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类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索

2018-07-13杨眉

高教学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杨眉

摘 要:要想真正有效实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改革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的课程培养目标,不合理的课程价值取向以及不合理的课程教学观念,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与调查,认为当前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明确教学目标完善点面结合;完善课程体系,必修选修结合;加强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课堂讲授、课后引导结合;培养动机策略,促进学习效果。同时也指出了在实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时需注意课程衔接、注意交叉学科教学以及引入多媒体教学和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1-0092-03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validity of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effectively,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unreasonable course training target, unreasonable course value orientation and unreasonable course teaching idea in the current course teaching.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Ancient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investig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clearif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erfect point and surface of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improve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combination of compulsory courses;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m and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combin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after class guidance. Meanwhil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 of the cours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introduc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cultivate the effective learning methods of the students.

Keywords: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mode; teaching reform

中國古代文学是高等师范中文专业的“重头课”,该课程既包括文学史的阐释又涵盖作家作品分析,文学涉及面广和教学内容多造成了课程教学难度大、教学内容覆盖面广、教学时间短,再加之师范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以教师为主要职业选择,这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从而对大学的课程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等师范中文系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直接关系着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将从问题入手,详细剖析当前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有效改进该课程教学的新路径。

一、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培养目标方面

教育部指出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一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而目前大多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没有与时俱进,在课程目标上仍旧是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轻学生逻辑思维和学习方法策略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教师单向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在考核方式上,标准单一,重结果,轻过程,基本上都是通过最后的单一考核考试来决定学生学得好与不好。没有从学生发展培养出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课程价值取向方面

价值取向是大学课程改革和教学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在设置课程方案时必须搞清楚为什么要设置这门课程?我们为谁设置这门课程?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我们的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是学科本位、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学科本位强调的是课程为学科发展服务,重知识的学科性和逻辑性;社会本位强调课程为社会发展服务,强调课程设置与社会密切联系,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个人本位则强调课程设置为学生个人发展服务,课程设置就是为了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因为存在不同的本位发展设置,所以就造成了教师在上课时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三)课程教学观念方面

古代文学课程所涉及的文化内容对我们现在来说,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作为古代文学教师要设法找到链接学生学习兴趣和古代文学内容的桥梁。作为教师本身要具备沟通古今,昌明国粹,阐述真理、融化新知的思想理念。文学史知识不是断裂的,古代文学中承载的文化精神更是绵延不绝的,教师要努力使该课程有效承担这一历史使命;其次教师在传授古代文学课程时,应进行古今比较对照讲解,讲解文化的沿袭历史变化,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再者,教师要具备融汇中西之眼界,把中国古代文学置于世界文学之中进行比较讲解,这样既可以扩大教师的研究视域,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最后,教师在教授古代文学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传授古代文学中所蕴含的“大道”。

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新路径

师范类高校的中文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划,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同时要结合地方特色,从课程特点出发,在课程设置、教學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出适应21世纪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新路径。

根据文学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 即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2. 即唐宋文学;3. 即元明清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包含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前者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脉络的梳理,后者是对具体作品的解读。二者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体系。所以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要从以下入手,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一)明确教学目标,完善点面结合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目的:一是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进而通过文学这个窗口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二是通过作品的阅读、分析,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方法,提到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学素质,培养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该课程教学要求: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内容;能解读并背诵一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能力。正所谓文史不分家,因此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课程时要将文学史文学作品的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尤其是教师在讲授经典赏析时,采取文史结合的教学方法既分析了经典名作,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又可以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完善课程体系,必修选修结合

古代文学课程最好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后进行,这样教师的传授重点就可以放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其次在内容上应以精选作品为点,文学史为线,这样巧妙的点线结合,真正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再者要有效改革古代文学必修课课程体系,合理规划选修课,这样完善该门课程体系。设计选修课需要注意的是: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必修课的内容不能产生冲突,要避免内容重复,两者的教学内容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次选修课教学内容要突出文史哲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再者开设选修课要具有针对性和辅助性,不能是教师的一些个人喜好而增开选修课;最后,选修课的开设时间问题,要充分发挥选修课的功能和作用,选修课的开设是对必修课的及时的有效补充,因此要根据主修课的开设进度,适时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选修课,这样通过两者的有效结合、有机统一从根本上解决课时的不足问题。

(三)加强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师资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教师始终是在教学中起主导因素的作用,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与学习兴趣。学校要强化教师职后继续教育机制,鼓励教师多参加与该课程教学相关的学术活动,定期定额选派教师进行学历提升教育,鼓励教师从事古代文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因为该课程的内容繁多,要使教师在课时缩减的情况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目前的不合理的教学现状,要使教师有时间有精力关注学术动态,及时更新知识,鼓励教师从事古代文学相关研究,激发教师以研促教的热情,通过教学和科研来整体提高师资队伍,从而有效实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四)强化课堂讲授、课后引导结合

随着教学改革的需要,多媒体信息教学技术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诚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丰富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教师不要过分依赖教学课件,要充分发挥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个性与艺术。教师在主讲的同时,要充分调动课堂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上教师可以多提出一些有学术争议的话题供学生讨论。再者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作为课后讨论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后小组讨论,进行资料查阅和搜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思维能力,锻炼了学习方法,同时也就增强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与学。

(五)培养动机策略,促进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因素,而需要又是更为基本的(图1)。

根据奥苏伯尔“学校情境动机论”又可以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想要通过学业成就而赢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而附属内驱力则为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图如图2。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学习动机具有激活、指向和维持三大作用。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因此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的目标和树立正确的认知,要尽量避免学生学习动机过强的表现,如过于勤奋、争强好胜、情绪紧张、容易自责等情绪的出现(图3)。

教师要帮助学生合理调节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古代文学的意义、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以及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技能等。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策略主要有采用启发式教学、控制动机水平、给予恰当评定、维护学习动机、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等。通常学习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它们的关系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动机作用。

三、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注意事项

从学科教学视角而言,该课程教与学的难度都较大,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课程时,还涉及到语言学、美学、文艺学、史学、哲学等交叉学科,因此在实施该课程教学改革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合理衔接,古代文学基本上是在大一就开设的主干基础课程,基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学过一些古代文学方面的内容,因此要避免内容重复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好好利用学生的这方面的基础,缓解课程学习的为难情绪和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系统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把握好作品教学与文学史教学的关系,抛弃僵化的教学模式,精心选讲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再者,教师要注重跨学科教学,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讲解,更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社会发展,政治、哲学、教育等方方面面,教师要提醒学生关注文学自身发展这一文化现象,要注重多学科间的交叉学习,这更有利于学生知识面更加全面发展;第四,采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互补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传统教学无法展示的视频或者音频带入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最后,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展开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时刻把握学术前沿,关注科研新动态,加强师生课堂互动,展开讨论,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课后,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古代文学学习兴趣,通过阅读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感受作品所带来的意境,学习不同作家的写作特征和风格。

四、结束语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基础性主干课程,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就是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因此需要长期不懈地学习和努力,才能有较大收获。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多层面的,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原因。但是为了课程教学的需要,从课程本身来说,要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主修课和选修课;在教学目标上,要重视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规律,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在师资队伍上,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鼓励教师进行古代文学研究,以研促教,教研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要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彰显教师个人教学魅力,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葛恒刚.翻转课堂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47-154.

[2]李波.论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下境遇及改革设想[J].科教文汇,2009(3):107.

[3]李玮玮.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2):247+39.

[4]朱晓刚.我国传统大学课程观探析-历史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7):9-11.

[5]《语文新课标与高等师范中文系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组.高等师范中文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放谈[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48-152.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