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教与音乐教育

2018-08-03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无国界音乐家音准

“音乐无国界”,音乐家如此说,文人学者们也如此说。无论获奥斯卡原创音乐奖的谭盾,还是活跃于国际乐坛的瞿小松。

声音,当然无国界。乐,国乐,雅乐,如“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不仅有国界,甚而融入民族的血液。

音乐通于人的性情,培养一个民族的品格。音乐、语言、饮食三者,民族属性强,不可轻言无国界。如印度人,从不接受西方为文化征服而宣称的“音乐无国界”。哪怕被英国殖民近三百年后,印度音乐也不接受全为固定音的钢琴,主角永远是西塔琴。

近年来,瞿小松在中央音乐学院的系列讲座《音声之道》集结成书,该书在文艺界广受好评,网上评分高达8 分。一位家长读后感叹:一个严肃音乐家,花了如许功夫谈中国的音乐,最终只涉及“音”,而未及“乐”,令人惋惜。

西风东渐以来,所谓“音乐无国界”“中国的音不准”,是套在中国文化头上的两大紧箍咒。

发源于德国的华德福教育要求,9 岁前小孩不能听钢琴声和电声,认为伤害儿童的灵性,为什么?西方的音准,是以音叉振动和数学黄金律来确定,但无理数后的小数点永远除不尽,怎么可能是一个绝对的准。

而中国的音准,追求的是中、正、美、和。换句话说,好听就是更高层面的“准”。乐谱的音阶只定一个大概,演奏者以修行感知这个中(河南话里的“中”),如钟如磬,大叩大鸣,小叩小鸣。像射礼骑在马上而能百步穿杨,两者皆在动,凭感觉和意念而中。奥运选手的射箭,靠的是瞄准器,不是绝对的“中”。

再以通俗的唱歌而言,男中音、女高音是生理机能的分类。莫扎特在访问法国巴黎之后这样写道:“不应该称他们为男女歌唱家,因为他们不是在唱,而是在叫喊,用尽两肺的力量用喉咙和鼻子来嚎叫。”其美学高度怎么比得上评剧嗓音的“六美”。其实,传统中国的歌唱也是一种修行,戏剧演员大多人品佳,而国外歌星大多放纵不羁。

但是,今天一谈到音乐教育,殿堂指向的都是西方,这便是中国音乐、以及音乐教育的现实。

但尽管如此,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音乐课堂上,专家和老师们依然在欧风美雨中探索着属于自己的音乐教育特色,并不是单纯地拿来,而是有创造性的转换。比如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外壳下,填充民族文化的素材、以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内容。

这样的探索虽然还不多,但弥足珍贵。

2016年8月27日,被誉为“先王之乐”的“六小舞”复原展示在曲阜完成全球首演

猜你喜欢

无国界音乐家音准
美食无国界品味有共鸣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姚铜(音乐家)
救援无国界,志愿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现场见闻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
爱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