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微博”:“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新探索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

2018-03-07翮,章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4期

张 翮,章 波

(蚌埠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2330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些重要指示无疑为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微博是最火热的网络社交媒介之一,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等特点。若能将其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将会有所助力。然而,目前国内很少有教师利用微博来辅助课堂教学。通过调查发现,专门为一门课程开设微博,用于辅助课程教学的情况(即“课程微博”)非常罕见。2014年5月,蚌埠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制作并开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微博(新浪微博昵称:蚌医马原课),希望利用其来辅助课堂教学,将教学延伸至课堂以外,对“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有益探索。

一、“互联网+”给高校思政课 教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互联网+”被纳入国家战略,“互联网+”时代由此来临。国家随后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指出:“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互联网在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中极大地改变着整个社会面貌。“互联网+”教育作为“互联网+”时代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必将引起教育事业的一场巨大变革。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

(一)“互联网+”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有7.72亿人,而学生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到25.4%。[2]由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发达,实用性不断增强,已经成为网民日常生活信息的主要来源,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更是如此。[3]一项基于武汉地区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比例已经高达80.8%,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手机和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4]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政治态度等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使大学生思想日益多元化。“学生通过新媒体可以自主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在此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各种流行思潮的影响,会导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难度增加、效果弱化,从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5]以说教为主的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有可能会起反作用。网络上不良意识形态的渗透,更使部分学生在未接触课程之前就已被进行了“接种免疫”。思政课面临的形势严峻,处境尴尬。“在‘互联网+’冲击下,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延伸了人们获得知识的广度,然而纵度的提升相对缓慢。”[6]“师生之间更多是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互,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7]这些因素均可对思政课教学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互联网+”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倡导开放、平等、协作和分享,让大学生能够更广泛而便捷地学习,也能够有效地丰富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要求:“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可见,国家日益重视互联网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中,通过网络在线教学、微博、微信、QQ、邮件等新媒体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得以有效延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师生的互动过程等要素及环节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8]所以,互联网给思政课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相当多的机遇。如何选用适当的新载体,进而拓宽大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的渠道,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微博作为大众传媒的中坚力量之一,成为“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新载体的合适选择。

二、“课程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学中的独特优势

(一)普及程度高,独具“先天优势”

“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者。克服逆反心理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超越的第一道障碍。”[9]大学生思维活跃,自主意识较强,普遍具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对于思想类的课程而言,经常而普遍地说教绝非明智之举,极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做“负功”。微博在当今社会非常流行,大学生对其更是喜闻乐见。他们喜欢自由浏览微博上的各类信息,有的还经常自发微博和参与讨论。据统计:“使用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的大学生占88.9%,92.0%的大学生借此浏览动态、了解信息、发表观点和更新状态。”[10]据我们调查统计,蚌埠医学院大学生中开通新浪微博的比例达到85%,经常浏览微博信息的也有70%。如此高的普及程度和使用率,其作为移动课堂载体的先天优势不言而喻。我们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开设课程微博的目的及其功用等相关信息,并不强制学生关注和浏览,属“欲擒故纵”之举。学生被给予了自主选择权,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实际的尊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其抵制情绪,甚至促使其态度发生转变。思政类课程“高大上”的内容配上微博这种“接地气”的形式,学生会更易于接受。实践证明,这一做法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因而取得了预期的理想效果。微博开设4个学年以来,有75%以上的学生(截至2018年3月,关注数已达6 200)主动关注了微博并时常浏览,还有一些学生即使已经不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了,但仍继续关注和参与讨论。

(二)情境氛围好,适合隐性教学

微博交互界面友好、氛围轻松、趣味性强,大学生浏览微博时思想放松,思维自由。这种状态非常适合教师灵活实施隐性教学。教师可以寓教学内容于简短的微博中,让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会讨论、剪裁出一些合适的微博教学材料,将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如某些哲学原理)蕴含在短小精悍的微博内容中,让学生自行感悟其中的道理。绝大多数学生在浏览这些微博信息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变相的教学形式,而是以“好玩”的心态去看的,当然也就不会感到被额外增加了课业负担。这种隐性教学的方式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厌学情绪,能够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这种形式的教学是非常适合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使用的。如果材料选用恰当、形式设置合理,往往可以“润物细无声”。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不间断性,“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的连贯性和各个阶段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性,以及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业务工作、知识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营造良好人文环境的持久性”[11]。微博发挥的隐性教学作用,便是对此种观点的贯彻。还有的学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师生双方的能动性重视不够,使原本丰富的教学过程成了线性的教学流程,扼杀了师生的创造性,而微博为教学的生成性提供了很好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切合了学生的认知方式,令教学过渡自然流畅。[12]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隐性教学的题中之义。

