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课程视角下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2018-06-29吴晓娟刘志林

昌吉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预科生隐性环节

吴晓娟 刘志林

(南昌工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108)

引言

隐性课程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杰克逊(Jackson.P.)1968年在其《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书中提出的。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P.W.Jackson)指出,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隐性课程”一词在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它是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一、少数民族预科语文学习过程中影响隐性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

(一)外部语文学习环境

优美的校园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建立学校博物馆等,这些校园物质条件和办学条件的改善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在优化校园外部学习环境时,充分利用好学校里的一切可利用的物质环境。首先,充分利用校园的空白墙壁或者长廊,将名言警句悬挂在上面。在校园道路两旁还可以设置读书栏或者读报栏,让学生走出教室也能利用在校园散步或者驻足停留的时刻学习语文知识。其次,在教室里,利用黑板报展示同学们的书法绘画作品,抒写例如孔子、孟子、朱熹等人的名言警句,或者展示学生近期的学习成果。在教室后面还可设置班级读书角,将名人名著放置在读书角,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随时阅读。建立良好的外部语文学习环境,能够让少数民族预科生,特别是那些汉语水平较差的预科生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教师整体素养

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的形象、知识水平、言谈举止、个人修养对于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想要强化隐性课程的积极功能,必须从教师整体素养角度出发,提升教师形象与整体素养。首先,要求教师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教师个人形象不仅指教师外在的个人穿着打扮,主要是指教师在个人修养、言行和品德等呈现出的整体公众形象。因此,教师应做到仪容端庄,在进行道德和知识的教育过程中能做到以身作则,起榜样和表率作用。其次,隐性课程要求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掌握广博的知识,教师合理知识结构应包括:基础知识、教育知识、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即基础文化知识或称普通文化知识、普通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知识;专业知识即教师所教专业知识。

(三)课堂活动的开展

课堂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隐性课程的学习效果,有效拓展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可以是教师或者学生,如果是学生组织,那么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在课堂中可以针对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开展以下课堂活动,首先,课前三分钟活动。将一节课45分钟的前三分钟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讲台前面介绍自己看过的书籍,或者进行演讲或者进行朗诵训练,等。其次,读书交流会活动。读书交流会活动的主题是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而定的,读书交流会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才艺展示、朗读秀、课文分析、与主题相关的书籍推荐。读书交流会举办的目的是一方面借由这次活动让学生热爱阅读,另一方面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此外还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其次,辩论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汉语口语竞赛。在竞赛结束后,可以选出学生评委对辩论选手的表演做出评价,师生间交流互动。

二、隐性课程视角下的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设计思路

在明确了在隐性课程学习过程中,影响少数民族预科语文学习效果的因素后,可以将这些影响因素趋利避害,融入进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设计是指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标,以解决教学问题宗旨,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因此,为了让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最大限度获得无意识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实现文化影响最大化,文章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环节入手以研究课程设计思路。

(一)从三维目标角度设计教学目标

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识记、分析理解、阅读鉴赏、表达应用等四方面能力。具体要求为:

1.识记:指能够识记教学大纲精读篇目中要求识记的内容。

2.分析理解:指能够归纳整理、分析思考所学选文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方法。

3.阅读鉴赏:指能够对阅读材料进行鉴赏和评析。

4.表达应用:指能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简洁、高效、准确的交流、表达。

这些主要是《大学语文》课程应达到的“显性目标”。想要实现学生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应从三个目标维度进行综合考虑,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是掌握教师授课中讲授的基本知识,提高获取、收集和处理信息等能力。过程和方法主要是指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掌握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例如,以课文欧阳修的《丰乐亭记》为例,在显性课程视角下,教学目标的设计偏重了解作者欧阳修的生平事迹,体会文中的主要思想感情,掌握本文写作特色,等。在隐性课程视角下,教师在具体讲授这篇文章时,从三个目标维度考量,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让学生掌握欣赏古文的方法,还应该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角度,重点培养学生旷达的人生情怀和心怀天下的人生态度。

