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2018-07-31张路杨王钦懿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辅导员育人

张路杨,王钦懿

(1.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80;2.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3.大连外国语大学 东北亚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44)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1]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这一问题的全面推进、发展、改革和创新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校学生工作组织作为高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化基础、抓住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立德树人十六字方针的“最后一公里”,其工作模式、工作机制、作用发挥、工作效果等事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内涵、质量和综合改革的成败。因此,认真梳理、回望和反思现有高校学生工作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以一种系统思维、协同思维、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探索更符合学生工作实际、更符合时代要求、更具可操作性、更具基础性和源头性、更具后劲和活力的高校基层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新模式,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保持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 模式的现状与困境

(一)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模式的现状

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模式主要是指高校在校党委和院(系)党委(党总支)的双重领导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目标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总体称谓,它主要内蕴宏观的、刚性的组织结构和微观的、柔性的工作理念、工作制度、工作机制等两部分”[2]。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模式为学校(往往由学校的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主管)、相关职能部门(诸如学生处、招生与就业处、团委、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财务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等与学生工作有关的部门)和院(系)的学生工作办公室(由院系的书记或副书记和辅导员组成)三位一体的“科层式”结构。

大致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或逻辑如下:院(系)的学生工作人员由辅导员组成,根据学院学生工作人员的多少决定每个辅导员的分工,每一名辅导员按照专业或年级在负责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再分管诸如团总支、学生会、党建与理论研究中心、勤工助学中心、大学生科技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其中的一个社团或一项工作。[2]换言之,院(系)的每一名辅导员在完成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或任务外,既要负责做好所带班级学生的各项日常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本职工作”或“主业”,还要做好自己的“分管工作”。这一工作模式的组织结构流程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传统的普遍工作模式组织结构流程框架图

(二)现有工作模式的弊病

这种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精准服务于一体的工作模式的蓬勃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为我国社会进步、高等教育事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鉴于它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这里不详细展开。本文重点思考探讨这一工作模式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倡导的内涵、质量的要求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境遇下所产生的弊端和问题。

1.职责不清

辅导员工作领域范围广,工作内容细、杂、多,工作任务繁重,本职工作和兼职工作交织,致使辅导员工作职责泛化、界限模糊、较难提升、压力加大,不同程度地导致辅导员的工作陷入“两难”:一方面是“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另一方面是工作更多地以日常性和事务性的“物”为中心,而其本质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无暇顾及,处于“弱势”“遮蔽”甚至是“失语”的状态,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现在有些同志整天埋头具体事物,见物不见人,忽视做人的工作。”[3]49

2.自我认同缺失

辅导员每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学习和“充电”,这种“充电”少但需持续“放电”的工作导致很多辅导员工作有经验,无理论,工作陷入“低端化”“同质化”的循环轮回,个人的理论提升、思维转变和工作升华等相对缓慢,导致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进程滞后,“职业的认同感、成就感和归属感缺失,不同程度地出现‘自我迷失、职业倦怠、身在曹营心在汉、身不由己、应付凑合、动力匮乏’等现象”[2]。

3.工作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同样,高校学生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基层院(系)整体学生工作还存在分工运行、机制不畅、资源利用不充分、管理涣散、活力不足、合力不强、质量不高、实效不佳等等问题”[2]。学校很难对整体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每个辅导员的努力、奉献、付出等进行公正、客观、全面、准确的考核和评价,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同程度地受挫。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我们需要从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模式、破解路径上对产生这些弊端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

我们不难看到,问题的症结在于现有学生工作的工作模式致使基层院(系)辅导员成为一个集管理者、教师、服务者、专家、人生导师、知心朋友等于一身的“角色丛”和“综合体”,什么都干,什么也没干好,陷入了没完没了的日常性、事务性、重复性工作之中,无暇去真正从事思考、探索、部署和创新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何实施大学生事务管理,如何引领和指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传道、授业和解惑等实质性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的群团工作必须注重解决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重点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4]因此,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辅导员,让其实现解放,从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更有质量地去从事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好地处理好工作中“一”和“多”的关系,提高并确保育人实效和质量,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工作目标。

二、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 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一)工作组织结构模式的改进

