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引导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

2018-07-19闫祝蕾

科技传播 2018年13期
关键词:互动

闫祝蕾

摘 要 情感引导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常用到的方法,对采访对象、新闻挖掘有重要的指向性和启示性作用。记者与被采访对象的情感建立在采访情境的建设、采访心理的把控以及人道主义关怀的基础之上。文章从采访心理学理论出发,探讨了新闻记者情感引导采访方法的建立条件,情感引导对新闻采访的价值以及如何运用情感引导。

关键词 采访心理学;情感引导;互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4-0040-02

新闻报道离不开记者的新闻采访,记者采写新闻要从客观角度还原事情的原委,也要透过事物的现象洞察本质。在新闻采访中要把握好“情”与“理”的辩证关系,要运用好采访心理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时与被采访对象建立融洽的采访氛围,提升新闻采访的质量。采访心理学是基于心理学的普遍性原理,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闻理论的深入,兴起的一门边缘科学。采访心理学对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控制和情感建立,是重要的内容。记者在面对面进行采访时,被采访者与记者会展开心理的博弈,对采访对象进行有效的心理控制就能占据信息获取的高地,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挖掘出生动的、详实的、准确的讯息。

对于出访的新闻记者来说,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形式。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存在着“生”和“熟”,“取”和“予”两对主要矛盾。所谓“生”和“熟”就是记者与被采访者是陌生的关系,在采访对象的眼里,记者是标签化、符号化的工作者,在记者的眼里,采访对象是活生生的待发掘的信息源。不同知识背景和社会关系的采访对象在陌生的环境下与陌生的记者交谈,处于各自的利益考量,在信息的客观性方面可能大相径庭。这就需要记者在陌生的环境下,与陌生的采访对象快速建立熟络的关系。另一方面,“取”和“予”的矛盾是记者和被采访者不平等的对话关系。记者是“取”的一方,而采访对象是“予”的一方,两者是不对等的,如何让采访对象愉悦地提供记者想要的信息,考量到记者在对话中的主动控制能力。因此,记者在与采访对象建立情感紐带的前提是要在复杂的环境下把控自己和采访对象的情感。

1 良好的情感把控是情感引导的前提

情感把控也是情绪把控,是记者情商和采访能力的体现。遭遇坎坷会一蹶不振,遭遇不公会怨天尤人。记者不能像寻常人一样把情绪写在脸上,不是“愤青”而是“瞭望者”,在与被采访者交流过程中,克制自己的情绪,不以自身情绪的波动而影响被采访者的观点。

1)在观点冲突时能够控制情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中不乏时下的热词人群“杠精”,就是不分青红皂白要与你提出的意见背道而驰,并且咬文嚼字固执己见。在这种情况下,镜头中风平浪静的记者其实内心已经心潮涌动,宣泄的情绪一触即发,但是这时候记者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以最真实、最客观的话语来引导被采访者的意见表达,让电视机前的大众来评判,让舆论来评判,而非自己与被采访者的激辩和争执。

在采访中观点发生冲突或者走向偏激时,记者可以用面部的微表情来反映自己内心的情绪,从而影响采访对象的感情,眼神的交流、面部肌肉的滑动都会形成一种潜在的情感引导。因而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的面部微表情是情感沟通和建立的重要武器,要运用好神情交流。但善意的引导不能过度干预采访对象,比如闾丘露薇就批评柴静在采访中过度展现自己的情绪起伏,在反打镜头中充分展现了柴静的“蹲、抱、皱眉”等主观性情绪,对采访对象干预过分。同样,央视的董路也曾有相同看法。

2)在采访中不能掺杂道德批判。记者的新闻采访关注的是新闻点,是新闻点,是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关注新闻个案背后的社会问题以及涉及到的公众利益。新闻采访不是人物类的纪录片创作,也不是主题电视片采写,不需要夹杂对新闻中的人的道德批判。当下很多新闻记者在对新闻当事人进行采访时,很容易陷入道德层面议题设置的怪圈,而忽视了新闻点的全面呈现。凯文·卡特的作品《饥饿的苏丹》获1994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这张照片直面战争和贫穷给非洲带来的苦难,但新闻照片背后带来巨大的人性争议。对于《饥饿的苏丹》来说,毋庸置疑凯文·卡特是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师,而且小女孩并没有被秃鹰吃掉。但是民众对于这则新闻裹挟着人性批判的洪流,致使这名摄影师在获奖后不久就自杀身亡。显然,记者在采访中不能夹杂个人的道德审判,但也不能冰冷如霜,要以人道主义关怀去照顾新闻当事人的心理感受,防止采访对象在采访中遭受心理的二次创伤。

