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药物肠道准备方法在全腹多层螺旋CT检查中的效果分析

2018-07-26余春芳王小珍孙连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肠腔聚乙二醇甘露醇

余春芳 王小珍 孙连丹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全腹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技术在临床上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范围越来越广泛, 显著提高了肠道恶性肿瘤、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消化道出血、各种类型的急腹症、肠道慢性炎症等疾病诊断的正确率, 具有成像方便快速、无创伤性、安全性强、准确性高的优点[1]。增强CT是对平扫CT诊断更加细化的临床技能, 其操作依托于CT平扫的基础上,在临床医师诊断认为可疑且需要进一步明确性质的部位、病变组织, 通过静脉注入诊断造影剂, 在扫描及成像时进行重点关注, 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造影剂的显影作用, 增加病灶与周围正常局部组织的对比度, 增强扫描成像效果, 通过快速进行多层面、多时相、多平面重建等技术, 明确显示了病灶及周围组织、血管情况, 从而降低临床误诊及漏诊的几率, 为疾病的精确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2]。肠道准备质量的好坏是腹部增强CT扫描检查质量的决定因素, 清洁肠腔是肠道清晰地显影的前提条件, 目前口服药物清洁灌肠已经成为大多数患者肠道准备的方法。本文就两种不同口服灌肠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探讨, 为患者寻找方便有效副作用小的肠道清洁方式。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170例行全腹MSCT扫描(上腹部增强CT扫描、下腹部增强CT扫描、盆腔增强CT扫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口服不同药物的肠道准备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85例。实验组男40例, 女45例;年龄36~72岁, 平均年龄(58.26±12.35)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痛39例, 恶性肿瘤21例,消化道出血8例, 肠道慢性炎症11例, 其他6例。对照组男42例, 女43例;年龄34~71岁, 平均年龄(56.32±10.24)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痛41例, 恶性肿瘤24例, 消化道出血6例, 肠道慢性炎症9例, 其他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肠道清洁方法 对照组给予25%甘露醇进行肠道准备。检查前1 d患者尽量清淡饮食, 建议以白粥做为晚餐,19:00后至禁止饮食, 20:00左右可将20%甘露醇250 ml兑入2000 ml温开水中, 并于2 h内喝完以清洁肠道, 检查当天早上禁止饮食。实验组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患者检查1 d尽量清淡饮食, 建议以白粥做为晚餐,19:00后至禁止饮食, 20:00左右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商品名:和爽, 万和制药有限公司, 主要成分:聚乙二醇4000 13.125 g, 碳酸氢钠0.1785 g, 氯化钾(KCl)0.0466 g, 氯化钠(NaCl) 0.3507 g]2包兑入2000 ml温开水中, 搅拌均匀至溶解,并于2 h内喝完以清洁肠道, 检查当天早上禁止饮食。

1. 2. 2 扫描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全腹MSCT扫描, 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 检测仪器均采用本院影像科的飞利浦Brilliance 64排CT机。扫描参数参照仪器说明, 统一设置为电压120 kV, 管电流251 mA, 准直器64 mm×0.625 mm, 单圈旋转时间0.5 s, 螺距0.953, 重建层厚5 mm。CT增强扫描的造影剂选择370 mg碘帕醇, 经前臂浅静脉高压团注, 流速为3.0 ml/s, 然后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效果、MSCT成像质量。其中肠道清洁标准可采用4级层面划分,判定标准[3]:Ⅰ级:肠道内无明显粪水、粪便, 肠腔黏膜组织显示清晰;Ⅱ级:肠道内只有少量粪水、粪便, 肠腔黏膜显示较为清晰, 对影像学成像及临床观察不会明显造成明显影响;Ⅲ级:肠道内有较多粪水、粪便残渣, 肠腔黏膜显示不清晰, 对影像学成像及临床观察有明显影响;Ⅳ级:肠腔内附着大量粪水、粪便, 肠腔黏膜显示不清, 对检查结果可造成极大影响。MSCT成像质量判定标准可请2名有经验的CT操作及诊断医师对图像结果进行分析, 意见产生分歧时可请上级医生辨别。MSCT成像质量判断标准[4]:Ⅰ级:肠道充盈良好, 肠壁显示清晰, 腹部血管及其主要分支清晰;Ⅱ级:肠道充盈一般, 肠壁显示尚可, 腹部主要血管显示良好,但分支较少或者显示不清;Ⅲ级:肠道无法充盈, 肠壁结构显示较差, 甚至腹部主要及分支血管均无法显示。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肠道清洁Ⅰ级47例, Ⅱ级28例, Ⅲ级6例, Ⅳ级4例;对照组患者肠道清洁Ⅰ级29例, Ⅱ级40例;Ⅲ级13例, Ⅳ级3例;实验组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MSCT 成像质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MSCT 成像质量Ⅰ级48例, Ⅱ级30例, Ⅲ级7例;对照组患者MSCT成像质量Ⅰ级31例, Ⅱ级40例, Ⅲ级14例;实验组MSCT成像质量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MSCT 成像质量比较(n)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 MSCT设备已普遍应用于各种疾病诊断中, 成像效果的清晰与否也已成为关键因素,肠道清洁作为MSCT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其主要目的为将肠内容物彻底清除, 从而减少肠内容物对成像质量造成的干扰,避免误诊, 提高检查的正确性[5]。

