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日记学习模式的构建及反思

2018-07-30周达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日记学习模式

周达

[摘 要] 本研究通过对数学日记进行理论基础的分析和总结,尽量完善数学日记学习模式的构建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总结出一种针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方向师范生的学习模式,试图建立数学日记的学习模式以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之外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数学日记;小学教育专业;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6-0094-02

一 数学日记学习模式的特点与构建过程

(一) 特点

数学日记,指的是学生在数学课后,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当天所学习的数学内容以及相关的感受、认知等,便于课后复习,同时加强巩固数学知识,向老师和同学传达自己的学习感悟,交流学习经验。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可以启发学生的数学灵感,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实现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还能在课后温习自己所记录的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数学日记还有着相较于其他数学教学模式所独有的特点[1]。

1 形式不限(漫画文字记录)

在日常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日记的表达形式不仅仅是类似于传统日记的文字记录,像科学出版社翻译引进的学习漫画《欧姆学习漫画》系列丛书,就是数学日记漫画版本的最好的启发者,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专业基础,学生可以借鉴这种形式,以漫画的方式,更形象直观的记录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

2 内容不限(记录知识、表达心情、提建议)

以往的数学日记主要是以记录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过反思和总结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考试成绩为主,但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们作为高校学生,已经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自然就不需要全面的记录课堂知识,这就促进了数学日记内容的多样化,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记录课堂趣事,有的喜欢回顾课堂上的解题过程并在课后进行反思,有的喜欢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有的喜欢表达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乐趣和困难,无论是哪种主题和内容,无论是情感方面还是教学方面,只要与数学学习相关,都值得鼓励。

(二) 构建过程

针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与学生两群体的特点,在开展数学日记学习活动之前,教师首先应该熟悉数学日记的主题与内容、类型与模式、原则与功能,并且确定操作模式与评价方式,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经过与学生的共同探讨、商议,制定出合理的活动计划,包括主题和形式的选择、模式的设计、频率的安排、交流的方式以及评价的方案。

(三) 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设计原则)

1 目的性

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学日记的学习模式在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确应用数学日记的学习模式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数学基础素养,充实自身的数学人文内涵,在该学习模式下不仅要学会数学知识,掌握教学方法,更要理解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和“终身性”,在实践中积极努力的完善自我,才能信心十足地走向未来的教师岗位。

2 多样性

在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日记学习活动中,因为受学生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教师往往会在学生正式开始数学日记的创作之前进行举例和提出具体的主题、形式的限制和要求。而对于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思维成熟且活跃,具有更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师无须给学生提出条条框框,要求在数学学习的相关范围之内即可,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上得到多元化的,丰富的数学日记素材,促进了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多样化。

3 适度性

新的学习模式的建立,固然有利于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教学的发展,以专业的、科学发展的态度培养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能力。虽然高校学生没有初中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数学日记作为学习模式的主体,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的作业量和教师的工作量,学生需要花费时间领悟数学日记学习模式的精髓,并进行思考和创作;教师需要考虑数学日记学习模式中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并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进行及时和适度的指导,在学生数学日记的呈现中进行批复,什么样的频率是合适的?如何平衡好该模式的实用性和难度?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指导与评价?都是教师需要思量的问题。

4 激励性

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高校数学日记学习模式并不成熟,教师对学习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刻,推行方式的偏差,加上学生中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和控制力,导致数学日记走向模式化,教师按部就班地施行计划,学生用应付了事的作业交差,高校数学日记的学习模式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教师自身如何客观全面地认识数学日记学习模式,改变一味地鼓励,用恰当的方式正确地引导学生由外在的学习压力转变为内发的学习动力,真正的从内心理解和接受数学日记的学习模式,并在学习中成长和感悟,是当下的高校教师们值得思考和钻研的问题。

二 数学日记学习模式的应用与反思

(一)应用

1 提出数学日记学习模式的建立并进行活动宣传

这一阶段,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数学日记的由来和其应用的必要性,经过与同学们的交流,普及相关知识,介绍开展流程。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为活动的顺利展开创造良好的氛围[2-3]。

2 正式实践数学日记的辅助学习模式

在明确数学日记学习模式建立的意义和目的的基础上,规定数学日记的写作范围必须是在数学知识学习和教学方式的范围之内,频率暂定为一周一次(根据课时制定),主题不限、形式不限,数量暂定为不少于一页。教师每周进行一次汇总和批复指导。

以下部分学生数学日记的摘录及分析。

1 课堂记录型

主題:记录数学课堂上的疑难问题,完整还原了数学课堂上的知识结构,展现课堂学习进度的变化和自身知识体系的建立。形式:数学笔记式记录为主。作品展示:该生是大学二年级的一名女生,高中理科出身,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和逻辑结构,因为家人的坚持选择了在课程设置上相对偏文科的小学教育专业,对数学有独特的情感,向往更为广泛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平日的数学学习中,思维敏捷,反应快,因为课程难度设置较浅,学习自信心强,学习成就感高,遇到数学疑难问题时,更易转变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在数学说课、讲课活动中表现优秀并乐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 情感表述型

主题:数学课堂上的情感变化,强调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感受。 形式:漫画为主。 作品展示:该生是大学三年级的一名女同学,该同学性格活泼,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自身思维活跃且具有绘画特长,该同学选择以漫画的形式完成数学日记的学习活动。因为该同学高中时代是文科生,数学基础并不理想,并带有一定的学习畏惧心理,数学日记的学习模式的提出,增加了她的学习兴趣,在另一种方式上给了她展示自我和表达自我的机会,比如,她以幽默的笔触暗讽教学楼供热不好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抒发对数学的学习情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迎难而上,完成了自身的升华和蜕变。

3 学习计划型

主题: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数学知识,学习方法等。形式:学习计划表。作品展示:该生是大学三年级专科升本科的一名男同学,该生性格内向沉默,课堂上从不主动发言。但是据教师观察和询问其同学,该生虽然专科出身,数学基础差,但是性格上进好强,属于默默努力的类型。不过出于其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性,该生努力的方向略微有些盲目,没有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独立的学习思考,在征求该生意见的前提,教师引导其安排适当的学习进度,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该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速度和方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性格上也有变化,乐于和同学分享学习方法。

三 数学日记学习模式的不足

通过上述实例,展示了数学日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但是由于本文中的研究对象是佳木斯大学2012级小学教育的49名学生,探究的样本容量过小,实验数量有限,某些学生表现出来的变化不具有广泛性。

新的学习模式,从提出到实践,再到经验的总结和实际的应用推广,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和实践,如何做到在实践过程中既要保持学习模式的实用性,又不失教育的个性化,不至于走上程式化的老路,值得每一个教师用心推敲和思考。

数学日记的学习模式的展开,什么样的评价标准才是符合大众数学的标准,并且客观有效的?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的自我反思、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的评价标准应该以什么为准则?这些都是数学日记的学习模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会用数学比会学数学重要得多。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記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拓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水平。如今,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已然成为一种共识,数学日记逐渐成为学生倾诉学习心声的一方天地,数学日记不仅仅是走在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更涤荡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智慧,带领我们向数学的广阔天地坚定的前行。

参考文献

[1]孙鹏.数学日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6(06):217.

[2]薛志华.心语日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2(20):43-45.

[3]薛志华.简单的表达 智慧的感悟——心语日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例谈[J].长三角(教育),2012(04):34-35.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日记学习模式
反思性数学日记在纠正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中的作用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从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的设置看如何培养儿童教育专家
小学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研究
写好数学日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研究
指导学生写整理型数学日记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