(三)形式设计巧,便于师生互动

曾经有学者提出孔子的教学方式相当于今天的微博教学,某种意义上,《论语》就是一部微博问答集。孔子的弟子向他提问,他当众回答,其他弟子也能够听到,一并受到启发。这和微博上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其他浏览微博的学生都可以看到颇为类似。传统课堂教学受到各种条件限制,难以做到一对一的交流。而课下交流,如师生课间单独谈话或使用点对点即时通信方式交流,又无法共享教学内容。我们在以往考试前用QQ给学生网络答疑的过程中就深感效率低下,往往刚回复过的问题,立刻又出现在消息中。即使将常被问到的问题答案归类整理,到时复制粘贴,也还是耗时耗力,且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化的追问,不利于深度交流。微博可以很方便地将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交流有机结合,高效地解决问题。某位学生在课程微博上的提问,教师一旦回复,所有浏览微博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如果问题比较重要,教师可以采取转发并回复的方式解答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学生还可以对问题进行追问,更深入地和教师互动。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互动,比如转发学生的微博和评论、组织学生讨论等。实践证明,微博不仅能够增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还可以提高生生互动,增进学生友谊,实属一举多得。

(四)课堂内外联,实现无缝连接

传统课堂和移动课堂一般被认为存在很大的间隙,主要原因在于诸如精品课程网站构建的移动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形式有很大差别,难以做到有机衔接。微博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构建的移动课堂作为辅助教学方式,可以实现与传统课堂的无缝连接。在使用课程微博辅助学生预习时,教师可以预置相关信息在微博上作为教学铺垫材料(一般在课程开始前几天发出相关微博信息,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看到),待上课时提起,则可直接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做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通过课堂内外的联系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其记忆和思考。教师还可以将上课时要使用的教学材料事先发布在微博上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上课时展示并点评。下课后,教师可以将某些重要的内容发布在微博上,供需要的学生自行阅读和讨论。当多数学生养成浏览课程微博的习惯时,教师便可以自如地引用微博上的教学材料,并在其上呼应课堂相关信息,将两者融合为一体。

(五)信息传播快,助力教学反馈

传统的教学反馈收集方式速度往往较慢,即使用课间传小纸条的方式进行反馈,效果也不甚理想。微博的信息传播速度可谓人尽皆知,热门信息往往在几十分钟内就可传遍全网,将传统媒体远远甩在身后。如果学生在课间将自己的疑问以微博评论或私信的方式发出,教师可以立刻看到并给予回复,还可以据此对后面的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大大提高了教学反馈的时效性。微博还可以扮演电子公告栏的角色,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还能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利用微博进行各类教学信息的传播,收集教学反馈信息,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选择。在微博上发布通知不仅能快速传播,同时还可以备忘,如学生有疑问还可回复反馈。我们曾经追踪一条微博通知后发现,这条通知在发出2小时内就被阅读了数百次,经调查大约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已经知晓了通知的内容,有的还已转发扩散。转发形成的信息接力显著提升了微博的传播速度,扩大了其影响范围,有着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效果。此外,教师通过浏览学生的微博,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群体的关注热点,从整体上把握其思想动向和心理状态,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六)自由幅度大,促成多方交流

大学生课业负担重,生活琐事多,可供支配的大块时间不多,而是日趋碎片化。微博上的信息一经发布,就可供人们阅览、思考、交流之用,且不要求立刻查看。课程微博可以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补充学习和思考,不易产生疲劳感,不失为一条合乎实际的途径。课程微博由于在时间等多方面的条件较为宽松,能够优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甚至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发微博及评论等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是课程微博交流的主要形式。学生之间的交流则是课程微博交流形式的重要补充,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传统课堂上,学生之间难有交流的机会,而到了课下,又没有课堂氛围来产生思考问题的冲动和讨论问题的热情。因此,这种相互学习和启发的宝贵机会往往被贻误。课程微博的存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据我们观察,在本课程微博上学生之间相互回复的次数有时比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次数还要多,甚至有些问题教师还未回复,学生之间就已通过讨论基本得出了答案。而这种交流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些学生还因课程微博这个平台而相互关注,通过私信、转发评论等方式直接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们还发现有不同年级的学生通过课程微博进行交流。比如高年级的学生向低年级的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和体会并与之交流,这种交流是传统课堂与其他形式的移动课堂均难于实现的,对提升教学实效性起到推动作用。而高年级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增强了教学作用的持久性。此外,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课程微博进行交流,针对微博教学内容与形式交换意见,通过相互转发评论,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教师之间还可以通过浏览课程微博进行相互评议,有利于课程微博布局的完美,微博内容的完善,从而最终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使用要求低,方便信息检索