2 情感引导在采访中的价值

1)有助于建设融洽的采访氛围。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是一门技术,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和职业阶层的采访对象,记者首先要对被采访者有整体的认知,比如务工人员、白领、企业主、残障人士等不同的人群,都有相应的采访背景和群体文化认同。新闻记者就要根据已掌握的信息来构建采访情境。对于伴随着电视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面对镜头和记者的话筒时,能够很快的进入采访活动。毋需记者大费周章去建设采访情境,但对于缺乏电视新闻专业常识的人群,低龄人群、农民,或敏感人群,公务员、残障人士等都需要提前拟定采访流程,规范注意事项,与采访对象建立感情基础,创造融洽的采访环境,才有助于采访的顺利展开,从而激发被采访者的倾诉意愿。

2)有助于做好互动性采访。采访是真正的沟通,沟通必然少不了互动。良好的互动是促发采访对象打开话匣子的药引子,而非搬演。央视《焦点访谈》曾经报道了政府关停境外搜索引擎网站谷歌的新闻,有一段采访是一名大学生声称谷歌网存在的淫秽色情内容让同学们“心神不宁”。这种回复很不符合学生的口吻,谷歌在学生群体中拥有广泛的忠实用户。随后电视观众对被采访学生进行调查,核实这名大学生是《焦点访谈》当期的实习生,引起一片哗然。这种“配合演出”的互动采访显然背离了新闻的初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采访,而是创作了。成功的采访要做到“通情达理”,从情感出发,问题引导又不违抗被采访者的诉说意愿,否则采访对象态度消极,很难形成良好的互动,采访也就成了无价值的“打酱油”。

3)有助于采访对象接受采访。在面对镜头采访中,被采访对象基于自我保护、性格使然等因素,会遮遮掩掩或有所保留,存在一定的表演意识。在意见发生冲突时,可能还会引起采访对象的抵触情绪。记者的采访要从人物的情感出发,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不断转换话题来探索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在人物报道和深度报道中,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表达对采访对象的关怀,引导被采访者自然地卸下心理包袱。

3 情感引导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

1)要关注采访对象的情绪起伏。在采访心理学上,将人物采访的心路历程分为接近阶段、融洽阶段、沟通阶段以及交流阶段,情感的建立和问题的引导贯穿在全程,并在不同的阶段要解决不同的问题,有相应的表现。在接近阶段是记者从搜集到的背景材料里感知采访对象的人生阅历和性格特点,可以筛选相近或相互吸引的素材来增强彼此的认同感,快速达到熟络的谈话状态。这一阶段是消除陌生、消灭消极对话状态的关键。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可以适当采取非常规手段,比如间断性的鼓励、引而不发、突发质问等,以不同的方式来打破谈话的僵局。到第二阶段,采訪对象已经对记者具有一定的安全感,彼此之间心理距被拉近,基本具备了获取信息的采访条件。到沟通阶段,就是记者摆明采访目的和意图,一五一十的向采访对象罗列采访问题,问题可以由小到大、由浅入深,也可以遵循事件的发展进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时刻留意采访对象的微情绪,洞察采访对象的情感起伏,警惕消极情绪的产生,并及时地改变话题调动采访对象的谈兴。在前3个阶段,记者已经获取了全面的新闻素材,在最后阶段,交流阶段中要更深层次地挖掘细节和情感故事。

2)要善于倾听采访者的心声。情感引导要倾听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以诚相待。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采访对象有被尊重、被保护的感觉,进而实现进一步的互动。记者在采访之前要预备好采访的框架和重点,在对话中要集中注意力进行倾听,表达对采访对象心理诉求的关注,从一问一答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记者的态度要公正客观,对待采访对象一视同仁,避免将主观情绪带入发问中,在个人的情绪表现中要尽量克制,去引导被采访者诉说事实,而非强加主观意愿去捏造信息。在彼此的交流中,记者要注意被采访者的外在情绪表现,面部的微表情、上肢不自觉的小动作等都可能是内心情感浮动的外在表现。

4 结论

新闻记者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采访经验和新闻嗅觉的灵敏度。关怀新闻中的人和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只有新闻记者满怀感情的去采访,才能把真实、生动的情感传递给大众。只有当采访对象从内心深处认同新闻记者的价值判断,并且真诚表达自己的观点,新闻作品才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乔新生.采访应是真正的沟通[J].新闻记者,2009(8):33-34.

[2]段慧泉.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情感把握[J].新闻世界,2012(12):190-191.

[3]张巧琦.试论采访过程中的心理控制[J].新闻记者,2000(7):31-32.

[4]古丽米热·依明江.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6(11):33-35.

猜你喜欢

互动
在互动中创设鲜活的英语课堂
《计算机基础》课程探讨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互动模式下的幼儿美术创作教学
用互动方式打通两个舆论场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