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漏斗胸NUSS术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07-26刘洪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患儿统计学

刘洪静

漏斗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 具有家族性和先天性特点, 如果治疗或处理不及时, 容易留下诸多后遗症并伴随患儿终生, 对患儿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上在治疗漏斗胸时, NUSS术是首选的一种方法, 虽然疗效确切,但是术后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 所以良好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2]。因此, 本文研究了小儿漏斗胸NUSS术治疗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90例行NUSS术的漏斗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年龄3~14岁, 平均年龄(8.4±3.5)岁;女15例, 男30例。观察组患儿年龄4~15岁,平均年龄(8.6±3.7)岁;女12例, 男3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 即术前对患儿进行常规的床上排便、咳痰、咳嗽训练, 术后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 加强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 具体如下。

1. 2. 1 制定护理路径表 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 编制路径管理表, 其中纵轴为入院宣教、呼吸训练、心理护理、活动指导、术后护理以及出院宣教等护理内容, 而横轴则为住院天数。

1. 2. 2 实施护理路径 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热情接待刚入院的患儿, 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 面带微笑, 主动与患儿进行交流和沟通, 消除患儿的恐惧, 拉近与患儿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 协助患儿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指导患儿正确咳痰、咳嗽, 适当开展床上排便训练, 使患儿做好充足的手术准备。②术中配合:因为患儿年龄较小, 再加上长时间禁食, 容易降低耐受性, 手术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对患儿进行人文关怀, 迅速建立输血、输液通道, 使患儿的治疗时间缩短。同时, 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 尤其是体温、心率、血压等, 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使患儿的皮肤暴露减少, 确保患儿安全。③术后护理:a.体位护理:术后8 h内, 叮嘱患儿尽量保持卧床休息, 避免胸部负重、侧卧以及翻身等, 指导患儿定时深呼吸, 对于昏迷的患儿, 应该将头部偏向一侧, 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预防窒息或吸入性肺炎;b.基础护理:坚持无菌原则, 使患儿的局部皮肤保持干燥和清洁, 严格按照医嘱要求, 给予患儿药物治疗, 为患儿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 并且通过讲故事、播放音乐、动画片等方式, 使患儿的注意力转移, 减轻疼痛;c.功能锻炼: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 坚持由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指导患儿进行功能性恢复锻炼, 预防肢体功能萎缩, 促进患儿康复。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包括固定片滑落、矫形板旋转、气胸以及切口感染等。

1. 4 疗效判定标准 ①术后胸廓的饱满度、弹性以及伸展性较好;②术后胸廓平坦对称, 且外观良好;③经胸部X线侧位片检查, 结果显示改善明显。满足以上3项为优, 2项为良, 1项为差[3]。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100.00%,与对照组的97.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 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 观察组发生1例气胸, 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发生1例固定片滑落、1例矫形板旋转、2例气胸、2例切口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小儿胸廓骨骼畸形病症中, 漏斗胸占有较高的比例,约为90%~95%, 以心电图异常、心悸、运动耐量受限以及胸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患儿可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受损,不仅影响患儿的精神状况和呼吸循环生理功能, 而且不利于患儿的正常身体发育[4,5]。NUSS术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一种有效方法, 不仅具有治疗时间短、操作简单、创伤小、切口小等诸多优点, 还能维持患儿整个胸部结构的扩张性、柔韧性、弹性、伸缩性以及完整性, 使患儿预后得到明显改善[6-8]。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具有严格的时间和标准, 指导护理人员有预见性、有计划的开展工作,准确、全面地观察病情, 减少因为个人能力、水平不同而导致的疏忽和遗漏, 为患儿提供持续、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在临床护理路径中, 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 积极开展活动指导和功能锻炼, 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 还能确保手术效果, 对促进患儿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9,10]。同时, 术后给予患儿疼痛护理, 能够使负性刺激减少, 使患儿病情保持稳定, 并且术后尽早开展功能锻炼, 可以使机体的生理功能提高, 改善手术部位的躯体功能。此外, 开展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护理人员的宣传技能和责任感增强, 患儿住院期间全程开展健康教育, 使护患的交流机会和接触时间增加, 给予患儿精心的治疗护理和热情的服务, 使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

综上所述, 临床上给予小儿漏斗胸NUSS术治疗时,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 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获得较好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患儿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