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乐学互助,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

2018-07-30祝叶

关键词:合作学习评价

祝叶

【摘要】 人类社会是交往构成的,人类全部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交往,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必要的交往能力、交往品质。作为双语教育的英语课是“天生”方式的交往教育课程,而人只能在交往中学交往,合作学习无疑是实现教育交往的最佳方式。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有思想,并且肯交流会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合作。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发展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本文针对三、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本校大班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四方面分析了进行合作学习时碰到的一些困难及阻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合理分组 礼貌合作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5-080-02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兴起于美国,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合员互动等多维互动)来促进学习。它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它以合作互助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合作学习视教学互动为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它提但倡教师应当好“导演”,学生要当好“演员”,强调以班级授课为基础,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体形式,力求实现集体与个体的统一。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让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紧密围绕这一理念展开。在大班化教学中,制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合理的分组在大班教学中虽然繁琐复杂,但是至关重要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而大班化课堂教学现状常如以下描述:在学习一段对话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合作表演,这时有的小组成员为一个角色争论不休,有的小组成员觉得对话较难谁不也愿意担任较复杂的角色;有的小组内能力较弱的同学被能力强的同学挤的没有张嘴的机会。出现以上的情况主要是两种因素造成:其一,三、四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英语,年龄较小,作为组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其二,英语教师没有根据自己的教学要求分组,而是直接沿用班主任的分组,无具体细致的分组,就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合作学习不能有效实施。

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这样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小组的组成应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 由于是大班化教学,学生人数一般都超过六十人,学生的成绩悬殊更大,学生的性格、交际能力更呈多元化,这就给有效地开展小組合作学习提出更的难度和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每学期调整一次。将学生的座位按异质小组适当调动,然后按座次就近组合,这种方法由于小组成员相对固定。操作起刚开始比较复杂,随后学生养成了习惯就会很简单。小组成员共同为本组取名(如:golden group, sunshine group, moonlight group等)各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

以下是我执教外研版Book5Module4U2的案例。

对话内容:”Whose bag is this? Is it Linglings bag?”

“Yes, it hers.”

“Is this Sams T-shirt?”

“Yes, its his.”

“Is this Jimmys sweater? “

“No, its mine.”

“Is this your cap?”

“No, its Jimmys .”

学生在操练完新授句型后,进入背诵和表演环节。我吸取以往的教训,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对全班进行搭配分组。四人一组,每组中都有英语学习能力强的和弱的学生,都有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学生。坚决不把两个调皮的学生同时放在一个小组内。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负责监督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予活动。同时建议让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担任说话内容较复杂的角色。

二、在大班化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在“礼貌”二字上做足功课以避免小组间出现混乱的局面

大班化教学由于学生人数多,组数多,小组间及小组内极易发生冲突。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尤其是刚接触英语的三四年级学生,好胜心强,好奇心重,对英语游戏兴趣高。他们忽略了通过小组竞赛及游戏练习英语目的,只停留在游戏本身和小组的输赢上。 再加之学生自控能力低,集体荣誉感强,很想自己所在的小组多得奖励,而打乱活动和游戏的秩序,难免出现这样和那样意想不到的情况。

课堂教学现状有两种情景。其一,游戏准备进行中,突然有小组向其他小组成员挑衅,而其他小组的成员也不甘示弱,一时间,争吵不断升级,形成混乱的局面。其二,游戏渐渐进入高潮,同学们的热情也不断高涨,大家都想参与,于是,混乱的情况就出现了。大班由于人数多,组别多,教学中的一些游戏不可能让每个小组参予。那些未能参予游戏的小组就无心观看别的同学的表演,开小差,起哄,故意打乱游戏秩序,以引起注意。而其他小组竞相模仿,为避免以上的情况发生,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教师的指导要点要在“礼貌”二字上下足功夫。教师在做游戏及小组竞赛前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1. 他人发言或游戏进行到发表环节,都要有礼貌地倾听,向他人学习,不得随意和他人交谈。2. 不论比赛结果如何,不能因为想赢得比赛,用言语攻击他人,也不可以故意打扰他人比赛。3. 如果觉得老师在裁判过程中有有失公平的环节可以下课交流,课堂上不针对此事进行争论。总之在游戏前就把游戏中可能出现的影响活动质量的因素制定成规则提醒学生,表扬礼貌合作玩游戏的小组。

