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境”的学习理念与精准就业的辩证统一关系

2018-07-30李群涛

魅力中国 2018年5期
关键词:就业语境

李群涛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的功利性或者说直接性目的就是就业,高校学子的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要基于未来工作场景,即“语境”,通过匹配未来职业要求的技能,达到就业精准的目的。

关键词:语境;学习规划;就业

随着社会转型和政治经济生活规律所致,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在近些年显得尤为突出。虽然,不同层次和类别的高校在这一问题上的难处和难度不一,但是,一个比较显著的现象就是,大学生毕业后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越来越难。这个问题的迎解之策,是当前研究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甚至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的众多专家学者极度关注的问题。

“语境”这个词,来源于语言学。它是指当我们要理解一个词语或者一段话语的确切表达意义时,除了要考虑到该词语或者该语句可能有的释义外,还要去分析该词该句所使用的环境。不同的环境中,同一词语或者语句的表达之义存在着十分巨大的差别。词语和语句的在语言表达中的环境,即“语境”。那么,这个词,又可以怎么被拿来与教育学习及就业问题联系到一起的呢?这里需要注明的是,本文只探讨从大学生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的角度来分析语境/学习/就业等之间的关系。

功利性的讲,大学生学习,特别是应用技术型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要基于就业前景,基于“语境”。从这一核心论述,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中的“语境”一词应用到学习和就业问题,对接的就是“就业前景”和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场景”。近些年来,高校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在宽和窄之间作加减法。所谓的“宽”,就是指众多高校在教学设置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加宽加厚学生的学科基础。通过不断延伸的基础教育,来强化学生的思辨广度与深度,并为未来的深入学术研究注入更多的可能性。这一“宽”的来源,其实就来自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场景”。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学生被寄予学术研究和发明创造的厚望,他们的前辈希望这些学生可以习得集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于一体的思辨能力和方式,来开创科学研究更多的可能与突破。而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度愈来愈深化与广阔。如果青年学者想在前沿学科取得开创性的成果,那么,他或者她必须具备宽厚的基础和学科交叉的能力。这些“工作场景”或者说是“语境”就要求了,研究型大学立志于做科学特别是基础性科学研究的学生,要在学生时代开始“宽”的积累。特别是在本科阶段,既要掌握好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尽可能的学习相关交叉学科的素养与文化。那么,高等教育改革的“窄”又体现在哪里呢?在众多中国高等学府中,活跃着一批独立学院或者民办高校,以及数量庞大的高职高专。这些学校的科研能力往往不足,师资力量也存在缺陷,同时,不具备品牌效应,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它们的生源质量与研究型大学也有较大差距。那么,这些高校的学生又该如何寻找出路呢?在“窄”的方面下功夫。研究型大学学生的“宽”是指要积淀好做高精尖科学研究的宽厚基础,而以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为主体的被定位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生的“窄”,就是要在学生毕业后依赖之安身立命的应用技术的高精尖上下足功夫。这些应用技术类大学多数属于理工类或者医学类,他们的未来“工作场景”或者说就业“语境”是一些集中在产业一线的实践岗位。在这些岗位上,不需要他们做过多的理论性或者基础型创新,而是要通过掌握的一门实践技术,来推动属于产业机械一部小零件的运转。他们的工作面比较窄小且不存在太大的延伸性,工作的性质虽然也要求基于本职岗位的创新,但是,更多的是不断熟练化和精炼化自身基本技能。这些“语境”就要求了应用技术型大学学生在做基于未来工作場景的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时,要抓住大学期间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尽快掌握好适用于未来工作场景的技术操作能力。

基于未来工作场景或者说是“语境”的学习,对接的就是就业,就是精准就业。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学教学内容的陈旧性和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实践教育条件的有限性,等等。

大学教学内容,特别是本科阶段教学内容的陈旧,跟不上学科发展前沿问题的情况存在于诸多高校。怎样化解这个问题,是众多高等教育研究者关注的话题。这个问题的存在,除了一些高等教育者的惰性思维存在外,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症结所在,就是科研成果的高精尖性和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存在矛盾。本科生教育重点在于打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和素养养成,这一阶段并非要求每位高校学子都要接触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往往是高精尖的,是为数不多的人通过艰苦探索所得而掌握的,它的性质就决定了该成果不太可能急速获得普遍性教育教学展开。特别是一些重大理论成果,如果没有宽厚的知识和素养积淀,是无法直接理解和习得的。当然,对于重在基础教育的本科生,通过讲座或者配置学业导师等形式,让他们尽早接触前沿科学,了解科学的魅力,培养科研兴趣,同时拓展思维视野,也是必要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实践教育条件有限问题应该是困扰诸多类似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大难题。这类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由于资金问题/社会支持问题等等,往往无法配备优越的实践教学条件。民办高校也是育人重地,职业教育终将支撑起民族工业的脊梁。所以,全社会应当关注民办技术性大学的实践教学,给予大力支持;为了适应未来工作场景或者说是“语境”的客观要求,达到精准就业的目的,应用技术性大学学子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有限条件 ,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社会人脉关系自己筹备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条件,通过学生时代的实践积累,为未来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尽快上手并技高一筹,时刻做好准备。针对大学本科阶段教学内容与科学前沿特别是与未来工作场景中应用知识还会存在的不对接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必须关注的话题。这里要切入高等教育的本质问题。高等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养成和思维方式的驯化。虽然,教育与实践必须对接,但是,由于流程问题/时间问题/知识迭代问题等等,教育教学的内容将会与工作实践要求永远存在偏差。大学生要做的就是,即习得基础知识,还要练就学习能力和成熟的思辨能力,来胜任千变万化和快速迭代的社会实践要求。

当代大学生要着眼未来职场要求,做好学生时代的规划,为胜任未来的职场作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 以“精致化”要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J].张彦.思想教育研究.2010(04)

[2] 精致化:学校管理的新理念、新策略[J].王铁军.教育发展研究.2007(24)

[3] 高校应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精准指导模式探索[J].马佳慧,吕婷.时代教育.2016(05)

猜你喜欢

就业语境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基于语境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探析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