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2018-07-30陈佩婷

商情 2018年32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特色小镇乡村振兴

陈佩婷

【摘要】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的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战略,建设特色小镇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助于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文将浅析特色小镇建设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规划建设的建议,展望推进特色小镇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特色小镇 乡村振兴 城乡一体化

一、特色小镇的定义

“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杭州云栖小镇,这个提法首次由浙江省省长李强于2016年10月提出,特色小镇是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特色小镇的“特”主要是指小镇要么聚焦了某种特色产业,要么彰显着某种文化底蕴,要么拥有某种资源禀赋,要么占据独特优势区位等。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从类型来看,特色小镇主要有产业型和文化旅游型两种,也有两者融合的“产业+文化旅游型”。产业型小镇还可细分为工业小镇、农业小镇、温泉小镇、田园小镇、特色文化底蕴小镇等。

二、建设特色小镇的作用

1.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特色小镇一般是是依托于某一特色产业,将本地特色产业发展成规模经济,增强比较优势,降低成本,扩大市场范围,增加盈利。特色产业链条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转型升级,农业小镇、工业小镇、田园小镇等特色小镇有助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解决某农村或城镇区域单纯提供技术水平与规模性低的农副产品原材料、工业原料、劳动力等农业工业服务业分离的问题,提高乡村实体经济供给能力与供给质量水平的提高,实现产业兴旺,推动乡村经济振兴。同时,特色小镇的建设会创造增加当地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提供稳定收人来源保障,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2.提高村民及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居民幸福感。特色小镇的建立伴随着软硬件配套建设。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燃气、供暖、通信、污水垃圾处理、农村厕所、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会愈加完善,村民硬件生活设施的完备会增强生活的卫生性与便利性,与此同时,农村教育、卫生计生、社保、文化等事业以及社交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健身设施、养老养生配套建设的完善都有助于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对于城市居民特色小镇的建立为其提供了慢生活空间。当前许多城市面临着成活成本高,交通堵塞,环境质量差等问题,而特色小镇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生态宜居同时生活设施便利的居住环境。无论对于村民还是居民,特色小镇都有助于为其提供宜居的环境,提高其生活品质。

三、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由于党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大力强调支持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支持使特色小镇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推动村地区振兴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怪现象”,突出表现在:没有特色硬造特色;由一点特色牵强延伸出众多“特色”;对历史文化异化,扭曲传统文化甚至割裂传统文化,没有让文化回归传统;让特色成为了现代城市味道的翻版;即使标榜着现代制造的特色小镇,也缺少应有的现代气息。其次,一些特色小镇的建设缺乏完整产业链建设,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力量欠缺,资源利用不充分;同时,由于特色小镇建设周期长,很难即刻看到收益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资金链条不完整,融资问题也成了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阻碍。特色小镇建设匆忙上线、资金链条不完整、产业链条不完整,特色小镇“无特色”等问题亚待解决。

四、对特色小镇规划发展的建议

1.立足“特”字,增强创新。特色小镇的建设如何避免盲目跟风,出现“千城一面”的尴尬现象?答案就在“特”字里面。当地政府应该仔细分析,认真研究,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利用当地的特色产业,特色人文景观,优势地理位置,充分发挥本地域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将其特色放大,建设完整的产业链条,创新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品牌,实现特色产业溢价;着眼于吸纳返乡务工人员创新创业,搭建返乡务工人员创新创业平台,特色产业有大中型企业作为专业化运营商主导,而在特色产业链条拉长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市场需求空间,返乡务工人员了解本地区发展基础,有扎根于本地发展的情怀,依托特色小镇、围绕特色产业的产业链配套进行创业创新,这对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发挥科技创新的外溢效应,带动农村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业态升级。

2.挖掘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保持乡村自然生态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乡村来说,旅游资源主要在于自然风景与人文特色,发展自然景观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更值得提倡的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产业方式,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经济战略与生态环境战略的双赢,符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要求,符合生态宜居发展体制机制要求。同时,要注意对当地原始地形地貌的保护,对地区自然特色进行保护。

3.建立健全投资融资机制。首先,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产业基金、收益信托.PPP模式等不同手段,破解资金难题。市县政府可以帮助特色小镇向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申请低息贷款;支持相关企业通过发行专项债券筹集建设资金,用于特色小镇的公共基础设施。

4.加强对传统工艺的扶贫,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小镇人文情怀。在当前机器、科技网络发达的时代,传统手艺人显得珍贵稀缺,许多独特手工文化在渐渐失传,特色小镇的建设要重视手艺的传承与发展,可以鼓励青少年、中壮年学习传统珍稀手艺,为其提供资金以及工作岗位的支持,壮大发展当地特色手艺增强小镇的特色性与吸引力,使收益性与文化传承同步。

5.加强小镇建设前期的群众宣传工作,做好群众工作,增进群众对当地建设的支持。避免在用地等方面與当地居民产生矛盾,使群众对工程建设产生抵触情绪。

参考文献:

[1]郑宏伟.发展特色小镇,助推乡村振兴[J].中国高新区,2018(08):5-6.

[2]荣里.特色小镇如何助力乡村振兴[J].小康,2018(09):95.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特色小镇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