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出“实用文”的文本个性

2018-07-08郭莉莉孔爱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昆虫记法布尔蝈蝈

郭莉莉 孔爱芳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类实用性文本,文体特征似乎不够“典型”:从表达方式看,往往是多种表达方式交叉运用,有记叙,有描写,有说明,有抒情,有议论;从文本内容看,有客观知识(常识),也有主观情感或者(思想);从作者身份看,作者往往兼具多种写作身份,科学家、作家、环保主义者、土地伦理学家、园林学家等等。在当下初中语文教学语境中,这一类文章往往被称为“科学小品”。

根据笔者担任初中语文教研员多年来的听课经验看,当下这一类文本的教学存在严重的教学内容僵化现象。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一种情况是对于部分文章的教学,基本停留在学习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学习说明文简练明了的语言特色等等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上。看似“学了”,实际上学的是“学过的”,把文本当成了一个训练说明知识的语言材料;另一种情况是,对于部分内容体现 “科学性”、表达又有“文学性”的一类文本,执教者多用“找一找科学知识”“品一品文学语言”这种模式来组织教学,如此处理教学的结果就是“千文一面,千课一面”,严重模糊了文本的个性和特质。殊不知,不同的文本,科学性和科学性的也是各有其表达立场,文学性和文学性的内涵亦各不相同。

如何教出这一类文本的个性来?下面,我们不妨以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为例,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个方面来看这个文本最“个性”、最“特质”的东西是什么。

一、写了什么

不妨先梳理一下文本各个段落的内容。

1段:7月中旬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倾听田野。

2-3段:田野里蝈蝈捕捉蝉的声音,蝈蝈在绿叶丛中的演唱。

4段:6月份,我曾捉来蝈蝈进行观察:绿色蝈蝈的外形非常漂亮。

5段:清晨,我看到了蝈蝈啄食蝉的情景。

6段:我用蝉来喂养笼子里的蝈蝈。

7段:我给蝈蝈吃甜的水果。

8段:除了蝉之外,蝈蝈还吃其他的东西。

9段:总结蝈蝈的食性。

10段:蝈蝈还同类相食。

11段:蝈蝈和睦共居。

通过梳理会发现:11个自然段全是以蝈蝈为写作主角,主要有三个话题:蝈蝈的叫声、蝈蝈的外形、蝈蝈的食性、蝈蝈的共居生活。围绕这三个话题,写到了相关的客观知识,比如叫声不够响亮,体色嫩绿,吃蝉、金龟子、水果、青草等客观知识。但除此之外,更多的内容是描写叫的声音、吃的样子、长的样子,以及“我”对所观察到这一切的抒情和议论,甚至还记叙了观察者“我”做观察时的心境。不妨结合几个段落来直观感受一下:

例1: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分析:有客观知识的呈现,如“浑身嫩绿”,但更多的文字是对“蝈蝈”体貌的描写,如“轻盈如沙”,还有主观的评价议论,如“身材优美,苗条匀称”。

例2: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分析:这段文字重在抒情。抒发了作者对蝈蝈叫声不够响亮的惋惜、遗憾,多么希望绿色蝈蝈的歌声再响亮一点儿,多么不愿意蝉“篡夺”绿色蝈蝈歌手的美名。第二人称的表达,更是让我们读到了文字里“生命”与“生命”的真诚、深情、平等的对话,人并不比虫子高贵,虫子也不比人卑微。

例3: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分析:这段文字主要是描写和议论蝈蝈的声音,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观察者的心境。“十来个”“微弱的声音”“一点点”。这需要怎样专注的观察力,需要怎样单纯的心思,需要怎样心无旁骛超然物外的心境?

例4:现在是七月中旬,村里今晚在庆祝国庆。当孩子们围着欢乐的篝火跳跳蹦蹦,当鼓声随着每支烟花的升空而响起时,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田野里的节目要比此时在村庄广场上上演的节目更加庄严。

分析:这一段重点叙述观察者观察的情境和心境。可以看出,在别人都享受热闹的庆祝会时,观察者法布尔远离热闹,孤独又专注、沉静地在田野中倾听昆虫,而且内心充满了庄严感,这是一种对昆虫无比热爱尊重,对“观察”这种事情无比郑重的一种情怀,一种心境。

这么看,这个文本内容似乎较为太芜杂:有知识,有故事,有情景,有心境,有思想,有感情。这些芜杂的内容是如何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文本的呢?