在此教学目标上,教师可以将《丰乐亭记》的具体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步骤 环节设计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课前三分钟 课前演讲 学生以“心怀天下”为主题开展课前演讲3分钟课文导入 导入环节 以心怀天下为主题相关的诗句导入后交代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2分钟第一课时 欣赏一方山水问答环节教师总结环节教师提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滁州自然风光的原句,邀请几位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用文学的语言将原句改编成现代汉语朗读出来教师总结:古文表达的魅力12分钟8分钟问答环节10分钟品味一种情趣讨论环节通过提问让学生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讨论:欧阳修遭贬谪而到滁州这种“乐”是真乐还是假乐?10分钟步骤 环节设计学生讲授环节梳理环节时间分配6分钟8分钟体验一种人生第二课时课堂讨论10分钟感受一种情怀课后作业教师总结环节讲授环节才艺表演环节布置作业教学内容请一位学生上台介绍欧阳修的生平和主要作品教师梳理和总结学生内容,梳理作者生平事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讨论,每位小组选派一位同学作为发言人讲述本组观点课堂讨论题: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欧阳修?教师总结欧阳修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教师讲授欧阳修作品中吐露的旷达情怀及其对学生的启示请同学上台朗诵与心怀天下主题相关的两首诗歌教师布置课后作业7分钟7分钟5分钟2分钟

(二)细化教学模式,当堂检验教学成果

在具体教学设计过程中,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可以概括为:准备—实施—评估。见图1。

第一,准备。教师应首先明确各单元学习目标,生成课文重难点,并且达成目标。课前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精心设计预习指导提纲,学生根据教师的预习提纲,自己积累查阅的资料,自己学习文本,并记录下预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难问题。预习形式采用个人预习与小组合作预习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实施。首先,展示—展示学生的预习学习情况。首先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组展示和探究,在互相纠正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补充和更正。具体步骤主要是(1)学生分组探究、展示,查找错误、更正结论;(2)教师适当提问讲解。

第三,互动。组内互动、师生互动。安排小组长将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后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由小组长汇报问题,教师根据问题难易度,选择安排成员回答还是教师进行解答,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四,拓展。拓展课外知识,在具体授课时将一些问题联系社会现实讲授,达到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的目的

第五,评估。现场检验学生学习的知识掌握程度,对情感和认知的影响力。具体操作步骤为教师现场出检测题,学生当堂反馈。请学生表达学习课文后对情感和态度上的认知和看法。

图1 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设计思路

(三)灵活开展课堂活动,设计教学手段

第一,化整为零。首先活用分组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主讲人是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交流次数少。为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将全班学生分成6—7个小组,每组学生不超过10人,每个小组保证一定数量的人数,避免人数过多造成部分学生参与讨论不积极,或者失去发表见解的机会。在课堂讨论环节中,让组员们坐在一起互相交流,随后选出小组发言人上讲台阐述观点。例如在汤显祖《牡丹亭》这篇文章的讲授中,根据课文主要故事情节和线索设置五至六个问题,安排小组讨论,从中选择三道问题深入探讨。

第二,游戏教学。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角,关键是要让学生走上课堂,参与课堂,不能老师全堂讲,满堂灌,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要想真正把汉语教学变成快乐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灵活开展课堂趣味游戏活动。利用游戏教学,能够真正地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首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适当开展课文表演的活动。课文表演特别适合于戏剧方面的课文讲解时,教师可提早一周让学生根据课文,自行改编剧本或者按照课文剧本排演,学生在排演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听、说和改写的能力。其次,在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时,可以开展课文复述比赛、朗读比赛活动。课文复述比赛和朗读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K赛,从中选出表现最优秀的组员,激发学生上课热情。再次,根据上课内容还可以设置一些课堂小游戏,例如为了让学生克服在口语表达时存在的障碍,教师可组织五位同学来进行“谁是卧底”的游戏,游戏过后教师总结我们在口语表达时,确实存在着词不达意的情况。但是游戏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

总之,在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的课程中,《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提升少数民族预科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另外一方面是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运用汉语写作文章的能力,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为进入目标院校学习各专业课和通识课程打下坚实的汉语基础。语文隐性课程是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坚持将语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实现学生在语文教学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才能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曾小珊.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隐性课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江丽.隐性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探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6.

[3]陈力.论语文隐性课程的开发及利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4).

[4]丁峰.语文隐性课程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5).

猜你喜欢

预科生隐性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2015 级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状况调查概述——以某地14 所省属本科院校预科生为例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理工科预科生语言态度与英语学习关系实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