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氦氖激光照射联合聚维酮碘外敷治疗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

2018-07-26许东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聚维酮溃疡面溃疡

许东光

皮肤溃疡是临床外科常见病, 指深达皮肤或皮下的组织缺损或破坏, 由多种原因引起(局部外伤疮口愈合不良、手术切口感染、造口周围皮肤溃疡、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感染、代谢循环疾病、压疮等)。慢性皮肤溃疡往往病情反复、迁延不愈, 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治疗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为主,但疗效差, 病程长。氦氖激光由激光放电管、谐振腔和激励电源三部分组合而成, 在医疗上用氦氖激光照射具有刺激、消炎、镇痛和扩张血管的功能。本科室采用氦氖激光照射联合聚维酮碘外敷对皮肤溃疡创面进行治疗, 在患者疼痛、发红部位行氦氖激光照射, 再辅以聚维酮碘外敷涂抹, 相当于“物理针灸”, 可以减轻患者疼痛, 促进溃疡愈合,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骨科病房皮肤溃疡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创伤性溃疡31例, 下肢静脉曲张小腿溃疡20例,外伤感染28例, 压疮19例, 肛周、会阴部皮肤溃疡20例,臀部溃疡13例, 足背部湿疹5例。浅度溃疡的定义为:面积5 cm×5 cm以内, 深度未达肌肉层, 仅在皮肤表层的溃疡。坏死溃疡定义为溃疡深达肌肉层, 渗液多并可见坏死组织[1]。其中 , 溃疡面积最大 6.5 cm×7.5 cm×0.8 cm, 最小0.8 cm×0.4 cm×0.3 cm。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项目 对照组(n=68) 治疗组(n=68)性别 男 48 42a女20 26年龄(岁) 45.3±12.7 51.3±13.6a病情 浅度溃疡 25 31坏死溃疡 43 37a病程 ≤2个月 27 29a>2个月 41 39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聚维酮碘外敷治疗。治疗组采用氦氖激光照射联合聚维酮碘外敷治疗, 照射前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采用氦氖激光治疗仪(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Carnation-86E)进行氦氖激光照射。波长为632.8 nm, 输出功率为10 mW, 光斑直径为3 cm, 光纤导头垂直于溃疡面直接照射。如果溃疡表面渗出, 用消毒棉签及时清理干净, 光源距溃疡面1~3 cm, 斑点的大小取决于溃疡面面积, 照射1次/d,15 min/次, 15 d为1个疗程;治疗之间间隔5 d, 较大的溃疡面积分区行照射治疗[2];照射后使用聚维酮碘局部外敷涂抹,1次/d。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停用任何其他药物, 若伤口感染严重、脓液较多者, 首先预处理伤口(3%过氧化氢清洗脓液, 切除坏死组织, 再用碘伏清洗、消毒伤口), 再行其他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20 d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以《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为基础评价疗效, 痊愈:溃疡面完全愈合, 黏膜无炎症充血, 皮肤痂脱落,症状消失;有效:溃疡面缩小, 愈合面积达到1/2, 黏膜炎症、充血减轻, 主观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溃疡面与症状没有改善[3]。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两组痊愈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中位数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20 d, 治疗组痊愈39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痊愈27例、有效2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72.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时间中位数为9 d, 对照组痊愈时间中位数为14 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和痊愈时间比较(n, %, M)

3 讨论

溃疡愈合和组织修复是复杂的过程, 涉及一系列动态的事件, 包括炎症、形成肉芽组织、胶原蛋白合成、上皮化和组织重塑等。近年来, 低强度激光疗法在各种医疗问题(包括伤口修复过程, 肌肉骨骼并发症和疼痛控制)的治疗模式中获得了相当的认可和重视[1]。临床研究表明, 低能量激光能够加速受损组织的愈合, 并作为镇痛有效方法。

氦氖激光器是一种低功率激光器, 其具有低输出、光化学、光电磁和生理效应的特点。氦氖激光器有一个强大的约10~15 mm穿透力, 不会造成皮肤损伤。激光对生物组织的作用是通过激光的生物刺激来实现的。能起到脱敏止痒、消肿止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氦氖激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速DNA合成, 增加受照区域核酸含量, 增加局部营养和能量, 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 促进血管形成, 激活成纤维细胞代谢, 加速胶原纤维形成, 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加速, 加速溃疡旁的黏膜上皮再生, 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2]。大量研究表明氦氖激光能促进照射区微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和静脉回流, 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抑制中性粒细胞迁移、溶菌酶释放和淋巴因子增加[3]。可促进吸收起到抗炎作用, 促进组织代谢, 从而减少病毒引起的神经水肿。氦氖激光生物刺激还可以降低周围神经的兴奋性, 减轻疼痛感, 增加疼痛阈值, 降低局部组织5-羟色胺含量, 实验表明氦氖激光可以降低周围神经的兴奋性, 减轻炎症形成物质,并能加速活性物质的代谢, 在治疗过程中有很好的镇痛作用[4,5]。本研究采用氦氖激光治疗, 结果显示, 经过20 d的治疗, 激光照射后皮肤溃疡减轻, 色泽变淡, 分泌物降低, 显示氦氖激光对皮肤溃疡的镇痛作用是通过影响炎症过程, 并不是阻断神经传导通路而发挥镇痛作用。这一结果也得到了其他研究的证实。相关学者评估激光疗法对大鼠口腔组织切口伤口愈合和iNOS和eNOS表达的影响[6], 结果显示, 激光照射侧7 d组织愈合较对照侧好, 各组之间iNOS数量差异显着, 激光照射侧比对照侧显著增加。

氦氖激光能增加皮肤中的RNA和糖原含量, 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肉芽组织的增生和上皮组织的再生。加速皮肤和神经的愈合, 缩短治疗周期[7]。氦氖激光增加ATP, 蛋白质和糖原的合成, 刺激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功能的恢复为溃疡的愈合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基础[8]。研究表明, 氦氖激光照射还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激活, 增加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病毒的增殖, 减少机体损伤[9]。相关研究中在一项大鼠的实验研究中, 研究激光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激光治疗对伤口的炎症, 增殖和成熟具有积极作用, 可成功用于褥疮和慢性创面[10]。本文研究中仍有部分患者溃疡面治疗无效, 考虑与辐射量、辐射时间、面积及患者病程有关,大规模的前瞻研究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 氦氖激光治疗皮肤溃疡疗程短效果好, 无痛苦无副作用, 经济负担小且无需住院治疗, 患者易于接受。氦氖激光联合聚维酮碘治疗皮肤溃疡优于单纯聚维酮碘外用, 其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聚维酮溃疡面溃疡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溴芬酸钠滴眼液中聚维酮的含量控制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复方聚维酮碘油乳剂在野生动物治疗上的应用
复方聚维酮碘油乳剂与聚维酮碘溶液对野生动物体外抑菌作用比较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都是“溃疡”惹的祸
交联聚维酮在中药微丸中的应用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