大量的临床数据证明, 灌肠法和口服泻剂法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方法, 口服泻剂对比灌肠法具有安全性高、患者的主观舒适性强、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 在临床上多采用此方法做肠道准备, 目前比较常用的泻剂主要包括甘露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番泻叶以及一些医院自拟的院内制剂[6]。本研究的对照组以口服甘露醇作为肠道准备方法, 甘露做为组织脱水药物, 具有高渗性, 经口服到达肠道, 可使肠道形成高渗环境, 这种环境可促进肠道黏膜活性, 从而刺激肠道产生更多的水分, 水分的增多可使粪便软化, 促使肠道内容物增大进一步刺激肠壁组织, 加强肠道的蠕动速度, 加速肠道将粪便残渣等排出体外,更好的清洁肠道。同时, 还具备口感好、不易被肠道吸收影响血浆渗透压、患者耐受性好、价格低廉等特点[7], 但是,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也有一定的局限, 首先, 甘露醇因其具备高渗性对肠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容易加强肠道内细菌繁殖速度, 且被细菌酵解后可产生爆炸性气体, 安全风险较高。其次, 高渗溶液的导泻作用, 易引起患者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再次, 口服甘露醇有可能强烈刺激肠壁, 使肠蠕动亢进, 引起腹痛, 严重的可能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8]。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等渗电解质肠道灌洗药物, 具有不产生可燃性气体、不破坏肠道正常菌群、不影响人体水电解质平衡、不损伤肠道粘膜受损等特点[9], 其主要成分是聚乙二醇, 主要成分包括聚乙二醇4000、碳酸氢钠、无水硫酸钠、KCl、NaCl。口服后通过氢链固定肠腔中的水, 使肠内液体体积增加, 保持肠腔内粪水近似等渗溶液, 从而导致腹泻, 其渗透活性和电解质浓度对离子的排出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发生。液体可在肠腔内被吸收,不会被肠道菌群分解产生有害物质, 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较低[10,11]。衡南桦[12]的研究发现, 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比常规灌肠剂的清肠效果好, 安全性好。但是,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临床应用中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该药物需患者大量服用, 对于高血压患者和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则禁止使用。毛应明等[13]的实验发现, 聚乙二醇电解质的清洁率能够达到95.2%, 清洁效果明显优于甘露醇组的78.9%及番泻叶组的75.4%(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肠道清洁Ⅰ级47例, Ⅱ级28例, Ⅲ级6例, Ⅳ级4例;对照组患者肠道清洁Ⅰ级29例, Ⅱ级40例, Ⅲ级13例, Ⅳ级3例;实验组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SCT成像质量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进行全腹MSCT检查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做为肠道准备方法, 可提高肠道清洁度满意度, 能够为影像学诊断提供更好的前期准备,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肠腔聚乙二醇甘露醇
经腹肠道超声诊断克罗恩病合并肠瘘及肠腔狭窄
二甲硅油散的不同应用方式对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
20%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剂量的调查及启示
功能化聚乙二醇及其在制革涂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键凯科技(688356) 申购代码787356 申购日期8.13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的影响
粘连性肠梗阻不能和肠粘连混为一谈
聚乙二醇渗透胁迫对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