我教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就出现过我最担心的混乱的局面。在教授完六个表示学校设施的新单词后,我先要求学生在组内用句型”Where is the …? Its on the first floor.”练习六个新单词,随后再选出了两个小组进行比赛。于是我选出了两组相对较弱的同学(组间同质,但不可能做到绝对同质)来进行比赛。比赛规则是两组同学分别把图片贴在相应单词旁,看哪组做得更快更准确。结果听到课堂里有学生说风凉话:“好孬!”于是参加比赛的同学马上起来反攻,而有些较有正义感的同学也参与了争吵。我安抚了局面,比赛终于又开始,结果又出现台下的同学给台上的同学错误的提示,扰乱参与比赛同学的思维和决定。课堂一下子变得混乱。看到这种情形,我意识到如果我不解决好这种情况,以后必然影响课堂的活动质量和游戏进程。于是我停下来,向学生提出“礼貌”合作玩游的倡议。只有每个学生严格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才能正常进行,否则以后上课只能取消游戏了。同学们都点头表示赞同。我又顺势提出了文明观众的评比活动。在第二轮比赛中,请参予比赛的同学抢读单词,这次同学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变得文明多了,游戏有条不紊地进行。游戏结束时,同学们都给参加比赛的同学鼓掌以示友好和鼓励。

三、合作竞争能激发学生之间互助、乐学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事实证明在英语教学上运用一些小组竞争确实能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小组成员个个积极努力,争取达到优胜。如我在教学外研版Book5Module3Unit2时,要求每个小组一起合作背诵和默写句子和短文。然后教师分别从每组抽一个成员在黑板上默写,每三小组进行一次比赛分别评出最好、较好、一般。而每次从小组抽出来比赛的同学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如果是较弱的同学就降低比赛难度,如仅背诵短文中重要的几句话。这样的竞争方法公平而有层次,更具有挑战性。基础好的同学会努力做得更好。而基础较弱的同学会主动向基础好的同学请教。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基础好的同学也很乐于提供帮助。小组成员们团结、合作、互助,力求让自己的小组最优秀。

四、在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效的评价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大班化教学中,由于学生多,教师的關注度因较分散而显得不够份量,进行评价时更容易有所疏漏。如未能对某些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势必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加小组的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大班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实行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在检查小组活动的结果时每个学习小组要分别汇报或展示小组活动的结果。这个过程是学生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一方面他们会再次接受教学内容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会对自己小组活动的表现结果的优劣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同时,教师的评价要体现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 因此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速度,完成任务的时间,讨论的参与度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合作学习中要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应着重强调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并对学生的努力加以肯定,而不是一味强调谁做得最好。教师应及时通过自己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式,如“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给予学生鼓励,也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亮丽的红花,星星,贴画等,教师也可以制作一些单词小卡片作为礼物送给学生。 这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和肯定,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这是对他们学英语的最大的宽慰。

总之,英语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语言练习的机会,但是班级人数多制约着语言实践的全面展开,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大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尤为重要。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参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在班级形成乐学互助,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正如林格伦所说:“在文明世界中的人们,真正需要学会的本领是有成效的合作本领,以及教会别人也这样做的本领。”因此,在新课改这片肥沃的土壤里,在大班化教学模式中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更要靠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尺一寸的努力,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合作学习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参 考 文 献 ]

[1]鲁子问.《小学英语教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电力出版社.

[2]任洁.2005《对于小学英语合作学习中无效现象的分析及策略》《中小学外语教学》.

[3]曾琪.2006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学科教育》.

[4]官步芳,卢焕玲.2003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5]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及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评价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