体育活动与游戏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幼儿教师可以将游戏以及体育活动融于一体,从而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锻炼思维。如学生在“跳方格”时候,将不同的格子加上颜色、数字等,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加强游戏精神的表扬

虽然幼儿喜欢游戏,但是如果幼儿教师在幼儿进行游戏之时对其进行表扬,则更能激发幼儿的思考积极性,以及幼儿游戏的参与积极性,这对于一些较为内向的幼儿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为以后的游戏教育活动奠定基础。例如在“摆积木”的游戏活动中,对于幼儿发散思维所摆出来的积木形状,要及时的予以表扬,以对幼儿产生激励作用,促进他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邹凤香.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7,(32):16-17

[2]石艳. 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重要性之我见[J]. 中华少年,2017,(20):219

猜你喜欢

游戏活动幼儿教育应用策略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