通过上述学生工作模式的阐述以及由此带来的弊病,我们清楚地看到,问题明显地在于基层学生工作的各类组织或社团工作的分管也由辅导员兼任,如此一来,院(系)辅导员长期处于“细、杂、多、忙”的日常性、烦琐性、事务性的看似与工作既有关又无关的“无尽无止”循环状态,其主要需从事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这些日常性事物“遮蔽”,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闲置”,致使工作质量和效果大大下降。因此,如何使院(系)辅导员“解放”出来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我们需要在院(系)层面对辅导员的工作做一些“解放性”的“解绑”和“解压”工作。从表面看,辅导员分工明确:每人“一摊”、职责清晰,怎么能出现这么多问题呢?其实,正是“分工”既带来了辅导员工作看上去的优势,也造成了工作的“碎片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深层次的“异化”。因此,恰恰是“分工”成了产生工作困境的根源,要想消灭由“分工”带来的“异化”,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分工”,减少院(系)辅导员额外的“分管”工作,回归“整体”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仔细思考不难发现,可以在院(系)层面的工作模式上进行改进或创新,我们的思考和设想是:“将院(系)的团委(总支)打造为一个工作的‘实体’和‘中心’,将团委(总支)下设的学生会、党建与理论研究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勤工助学中心、大学生科技协会等所有的社团或组织不再均匀地分工至每个辅导员分管,而是专门由院(系)的团委(总支)书记来负责,专门从事团的工作。”[2]这样,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团委、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财务处、保卫处、后勤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的工作以及院(系)层面的学生社团工作可以都通过院(系)团委(总支)这一机构来负责或完成。

换言之,学生工作的社团建设与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数据统计及上报、竞赛活动、学生的日常管理等日常性事务性工作经由团总支这一机构主要依靠学生干部来完成,这样,院(系)团委(总支)这一机构部门在功能上从“名存实虚”的状态真正成为一个工作“实体”部门,从而发挥共青团应有的作用。

毋庸置疑,这一工作模式使院(系)层面大多数辅导员远离了烦琐的日常事务性工作,重新回归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育人“主业”。这一工作思路和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改进后的工作模式组织结构流程框架图

(二)改进后工作模式的优势

1.重心下移,激活工作“神经末梢”,真正形成了以院(系)为主导的学生工作模式

将院(系)团委(总支)作为学院工作的重要载体、真正抓手和工作实体的工作思路具有如下优势:一是使基层院(系)的学生工作由“分散”或“分工”走向了“整体化”,更有助于形成工作合力格局,提高工作实效。二是有助于构建学校与学院工作机制的统筹整合,有效减少了工作上传下达的层级,确保了信息反馈互融互通互联的及时、准确、灵敏、高效。三是有助于激发院(系)整体学生工作活力,提高学生工作的高效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减少或避免学生干部、社团、辅导员之间的内耗和矛盾。

2.责任清晰,提升育人质量,打通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

这一工作模式除了激活了院(系)作为育人“主体”和“实体”的功效外,在一定程度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院(系)对学生工作整体的把控更强了,效能的管理更有效了,内生动力更足了;二是辅导员一定程度上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了”。工作内容更具体,工作责任更清晰,“能专注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职工作,有助于学生工作实现以‘事务’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育人导向的转变,提升育人效果,提高育人质量,实现育人成才的目标”[2]。

3.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目标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学生培养。这一模式将更加注重学生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有益于凸显学生这一主体地位,透过团总支这一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和完成学生工作,将他们的意愿、利益、需求等主观性、创造性在工作的参与中得以实现,一方面可以为发现、挖掘和培养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实现从学生的“管理”向学生的“治理”转变;另一方面,从学校的角度,还可以按照其他学生的意愿、利益、需求等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提供精准服务。

4.有利于推进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

这一工作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辅导员不再从事“分管性”的社团工作,从而实现了从工作的“综合化”局面和“角色负荷”的冲突中解放了出来,转身投入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业中去。由此一来,辅导员的职责更加明确,角色定位更加清晰。既有充足的时间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培养学生,提高育人质量,也可以在这期间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学习、研讨、培训、研究等,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化能力。这种理论和实践的交互与循环将为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5.有助于解决学生工作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这一模式有利于院(系)整体学生工作的考核,有利于院(系)辅导员个人工作的整体考核,有利于学生干部的整体发现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在学生工作中形成适度有效的压力传递。辅导员的职责就是带班,就是从事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分管”工作的压力,减少了过去因为时间、精力、分管工作的性质等原因带来的干扰。

