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教研修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2018-07-09王晓宏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区级教研组研修

王晓宏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

学校的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一所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要实现十三五期间争创市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促进学校新一轮内涵发展的高目标,师资建设需要再给力,科研意识需要再提高,教科研日常管理需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本项目研究,学校旨在构建与完善教研修一体的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满足不同年龄结构、专业层次教师的专业需求,培育优秀的教师团队,为深耕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项目研究的目标

在学校文化引领下,系统设计培育“和美佳禾教师”规划,以需求为导向,建立项目领衔、专家顾问和机制保障等制度,逐步形成“实践-教研-师训”相融合的研修机制,推动课堂、课例、课题、课程的联动,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有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和美教师”团队,并在区域内具有广泛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学校各学科、各条线都有区级领军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名优教师的比例在全区小学中名列前茅。

三、项目研究的任务

以需求为导向,以“青蓝工程”、“引领工程”和“磨炼工程”为抓手,系统设计学校培育“和美佳禾教师”规划。构建“三位一体”、“四课联动”的校本教研机制,开发教师研训系列课程。通过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建设,精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性管理,开展研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建立研修质量监控机制。

四、项目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6.03-2016.04)

确立研究目标和任务,邀请专家指导完善实施方案,组织学习,明确分工,收集情报资料,开展调查研究。

实施阶段(2016.05-2017.08) 10.加强规划导航,让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的路径

首先,找准工作基点,理顺工作脉搏,明确工作目标。提出“和谐为基,唯美追求”的“和美”教师团队打造路径,通过各类活动引领全体教师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其次,以满足不同年龄结构、專业层次教师的需求为导向,系统设计学校培育“和美佳禾教师”规划:以“青蓝工程”沉淀中老年教师教学经验;以“引领工程”鼓励名优教师“风格”锤炼,寄予名优教师更高的目标定位;以“磨炼工程”扶持职初教师“入格”培养、引领青年教师“升格”发展。

2.聚焦实践需求,让教师保持良好的专业心态

第一个途径:注重常态,加强全员教学诊断与指导。第二个途径:因势利导,帮助教师养护专业的职业心态。第三个途径:多元分层,注重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训练。

3.完善研修机制,让教师提升专业智慧和能力

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进一步构建与完善“三位一体、四课联动”研修机制,形成基于课堂实证的研修氛围,助推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素养,促进专业成长。

(1)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引导教师习惯于反思自己的教学问题,把问题作为成长的起点,形成伴随行为过程的全程反思习惯。各备课组收集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形成各教研组的研究主题。各教研组优化设计“三关注、两反思”主题式课例研修方案,积极实践顾泠沅教授倡导的“行动教育”。最后形成课例研究报告,并在教导部门组织下期末各学科一起交流展示、互相学习提高。

(2)校际联动,拓宽教师研修视野

作为教育共同体龙头学校,围绕工作目标,精心策划各类研修活动。通过加强校际间的沟通与交流,分享优质资源、提炼成功经验、推广优秀成果,实现均衡发展。紧紧抓住“网络学习”小组契机,每学期积极与三所外省联盟学校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的研讨交流活动。五年来“网络学习”小组携手并肩,为四校的教育跨地区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赢,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总结阶段(2017.08-2018.12)

对项目研究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整理,召开项目组成员会议,总结讨论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查找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在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项目成果。

五、项目研究的推进举措

“校长负责—部门主管—同生共长”的组织保障机制;“评先推优—多元评价—绩效奖励”的岗位激励机制;“名优示范—骨干引领 — 分层推进”的成果辐射机制。

六、项目研究的初步成效

1.教研组建设得以加强

在英语组获区先进教研组基础上,学校以区第二轮先进教研组评选为契机,制定校星级教研组评选活动方案,进一步加强本校教研团队建设,更好地发挥教研组的管理功能和研究功能,深化课程改革与学科教学研究,推进校本研修持续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自然组荣获“区先进教研组”称号。

2.各类成果收获丰硕

学校荣获上海市教卫系统文明单位、青浦区行为规范四星级示范校等多项市、区级荣誉。龙头课题被评为区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教师个人专业能力持续提升,成长迅速。两年来教师执教区级及以上公开课有22节,所获荣誉及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成绩斐然,国家级获奖7项,市级37项,区级80项。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均荣获好成绩,其中国家级11人次,市级139人次,区级221人次。教师的教科研潜能和热情进一步得以激发,体验到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近年来教师区级课题有3项,教科研成果区级获奖5项,发表15项,交流35项。

七、项目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由于学校自身专业水平较有限,因此教研训一体的研修机制完善缺乏应有的专业高度和长远目光,研修内容有待于进一步与当前教改热点以及学校特色项目有机融合,相应的校本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学校对高端教师的进一步拔高培养还缺乏比较成熟的设计。教师网络校本研修平台已构建并良好使用,精细了教师发展的过程性管理,但在开展研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建立研修质量监控机制方面需要作深入思考、探索实践,形成有效机制,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区级教研组研修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区级社区教育学院推进社区教育的实践策略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区级疾控中心财务管理问题和策略
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对加强区级财政审计的几点建议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