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语言差异

2018-07-25司乐园王永祥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6期
关键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司乐园 王永祥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由于中西方语言差异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只有合理运用语言因素,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本文主要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语言差异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语言差异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贸易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断增长。货物、货币、信息和人口等在大范围里流动。在这个过程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就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媒介,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语言,也就不会形成文化;反过来,文化又会影响语言,一个民族的特征会通过语言反映出来。由于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中西方语言存在着很大差异。

二、语言交际的因素

语言的表达离不开词汇,词汇是语言表达的重点和难点,词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没有语法,意义很难传达;而没有词汇,什么也不能传达。”当我们谈及一个词汇的意思的时候,它所指的一般是其概念意义。概念意义是指词汇的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也就是最初在词典词目里找到的意义。人们学习外国语言时,往往只重视词汇的概念意义,而忽视对词汇的内涵意义的理解掌握,容易引起跨文化交际的失误。内涵意义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词汇的内涵意义对跨文化交际非常关键。跨文化交际中词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的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有同有异。在学习了解不同语言文化时,我们会发现不同语言文化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如“狗”这一词汇,其概念意义代表由感觉所感知的“长毛的、四条腿的,有时会咬人的动物”。中国百姓对狗有天生的好感,认为“狗是忠臣”,不管主人多么貧穷,家境怎样破败,狗都不会背叛主人。“狗”的内涵意义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忠诚。因此,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西方人也往往把狗当成人类的朋友,他们往往用狗来形容一个人的可爱、友善、忠诚,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褒义。例如,英语中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但是在中国,也有人把狗看成是下贱的畜生,如“走狗”、“狗腿子”、“狗眼看人”、“狼心狗肺”、“猪狗不如”等词汇是贬义的。

2.词汇的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基本相同。虽然中西方间文化的背景不同,但是有些词汇所指基本相同。例如,词汇狐狸(fox),在中国人眼中是一种奸诈、狡猾、多疑的动物。指人狡猾多用“狐狸”,这与fox在英语中的意义是基本一致的。在英语中,fox指的是“a crafty,sly or clever person”(狡猾而聪明的人)。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形容词foxy的意思是“crafty”(狡猾的)或“craft-looking”(样子狡猾的)。在我们熟知的《伊索寓言》里,“狐意象”就出现在《狐狸与葡萄》、《狮子和狐狸》等30多篇故事中,且多数是以一种聪明、狡猾、虚伪、奸诈的形象示人。

3.词汇的概念意义不同,内涵意义也不相同。在不同文化中,有些词汇可能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不相同。比如在中国,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人们常用它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封建时代,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宫使用器物也多以龙为装饰。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而西方神话中的Dragon,也翻译成“龙”,但二者并不相同。西方龙Dragon在基督教文化里被形容是邪恶、恶魔的代名词,通常被描述为有类似美洲狮的身体,两只巨大的蝙蝠翅膀或者羽翼,四条腿,和一个有些像马的头。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虽然有些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但由于时间、地点、空间等的不同,也存在差异。

三、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西方语言差异的主要原因

经济全球化使跨文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然而,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为中西方语言差异给跨文化交际造成不便,容易导致交际失误。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造成语言差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文化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1.文化差异。文化(culture)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化具有多样性、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特点。霍夫斯坦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

2.思维方式不同。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因为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工作,也就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便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例如,一个西方人给一个中国人写信,将信里的重点内容就写在信的前面,开门见山;而一个中国人给一个西方人写信,将信里的重点内容往往写在后面,前面都是些寒暄客套的话等。这反映出中西方间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正确把握中西方文化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培养跨文化的差异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敏感度,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抓住机遇,不断发展。

四、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失误的对策

1.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与礼节。这是国际交往中的一条很重要的礼仪原则,也就是要做到入乡随俗。跨文化交际中,每到一个国家或接待来自某一国的客人,都要事先了解该国的礼俗,即使相当熟悉的友人,也应注意基本礼仪,在交往中相互尊重,不能不拘小节或超过限度。例如,中国人见面后习惯询问对方的姓名、年龄、收入及婚姻状况等;而在西方人看来,这些属于个人隐私,他们听到类似的问候,会感觉非常不愉快。客人离开的时候,中国人习惯说“慢点”、“走好”等,这样说是为了表示客气。但西方人听到类似的道别方式,就会充满困惑,他们会觉着自己身体很好,为什么要“慢点”呢?为什么要“走好”呢?

2.诚信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诚信的人最容易受到信任。诚信是促进跨文化交际、避免因中西方语言差异而引起误会的关键。诚信就是以诚为本,以信为用,诚实守诺,讲求信誉,是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对交往对象要努力做到诚信,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例如,位列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首的晋商,之所以能够在明清两朝五百年间称雄全国乃至延伸商业版图至海外,除了当家人本身具有出众的谋略胆识外,古代中国圣贤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一个“信”字,是晋商骨子里从未断绝的血液,是晋商的传统,更是整个商界传承的商业品格。诚信是商家的根基,是商号的命脉,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五、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是交际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语言存在差异,容易引起对方误会,对交流产生不利的影响。要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必须立足于对西方国家风土人情、社会文化以及主体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了解。交流的双方要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实际应用保持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天.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131-133.

[2]王诚,叶玫.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启示[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6):44-45.

[3]龚双萍.冲突性话语回应策略与权势的语用分析[J].外语学刊,2011,(5):76-81.

[4]冉永平.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2010,(1):1-6.

[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谈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初中英语教学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外近现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