三、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 模式的反思与创新

通过对以上两种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模式的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尽管第一种工作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优势,但从其实际运行过程中所带来的普遍问题看,第二种工作模式较之于第一种工作模式而言,更加凸显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从时代的需要和整体的维度看,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向了整体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极大地改善了学生工作由分工运行所带来的“涣散”和“异化”的局面;二是从辅导员队伍建设看,它实现了辅导员的“解放”,有助于推进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三是从实际效果看,它激活了院(系)作为育人“主体”和“实体”的功效,一定意义上,打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四是从学生培养的角度看,它更好地抓住了育人这一根本。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的是,第一种工作模式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工作的需要下的工作模式,但随着高等教育追求内涵和质量的时代要求以及回归学生、回归教育本真的教育理念,我们需要作出新的探索以回应和适应时代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第二种工作模式较之于第一种工作模式而言有一些优势,但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实际的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比如,院(系)团委(总支)内部社团之间的微观运行机制是什么,院(系)团委(总支)的工作量、职责划分、同辅导员之间的关系、考核标准等等都需要做出详细的考量和探索。因此,无论采用哪种工作模式,都需要在宏观思路和微观践行上下功夫。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运行模式的改进和探索,我们也对其进行了以下的工作反思、考量、设想和建议。或者说,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的、普遍的认识需要我们达成共识并践行。

(一)建立保障机制,增进认同

无论采取哪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运行模式,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机制来保障。对于立德树人的工作来讲,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要在从事学生工作队伍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待遇、学习条件、培训机会、晋升渠道、职称评定、考核奖惩、激励问责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机制,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从政策和待遇上给予双重保障”[2],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特别要关注学生工作人员个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努力为他们创造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培训交流、挂职锻炼等机会,推动他们实现由实践型向“实践型—理论型—实践型”发展,由事务型向教育型发展,由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由外延型向内涵型发展,由外驱型向内驱型发展,进而推进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通过这些制度、政策、机制等保障措施让他们在“社会认同”的基础上逐渐实现“自我认同”,从而放心、尽心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二)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管理人员、专兼职班主任、博(硕)研究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的合力作用,明晰分工、明确责任,克服“本位论”的思想,避免“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实现学生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转型,构建并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分工与协同良性运转的育人机制。同时,学校要高度重视和优化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创新性地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通过聘任优秀青年才俊、优秀博(硕)研究生、优秀校友、知名人士等来兼职、挂职或实习的“引进来”方式,不拘一格、多渠道的方式选拔“兼职”学生工作人员,让他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走出去”方式,加大高校基层专兼职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交流到上级相关单位、其他高校、企业、相关培训基地等进行实习、兼职或挂职等工作力度,不仅拓展社会联系,增进工作经验和阅历,而且还可以共享或获得政府、企业、基地、社会公共项目等资源,提高育人工作质量。这样,便会形成一批相互学习、彼此借鉴、互通互融、视野宽广、业务精湛的专兼职育人“共同体”。

(三)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回归学生”“服务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工作目标和根本任务。对高校而言,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这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任务,其工作的重点和重心多在基层院(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历史视野、整体思维、协同思维、系统思维和开放思维。在工作方法和工作实践上多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工作方法上,要尽最大努力走‘群众路线’,减少‘文件政治’的行政化逻辑,要经常性、常态化地与青年学生交朋友、结对子。工作实践上,要回归青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通过构建上下沟通、资源集散、需求整合、辐射共享的平台,满足青年大学生的多元需求。”[2]要按照学生的需求去开展,“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514。换言之,要“接地气”。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按年级、按专业、按性格、按兴趣、按需求等去引导、教育和培养,做到因材施教、精准培育、精准服务。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36“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对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模式的探索和改进既是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文件精神,回归学生工作组织的“整体性”,走向整体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打通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现实要求,也是贯彻落实《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7]的积极实践,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的工作要求。这一思路和实践效果一定程度上体现和彰显了高校学生工作“回归青年”的价值导向和“立德树人”的现实要求。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回归“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整体性”模式的思路和改革是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的传承、反思和探索。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和探索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为高校立德树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辅导员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