二、怎么写的

进一步梳理文本内容,我们会发现, 在《绿色蝈蝈》这个文本中观察者“我”出现了19次;我们还会发现,“绿色蝈蝈”的所有知识、活动都是在“我”的觀察视角、观察活动下被呈现出来的。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是用观察者“我”的视角,是以“我”的观察活动为线索来组织文本的,而且有具体的观察时间,观察心境。我们读到的昆虫“绿色蝈蝈”就是观察者“我”看到的“蝈蝈”,“我”笔下的“蝈蝈”。

因为作者组织文本时用了“我”这一观察视角,所以文本读来都像是读故事。尤其第1段到第6段,这个故事有具体时间、特定地点、特定观察者、被观察者、具体的情境或者场景。

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关于蝈蝈的“知识”是被放在故事的框架中被呈现出来的,或者用记叙来呈现,或者用描写来呈现,或者用抒情、议论来呈现。由此可见,叙述视角的主观性,内容组织和表达的故事性、叙述性便是这个文本较为“个性”的言语形式。这一点区别于初中语文教材中同样体现“科学性”“生动性”的其他“科学小品”,如《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等。

下面这个段落对这一点体现得非常典型: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猛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动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反驳,只能哀鸣踢蹬。

上面这段文字为我们呈现了关于“蝈蝈捕蝉”的这一“食性”知识,但是知识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从“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我跑了过去……”等可以看出叙事是这段文字的组织形式,接下来是在叙事的框架中对“蝈蝈捕蝉”这一生命活动场景的描述,最后部分是“我”对这一切的评论,蕴含着“我”对蝈蝈“勇敢”这一品质的赞美。由此可以看出关于“蝈蝈捕蝉”的这一“食性”知识是蕴含在“我”对这一事件的叙述、这一生命活动场景的描述和对此的评论中被呈现出来的。

被观察者“蝈蝈”的相关科学知识、相关生命活动,以及对被观察者相关活动的“描述”“议论”,观察者的情感、心境等都统统用“我”这一观察视角、以及“我”的观察活动以讲故事的方式整合在了一起。

除了文本表达的故事性外,《绿色蝈蝈》这个文本的表达还体现了强烈的主观性和情感性。文本中关于蝈蝈的科学知识尽量全面交代,但是作者交代蝈蝈的“体貌、叫声、食性”等这些科学知识时又蕴藉了自己浓厚的主观情感。如下面的文段:

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动物……

这一段比较议论了两种追捕行为的高下。法布尔认为,鹰追捕云雀是以强凌弱,算什么呢?而蝈蝈追捕蝉,则是以弱攻强,这才是真勇敢!这样的比较似乎跟“蝈蝈的食性”这一知识相关性不强,如果仅仅为了交代知识完全可以不写,可见作者写这段文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立场,他到底有多么喜爱蝈蝈!

撇开这一点不谈,蝈蝈是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自私心是到处都有的。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宽容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到一口美味。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撇开的是蝈蝈“同类相食”的贪婪,出于科学性的需要不得不谈,可见法布尔的内心是多么不情愿谈他心爱的蝈蝈的“弱点”,接下来还用“自私心是到处都有的”为蝈蝈开脱,然后又忍不住写蝈蝈吃饱后消化食物的憨态萌态。可见,他已经爱蝈蝈爱得有点不能自禁了,是忍不住地赞美。

在以上这些生动有爱的表达里面,既表现了法布尔对“蝈蝈”的喜爱,同时也蕴藉着法布尔“既以人性观虫,又以虫性鉴人” (王光《〈昆虫记〉与中国》)的思考,如以强凌弱的行为“低劣”、蝈蝈“和睦共居”“宽容”等。

三、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为昆虫学家的法布尔,为什么用讲故事的组织形式带有这样浓厚的情感来记录“昆虫”呢?为什么不是单一地科学客观地说明昆虫呢?

实用文有比较明确的写作主体,接受主体也是特定的,有特定的阅读者,因此在教学中要把“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表达”结合起来,让学生完整而恰当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观点,切忌不顾“作者的立场和表达”的阅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绿色蝈蝈》的阅读,就不得不关注两点:一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二是作者的表达立场。

法布尔的《昆虫记》创作背景是什么?法布尔是把《昆虫记》写给谁读的呢?

原来,在法布尔时代,学者们研究昆虫,是从解剖学的角度研究死的昆虫。但法布尔是深入到活的昆虫世界中,用田野观察的办法,研究昆虫的本能、习性、繁衍和婚姻。法布尔的观察,同样是充满科学性的研究,法布尔曾说:“我写的那些没有满篇空洞程式和不懂装懂滥言的文稿,恰恰是在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昆虫记》)

他的这种研究方法,引起了当时学界 “权威”的同声责难。然而,法布尔说:“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是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是探究生命”。(《昆蟲记》)

因此,法布尔的《昆虫记》首先是一部伟大的自然科学著作,并且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科普读物。科普读物是把自然科学家研究发现的自然科学的知识用浅显易懂、通俗自然的文字叙述出来的著作,它起的是将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普及到更广大的社会群众中去的作用。科普读物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但法布尔的《昆虫记》却不是或不简单是这样的著作。法布尔的《昆虫记》叙述的不是别人的发现,不是把原本很深奥的道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道理,而是他的研究成果本身。

