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异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感悟

2018-07-09张福霞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文思维

张福霞

求异思维指的是人们的思维具有创造性,思维不受固定模式的限制,在分析问题中采用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求异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老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进行创造性课堂的设计,拓展学生的思维。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限制,产生固定的思维模式。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肯定他们的个性思维,在求异模式基础上,开展语文教学。

一、求异思维的定义

求异思维指的是在思考问题中,思维不会受到现有思维的限制,可以结合多种视角,实现问题的深入性探究。求异思维具有明显的特征。其一,具有灵活性。求异思维为了达到与普通结论的差异,在解答问题中,人们会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全面思考问题。其二,求异思维具有多元性特征。这一思维模式是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产生,思维形成的渠道非常多。其三,求异思维具有试错性特征。为了得到最准确的答案,人们需要多次尝试,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反复论证,最终得到最佳答案。

求异思维是指人们在探索问题环节中,思维的主体不会受到局限的一种思维模式。结合不同的学者对求异思维的理解,他们都认为求异思维是一类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与普通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异。求异模式在思维上不断实现突破,能以不同的视角展开对问题的探索。

二、高中语文求异思维教学的可行性

结合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在中学时期,學生的思维能力在不断形成,此时学生的思维会非常活跃。高中时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非常强,这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在高中时期走向成熟。我国现阶段的考试中,语文考试一般都是量化的模式,通过分数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国高校在人才选拔阶段,都是看高考的分数,这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已经被人们认可。高考试题中除了古诗词的填空外,其他的题型都不同程度上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一般都是主观题,没有固定答案。但试卷的标准只能有一个,很多老师在阅卷时非常苦恼,尽管学生的答案非常有道理,也不能得分。新课改后,很多高考语文试题中针对那些主观性很强的试题,只要学生给出的答案含义准确,就能得到一定的分数。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在高中课堂上,教学起到的作用很多。如今,国家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非常必要。特别是高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教学环节中提升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四、高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教学现状

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提倡特色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工作中,要提升实用性。高中语文教学并不是单一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应该提升学生对语言、对社会的理解能力,在实践基础上,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比较僵化,缺乏求异思维。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学在阅读理解中常常会设置标准答案,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完全根据考试的要求进行,要求学生的答案必须要贴近参考答案。一些古诗词鉴赏题目,老师会将一些现成的答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记忆下来。在阅读鉴赏中,一些学生可以领会文章主旨,还有一些学生在僵化模式教学中,逐渐产生思维惰性,对文章不理解,直接去套用一些术语,结果答案与阅读内容不相关。写作教学中,也呈现出求异思维的不足。老师非常重视固定模式的培养,让学生在考试中可以拿到高分,但是学生在单一的写作模式下,并不能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五、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求异思维,重视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创设具体的情境,解答问题时,老师不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思考,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间的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对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肯定学生的想法。

例如,《鸿门宴》这篇课文,文章中涉及的人物比较多,学习时老师应结合文章,先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然后逐一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掌握人物塑造的方法。为了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带领学生将课文改编成剧本。学生在扮演人物角色中,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

(二)精心设计教案

老师授课前应精心制订教学方案,争取使教案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中发挥积极作用。老师要对文章进行分析,针对发散点展开分析。例如学习《登幽州台歌》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可以感受到悲凉的气氛。在进一步理解后学生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阅读诗歌时,老师要训练学生的思维,针对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合理地设置问题

高中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老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设置合理的问题,可以对学生起到启发的作用,有助于求异思维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可以自觉被带动。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学习《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老师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然后设置问题。

师:课文中都是通过哪些景色描绘故都的秋的?

生1:通过描写秋天的院落展现故都的秋。

生2:通过秋天蝉的悲鸣描写故都的秋。

老师在学生回答后进行补充,让学生了解作者还通过秋雨、秋果等描写故都的秋。

(四)多角度观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也很容易受到固定思维的影响,面对问题时不能采用创造性思维。所以,老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渗透求异思维。老师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要敢于质疑。

例如学习《再别康桥》这篇课文时,学生对作者的创作背景不是很了解,容易产生思维定式。老师可以在讲课前先将徐志摩的背景介绍给学生。这首诗是在徐志摩重回英国,再次离开康桥后书写的。然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分析诗歌的内涵和主旨,使学生得到不同的结论。对景物描写的分析,老师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形成求异思维。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非常必要,同时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求异思维的培养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也是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的表现。新时代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采用求异思维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语文老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作者简介: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课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