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负责制师资培训对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能力的影响

2018-07-19陆巧葱侯香传戴美芬舒卫丰罗少芳孙艳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师资培训能力

陆巧葱 侯香传 戴美芬 舒卫丰 罗少芳 孙艳丽

临床护理教学是对护生进行职业化、社会化教育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深化,在护理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临床带教教师是完善护理教育的主要力量,因此建立一支水平高、素质优、能力强的临床教师队伍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1-2]。为探索一套适用于南海区的教学评价体系和师资培训方法,全面提高全区护理带教质量及临床实习质量,我院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开始对本区域15家教学医院进行护理师资培训,效果显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选取参加我院培训的南海区15家医院225名临床护理教师和区内的164名护生进行整群抽样进行调查。护生分别来自全国10多所高等护理院校,其中男生10人(6.09%),女生154人(93.91%);专科护生110人(67.07%),本科护生54人(32.93%)。本次调查选取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的中期(第16~20周)进行调查。

2 研究方法

2.1 小组负责制培训方法

2.1.1 成立师资培训班负责小组 由南海区护理学会牵头,以我院护理部副主任为组长,南海区护理学会教育学组成员以及南海区人民医院教育管理小组成员为组员,指派专人负责本培训班的组织、开展和跟踪反馈工作。

2.1.2 设置培训班课程 结合评估结果,设置培训班课程,主要分为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两部分,时间共6天。第1~2天:讲授带教临床思维的建立、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反思以及教学能力评价方法等,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护理临床教师对自我教学能力的认知;第3~4天:讲授教学技能和科研立项相关知识,以及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等,提高护理临床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第5~6天:临床实践,观摩我院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包括师与生、科室与临床教师等双向评价体系及管理模式,每季度交叉合作性督导,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PBL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体验教学等,并参加小讲课、教学查房及技能演示等教学活动,提高护理临床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2.1.3 回院后开展教学培训 参加过师资培训班的老师,回到自己医院后用相同的培训形式对该院带教老师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理论及技能培训。

2.1.4 跟踪培训效果 师资培训班负责小组3个月后跟进各医院的带教管理模式及带教老师培训效果,主要为临床护理技术指导能力、调动学生主动性能力、个人素质能力、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力、教学前准备的能力和教学查房能力。

2.2 评价工具

2.2.1 自行设计《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师资能力调查表》 以教育学相关理论及护理临床教学相关文献和研究为基础,结合护理教育学专家和临床护理专家的意见编制而成,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临床带教现状和带教能力的自我评估,其中带教能力自我评估表格有2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计分,非常好为4分,好为3分,一般为2分,差为1分,满分100分。便利抽取20名带教老师进行预调查,测得问卷总体的 Cronbach'sα 系数为0.86,邀请1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专家对问卷进行审阅,测得问卷总内容效度指数为0.91。

2.2.2 借鉴采用《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问卷》[2]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带教老师自身素养、带教老师带教态度、病房带教安排、护生实习收获,共计1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计分,很满意为4分,不满意为1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评分结果按照极差法分为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三个级别,问卷总体的 Cronbach's α系数为0.83 ,问卷总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0,满分为64分。

2.2.3 护生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是指尽管与患者疾病的自然病程或潜在问题无关,但可能因为失误,导致未预期的患者死亡或主要器官功能永久丧失的事件。本研究对护生给药错误、患者跌倒、职业暴露进行调查。

2.3 资料收集方法

由课题组制订统一的培训手册,组织调查员接受培训,统一调查中涉及的概念、术语或指标,并要求调查员掌握必要的调查沟通技巧,培训结束后对调查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问卷调查工作。在开展培训前和培训后,调查员对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师资能力调查得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护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64份,回收159份,有效回收率为96.95%。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各条目、维度、满意度得分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参加培训老师的基本资料

此次基层医院参与培训的教师中,大部分为女性(92.9%),中青年占较大比例92%,带教年限10~15年居多,见表1。

表1 参加培训的护理带教老师的一般资料(n=225)

3.2 培训前、后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带教意愿、教学态度比较

培训后,临床护理带教的意愿明显增加,带教老师的态度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3 培训前、后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师资能力比较

培训后,临床带教老师临床护理技术指导能力、调动学生主动性能力、个人素质能力、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力、教学前准备的能力和教学查房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4 培训前、后护生满意度比较

培训前,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为(36.42±2.41)分;培训后,护生对带教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到(62.74±3.45)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5 培训前、后护生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比较

培训后,护生职业暴露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跌倒和给药错误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4 讨论

4.1 小组负责制护理师资培训能提高基层教师带教能力

本研究显示,经过培训,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P<0.05)。特别是教学评价与反馈、进行临床小讲课和教学查房以及教案书写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3]。通过师资培训班,以教学大纲和学习计划为前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护理程序进行教学查房,加强了教学查房的效果;加强、提高了对PBL教学法[4]、导师制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分层次教学、护理程序教学、情境教学、目标教学法、临床路径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掌握情况[5],调动学生主动性能力、教学前准备能力提升不明显。由于调动学生主动性是教师需要长期培养的素养,而教学前准备又与带教老师个人精力有关[6]。因此这两方面仍是日后提升的重点。

4.2 小组负责制护理师资培训能提高基层教师带教意愿

基层护理临床教学起步较晚。培训前的调查显示:基层临床护理老师带教能力不强,带教手段单一,科研能力差,各医院普遍存在“碰什么就学什么”的机会性教学,与马爱红的研究结果类似[7]。由于目前护理临床教学经费较少,加上临床患者多使得带教老师本身工作繁重、带教老师对教学方法和技巧上略有欠缺等因素,都导致带教老师积极性不高。从表2可见,通过在全区内举办教学师资培训班,使得全区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带教意愿和教学态度明显提高(P<0.05)。其原因主要为培训中结合我院临床教学模式,以单次性培训与周期重复性培训等不同形式对区内其他教学医院临床教学老师就改革优化教学方法进行普及和培训。

表2 培训前、后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带教意愿、教学态度比较(n=225)[n(%)]

表3 培训前、后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师资能力比较(±s)

表3 培训前、后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师资能力比较(±s)

表4 培训前、后护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4.3 小组负责制护理师资培训有利于带教学生安全理念的形成

表4显示,培训能降低学生职业暴露情况。在师资培训中,除了加强对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指导外,也将实习安全教学管理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将安全理念渗透到实习教学过程中,将安全教育融入到临床护生技能培训中。文献表明,可以通过提升基层医院的护理带教管理,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8]。在实习护生培养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最有效的教育实践模式,既激发了护生学习兴趣,培养了风险意识和安全行为[9],又能降低护生针刺伤例数[10]。

5 小结

护理教育规模呈现大幅度增加趋势[11]。护理工作的职责和内容不断扩展,给临床护理教学带来了挑战,培养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丰富理论知识的带教老师成为护理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小组负责制师资培训能够极大的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带教意愿,提高护生的满意度,促进安全意识的形成,降低护生不良事件的发生[12-13]。

猜你喜欢

师资培训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