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哮喘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效果分析与评估

2018-07-26吴海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控制率布地酸性

吴海华

支气管哮喘患者近年来越来越多, 和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目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常用有效抗炎药,对于气道炎症、肺功能、气道高反应均有改善作用, 但单一用药效果有限[1,2]。本研究探讨了支气管哮喘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观察组男22例, 女23例;年龄23~77岁, 平均年龄(53.24±10.51)岁;发病时间1~13年, 平均发病时间(4.23±3.68)年。对照组男23例, 女22例;年龄24~77岁, 平均年龄(53.26±10.41)岁;发病时间1~13年, 平均发病时间(4.21±3.6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于急性发作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静滴, 并给予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吸入。对照组给予单一布地奈德治疗, 剂量为160 μg/次, 每天早晚1次吸入, 治疗8周。观察组则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 μg/45 μg/1吸, 每天早晚1次吸入, 治疗8周。孟鲁司特钠片(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10 mg/次, 1次/d, 口服,治疗8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控制率和咳嗽、气喘、胸闷、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细胞、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效:免疫细胞、痰嗜酸性粒细胞达到正常水平, 症状显著改善;有效:免疫细胞、痰嗜酸性粒细胞改善, 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症状、免疫细胞、痰嗜酸性粒细胞等情况均无改善。支气管哮喘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支气管哮喘控制率比较 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控制率(97.78%)高于对照组(68.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细胞比较 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细胞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2.41±0.50)mg/L、IL-6(6.75±0.31)ng/L、痰嗜酸性粒细胞(0.46±0.11)%均优于对照组的(3.99±0.13)mg/L、(9.21±0.13)ng/L、(1.01±0.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咳嗽、气喘、胸闷和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咳嗽、气喘、胸闷和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6.13±1.24)、(6.02±2.11)、(7.46±1.13)、(8.51±1.13)d, 均短于对照组的(9.28±2.15)、(10.67±3.02)、(11.68±2.31)、(12.49±2.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支气管哮喘控制率比较[n,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细胞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细胞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IL-6(ng/L) C反应蛋白(mg/L) 痰嗜酸性粒细胞(%)观察组 45 治疗前 14.24±0.13 10.53±0.24 2.67±0.61治疗后 6.75±0.31a 2.41±0.50a 0.46±0.11a对照组 45 治疗前 14.22±0.14 10.51±0.24 2.68±0.62治疗后 9.21±0.13 3.99±0.13 1.01±0.61

表3 两组患者咳嗽、气喘、胸闷和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比较( ±s, d)

表3 两组患者咳嗽、气喘、胸闷和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比较( ±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咳嗽 气喘 胸闷 呼吸困难对照组 45 9.28±2.15 10.67±3.02 11.68±2.31 12.49±2.13观察组 45 6.13±1.24a 6.02±2.11a 7.46±1.13a 8.51±1.13a t 8.514 8.467 11.008 11.073 P<0.05 <0.05 <0.05 <0.05

2. 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目前治疗哮喘主要方法是糖皮质激素吸入和支气管扩张治疗, 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是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复合药物, 可一定程度缓解哮喘, 降低气道反应性, 有效扩张支气管, 改善肺功能, 但部分患者效果不佳[4-6]。孟鲁司特钠是一种高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其可将白三烯结合受体的过程阻断而抑制哮喘发作, 抑制多种炎症介质合成、释放, 促进多种抑炎因子表达, 调节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 对免疫失衡进行调节, 促进肺功能改善[7-10]。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控制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细胞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IL-6、痰嗜酸性粒细胞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气喘、胸闷和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应用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 降低痰嗜酸性粒细胞水平, 加速症状消退, 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控制率布地酸性
特布他林以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分析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测试题
布地奈德对哮喘气道重塑大鼠骨桥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