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8-07-14吕锋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音乐教学合作学习

摘要:音乐作为学校课程设置中的一门必不可少的科目,对于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非常重要,通过提升音乐课教学的有效性发挥音乐学科本有的育人价值,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热情;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积极的师生关系的建构,这些都是提升初中音乐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情境;合作学习;学习兴趣

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音乐课上,授课教师需要根据所要教授的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而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在一定的合适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身心的愉悦之中学习音乐。年龄尚处于十几岁的中学生往往在课间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而导致上课时还不能够集中注意力,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后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来有效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之前,有必要先向学生布置相关教学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现代化媒体进行歌曲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对课堂上所要学习的歌曲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在进行歌曲的讲解,学生就能更高效地学习音乐知识,并且更加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普及化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让学生初步体验歌曲当中所蕴含的情感和主情调。根据教学的经验,发现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学生深入学习并掌握音乐知识必不可缺少的沃土,在情境中获得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爱上音乐、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教学经验丰富且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情境,且不限于教学开始的导入阶段,而是贯穿于教学全程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开始,而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的。

二、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好的课堂要全面地调动学习者思维的积极性,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创造性、个性化地解决问题,并且将其明确地表达出来”。在学习完一首歌曲之后,教师应安排学生讲述自己对这首歌曲的心得体会,通过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见解的交流,或者上台向全班同学阐述自己对于歌曲的理解。例如:在《梦驼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勇敢地表达自己对歌曲理解的方式,总结出歌曲中蕴含的那一种对于家乡的浓烈的眷恋之情与热爱之情,以此来深入地感受到歌曲当中的乡愁。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现代教学理论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的方法和理念。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使初中音乐课堂的互动质量得到保障,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演,使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让学生能对音乐知识的魅力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能在表演过程中去感受和进一步深化对音乐美的认知。在表演中,学生的注意力、自我关注都会有很好的提升。成功的受欢迎的表演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对于聆听的同学而言,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得到逐渐增强。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强。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如音乐剧的教学)的需要而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在一个小组的学生可以协商扮演不同的角色。总之,教师通过“采取正确的教学手段进行互动音乐课堂教学的构建,为学生创设一个能自由发挥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及时调整,使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自己所喜欢的音乐剧进行模仿,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能对音乐剧的魅力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开拓学生音乐视野,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和欲望,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三、 建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从传统角色定位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习,组织学生学习的方式,协助完成学生靠自己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需要主动地研究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不断发展与学生之间的积极的情感和关系。教师的教学兴趣首先来源于对教学本身的热爱,只有对教学本身充满兴趣的教师才可以成为积极主动的教学研究者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者。教师一旦具有浓厚的教学兴趣,热爱自己的学生和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就更容易在教学中获得成绩和自身的发展,从而走向一条良性循环与发展的道路。当然,学生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充分地爱和关注。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欲望的激发、学习动力的维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持续关注和培养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更多的学生深深地爱上音乐课,对老师产生强烈的信任。然后不断地从内心深处认同老师的教学方式,承认接纳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导地位,并渴望得到老师的引导和关注,愿意花时间与老师交流问题,在课堂中争取表演的机会。良好的师生关系始终是营造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在牢固的师生情感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具体的歌曲引导学生共同建构适宜的教学氛围,达到增强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目的。更多的学生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得到有效地激发,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使其精神和心灵得到音乐的滋养。课堂教学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这样才会使教学质量取得实质性的提升,助长学生健康良好地发展。

总之,在音乐课的课堂教學中,需要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综合的音乐素养,以学生健康全面良好地发展为目的,灵活地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好音乐课教学对于学生成长而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宝宝,杨效兰,刘靖.优质课堂的表现特征[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07):26-28.

[2]魏宝宝,胡胜利.好课品质的课堂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03):30-34.

[3]王璐.构建初中音乐互动课堂的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36):158-159.

作者简介:

吕锋,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音乐教学合作学习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