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识理论分析神经科护理人员的体质与所承受压力间的关系

2018-07-26赵安娜李艳孙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正常者神经科偏颇

赵安娜 李艳 孙璐

中医体质辨识是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 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 分析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的手段, 从而制定防治原则, 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 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1]。体质是在人体生命过程中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中医体质的研究内容包含生理和心理两个重要方面[2]。目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模式的转变, 患者的护理需求日益提高, 对护士的护理工作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同时, 日趋增大的压力也会导致护士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3]。神经内、外科患者病情危重、情况复杂, 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和工作挑战。目前, 护士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健康也渐渐得到研究者的重视。为了探究中医辨识体质与心理压力之间的关联, 本研究以本院神经内、外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科护士235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名, 女200名, 平均年龄(29.51±6.47)岁。纳入标准:①工作岗位为一线临床神经内、外科或重症神经科护士;②无重大器质性疾病, 无精神病史;③对调查知情同意者。

1. 2 方法 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医体质量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工龄、体质类型、压力现状、心理状况资料。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通过中医辨识理论调查不同年龄护士体质分布以及不同压力状况护士体质分布, 并比较不同压力状况护士的体质差异。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收集护士的年龄资料, 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将护士体质分为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和特禀质九种, 其中后八种属于偏颇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得分在0~28分提示压力正常;29~42分提示压力较大;43~56分提示压力过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不同年龄护士体质分布 235名神经科护士中, 平和质87名(37.02%), 血瘀质27名(11.49%), 气郁质21名(8.94%),阴虚质14名(5.96%), 湿热质10名(4.26%), 气虚质18名(7.66%), 阳虚质45名(19.15%), 痰湿质8名(3.40%), 特禀质5名(2.13%);在87名平和质护士中, 21~30岁护士有18名(20.69%), 31~40岁护士有44名(50.57%), 41~50岁护士有25名(28.74%), 可见平和质护士多分布在31~40岁。235名神经科护士中不同年龄护士体质分布见表1。

2. 2 不同压力状况护士体质分布 在235名神经科护士中,压力正常者18名(7.66%), 压力较大者154名(65.53%), 压力过大者63名(26.81%)。压力正常者, 平和质和偏颇质均占50.00%;压力较大者, 偏颇质占54.55%, 平和质占45.45%;压力过大者, 偏颇质占87.30%, 平和质占12.70%;不同压力状况护士体质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偏颇体质护士更容易出现压力过大。见表2。

表1 235名神经科护士中不同年龄护士体质分布(n)

表2 不同压力状况护士体质分布[n(%)]

3 讨论

护士是一个高尚的职业群体, 但同时也面临着体力和脑力双重高强度的工作, 特别是在神经内外科, 除了需要日夜倒班, 神经内外科的患者病情多变, 且情况危急, 这更给护士带来巨大的工作挑战[4]。严峻的工作挑战容易造成护理人员产生相应的心理压力, 引起护士的心理失衡。因此, 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应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有研究提示, 人体的体质状况与压力承受能力和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5]。中医理论认为, 针对偏颇体质人群进行及时更正和调和, 可以预防各类疾病和维持心理平衡[6]。研究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与体质的关系有助于护理管理人员根据护士体质和压力承受能力调配人力资源, 制定各项干预措施, 帮助护理人员维持缓解心理压力[7-10]。

在本次研究中, 235名神经科护士中, 平和质87名(37.02%), 血瘀质27名(11.49%), 气郁质21名(8.94%), 阴虚质14名(5.96%), 湿热质10名(4.26%), 气虚质18名(7.66%),阳虚质45名(19.15%), 痰湿质8名(3.40%), 特禀质5名(2.13%);在87名平和质护士中, 21~30岁护士有18名(20.69%),31~40岁护士有44名(50.57%), 41~50岁护士有25名(28.74%),可见平和质护士多分布在31~40岁。此外, 在235名神经科护士中, 压力正常者18名(7.66%), 压力较大者154名(65.53%),压力过大者63名(26.81%)。压力正常者, 平和质和偏颇质均占50.00%;压力较大者, 偏颇质占54.55%, 平和质占45.45%;压力过大者, 偏颇质占87.30%, 平和质占12.70%;不同压力状况护士体质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偏颇体质护士更容易出现压力过大。

综上所述, 通过中医辨识理论分析发现在神经内、外科护士中, 偏颇质护士更容易出现压力过大的心理问题, 应根据护士的体质进行健康干预, 更正护士的体质, 从而预防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

猜你喜欢

正常者神经科偏颇
“效力”盲区VS尺度偏颇——浅析多元情绪下舆情处置的能力困境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浅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与“接地气”类节目的融合
体重过轻易提早进入更年期
临床药师参与3例神经科临床药物治疗的体会
综合医院神经科焦虑、抑郁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
临床目标策略教学路径在神经科新护士培训中的设计与应用
老年人心理健康自测
血尿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