由以上可知,首先是昆虫学家的表达立场决定了他写的《绿色蝈蝈》要科学准确传达关于活的昆虫“绿色蝈蝈”的相关科学知识,尽管有些知识血腥又残忍,但是出于科学家的表达立场也必须呈现全面;又是昆虫学家“活态观察”的研究方式决定了这些科学知识不是解剖学的知识,而是“生命习性”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影响了法布尔选用叙述的方式或者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这些“活蹦乱跳”的昆虫的相关生命习性,因为叙述的方式是最容易动态鲜活呈现这些内容的。其次法布尔的《昆虫记》的写作还是有着明确的实用目的或者说交际意图,记录与写作一是为了表达他的研究成果,而他的研究活动就是他的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因此在他的记录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观察活动甚至观察心境的叙述,自然《绿色蝈蝈》以观察者“我”的观察视角来叙述就合情合理,文中的19个“我”记录的就是“我”的观察活动,“绿色蝈蝈”自然就是“我”视角下的蝈蝈;二是要为特定的读者对象而著述,而特定的读者对象有“学者、哲学家、少年”,这也决定了作品的内容既有科学性又有以“虫性关照人性”的哲学思考,表达形式方面生动风趣,故事性强,确实比单一的客观的说明能够“使他们爱那自然史”。最后,法布尔之所以坚持“在鸣蝉的歌声中”对昆虫做“活态观察”,还是源自他深厚的人文情怀,他是把昆虫当做一个有尊严的生命体进行的研究,越是孤独不为学术所理解,他越是全身心的倾情于昆虫们,这些昆虫的习性、本能、繁衍在法布尔看来就是一个个生命的故事,或隆重庄严或有趣可笑,但是都体现着生命的哲学,他的研究与观察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正如王富仁教授这样评价法布尔的《昆虫记》:“那是一个热爱昆虫、尊重昆虫的生命、对昆虫的生活习性充满好奇感的人的‘人话。”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文本表达何以有浓厚的情感性了。

因此科学家法布尔的以“生命记录生命、生命体察生命、生命感悟生命”的深厚的人文情怀才是《绿色蝈蝈》独特的言语形式背后最本质的最个性的特征,这一情怀也决定了《绿色蝈蝈》要呈现什么样的科学知识,决定了用什么样的文本组织形式,怎样的情感和态度来呈现,即法布尔独特的人文情怀决定了属于《绿色蝈蝈》的独特的科学视角和文学笔触。

读出了《绿色蝈蝈》的特质,就能够针对这一特质,教出这一个文本的个性来,教出不一样的科学性、文学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这一解读,重点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呈现如下:

第一环节:读出知识性,感受科学家立场。

问题一:读了全文,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绿色蝈蝈?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提取、筛选科学家法布尔所观察到的昆虫“绿色蝈蝈”的相关生命习性,了解作品内容的科学视角。

问题二:我们能够读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作者既然这么喜爱蝈蝈,为什么还要写它们“同类相食”这血腥又残忍的一面?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作品写作的科学家立场:求真。

第二环节:读出故事性,感受科学家的研究方式。

学习活动:将本文部分文字和《辞海》中对蝈蝈的介绍进行对比,思考,本文中关于蝈蝈的知识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本文中为什么有那么多“我”而《大百科全书》中没有?

拓展资料:作者的研究背景、写作意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本文叙事的故事“脉络”,体会本文的叙述性、故事性,认识这样的表达是由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研究方式决定的。

第三环节:读出情感性,感受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学习活动一:用ppt展示体现作者对蝈蝈非同寻常的“爱”的部分文本(第3段尾、第5段部分,第11段部分),提问,如果是交代知识的需要,作者完全可以不写“蝉篡夺了蝈蝈美名”“鹰捕捉云雀低劣”这些内容,可是作者为什么写了这些文字呢?

學习活动二:用ppt展示第一段表达作者观察心境的部分文本,提问,你从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观察者法布尔?

拓展资料:法布尔做昆虫观察的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体验文本中富有情感的表达方式,感受法布尔做昆虫研究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从而认识是法布尔不一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决定了本文不一样的科学视角和文学表达。

综上所述,每一个实用性文本,它的科学性、生动性都有它独特的表达和独特的蕴藉在里面,这样的表达和蕴藉是受制于它的作者身份、作者写作的人文背景以及“实用性”的写作意图。也就是说,是意图决定意思。笔者最担忧的是“把科普文章的‘课文内容从文中割裂开来,不顾作者的立场和表达”进行千课一面的阅读。因此,不同的“实用性”文章,解读和教学中要关注不同作者的不同意图、不同立场与表达。

[作者通联:郭莉莉,山东高青县教学研究室;孔爱芳,山东高青县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昆虫记法布尔蝈蝈
Book Review on Souvenirs Entomologiques 《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
“昆虫迷”法布尔
你听,蝈蝈在唱歌
解读昆虫记——读懂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重读《昆虫记》系列一:勤劳的“铲屎官”——蜣螂
法布尔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我的蝈蝈
一对蝈蝈吹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