相较于其他移动课堂形式,微博的学习成本显然更低,甚至接近于零成本。对于课程微博零基础的教师和学生,只要会使用微博的几项基本操作就可以使用。传统的课程网站需要完成基础建设才能开通使用,而课程微博可以即开即用,边使用边建设。我们所在教研室在刚开通课程微博时,仅有几条资料供学生查看,经过近4年的建设,已有300余条主题微博和数以万计的评论及私信,而这一切都是在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中“自然”完成的,不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士的协助。大部分学生原本就熟悉微博的基本操作,所以也不需要对其进行专门培训,最多只要对较特殊的情况做简单说明即可。微博的信息检索也比较方便,按关键词、话题等条件进行搜索,就可以找到相关的内容。

(八)功能设置全,方便资料积存

传统课堂的教学资料不易保存,很少有教师会将自己的上课过程录音录像,更不会收集学生的音像资料,这对教学反思是不小的损失。即使是教案讲稿或是记录想法的小册子,也很可能会遗失,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课程网站一般会有备份,但学生的具体使用信息难以获得,不利于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课程微博将空间和时间有机衔接,学生即使错过了交流环节,仍可以通过事后看微博和回复了解交流过程,从中受到启发。微博教学的过程清晰,学生很容易弄清楚某个问题的来龙去脉,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教师可以用标签对课程微博上的信息进行分类,如文字案例、视频案例、问题讨论等。这样,学生就能够依据类别各取所需。微博支持上传多种格式的文字、表格、图片和视频文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材料,甚至可以将内容精彩、制作精良的微课上传至微博供学生自选学习。微博提供的各类数据统计,如访问量、浏览量、转发数、评论数等,给教师及时准确地把握课程微博的运行状况提供了便利条件。微博的全部信息由运营商负责保存,用户也可以使用备份工具定期存档,能够充分保证教学资料的安全,为课程微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日后申报精品课程、交流教学经验积累了资源。

三、“互联网+”时代“课程微博”在高校 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前景与反思

(一)“课程微博”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前景

寻找合适的载体,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很多学者都论述过有关创新思政课载体的问题。有学者倡导树立载体意识,实现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的“嫁接”[13];还有学者强调要在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载体,要特别重视大众传媒的载体作用,运用现代传媒的力量[14]。经过近4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课程微博由于具有上述多方面的独特优势,能够成为思政课的理想载体,可以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开设课程微博辅助教学,在国内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我们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在新浪微博上只存在极少数用于辅助课堂教学的微博,且主要以个人名义开设,而非专门以课程命名的“课程微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挑战,尤其是时下成为教学方式改革焦点之一的慕课(MOOC),正在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与之相关的微课、翻转教学等概念也都成为学界热词。思政课作为被广泛开设的公共课,革新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方式是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我们开通并使用 “课程微博”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工作是经过认真思考的。随着实践的开展,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开设课程微博之初,我们已经明确它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像慕课那样要挑战传统的课堂,甚至取而代之。在与学生共同使用课程微博的过程中,我们越发感到微博相比课程网站等其他互联网载体更具可操作性,且不易流于形式,能够发挥实实在在的效用。我们在课程微博上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配合课堂理论讲授,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普遍反映浏览课程微博上的内容能够受到启发,参与微博上的讨论等互动式活动能够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更可喜的是,不少学生表示先前对思政课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总觉得理论“假大空”,形式不接地气,现在已转变这种错误认识。既然微博能够辅助课堂教学,又能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那就不失为教学改革的一个好选择。因此,我们相信课程微博能够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课程微博”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反思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课程微博也有明显的缺陷,需要我们合理使用。我们在实践基础上认真反思,大概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微博课程的呈现形式稍显混乱。微博是一种大众媒体,主要的功能是信息传播和娱乐,所以信息的显示默认依据时间顺序排列,越新的微博位置越靠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一个系列的信息中间被隔断的情况,使教学材料的呈现显得不够规整和系统。即使教师刻意做一些控制和调整,仍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再者,手机版微博和电脑版微博的页面布局有较大区别,这会导致教师放置在微博上的某些信息不易被学生看到,影响实际使用效果。其次,教学重要信息不易突出。微博不能对个别文字进行个性化操作,如加粗、高亮、单独变字体、加下划线等。因此,教师想要突出某些重要信息,往往只能通过添加提示信息,或是以图片形式加以弥补,较为不便。最后,相关权益缺乏保障。微博是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平台,课程微博中某些具有原创性的教学资料,其知识产权的维护缺少相应的保障,这是个有待探讨的新问题。

高校思政课程微博存在于微博这样一个虚拟世界之中,如果想吸引大学生,就必须采用灵活新颖的模式,给其耳目一新的观感,寓教于乐。教师要肯花时间、动脑筋、革新思路,努力探索出一套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规律的课程微博使用方法。就我们讲授的“原理”课来说,平时注意收集整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及典型案例,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展现于课程微博上,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帮助其理解原本抽象的哲理,这便是一种颇具实效性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