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T高中“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在理科班的历史学科教学研究

2018-06-23金宁宁张肖红

现代交际 2018年7期
关键词:理科班高中历史

金宁宁 张肖红

摘要:“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是黑龙江省T高中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依据本校实际逐渐摸索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不仅运用于高考学科,也应用于会考学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以理科班的历史教学为例,从操作流程、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三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初步的梳理和反思。

关键词:“三研三讲三练” 高中历史 理科班 会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193-02

“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是黑龙江省T高中借鉴杜郎口“10+35”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教学模式等经验,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状况逐渐探索出来的教学模式。在提出和论证之初,该模式主要指向高考学科。随着实践的深入,该校将“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作出相应改动,应用于班级的会考学科。

一、“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在理科班教学的操作流程

T高中“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课前三研,精研考纲和高考真题、教材、学生;课上三讲,讲解知识点、高考考点、解题方法;抓好三練,重抓基础训练、提升训练(仿真训练)、当堂检测。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教学中,这种模式有所改动。

课前三研,精研会考考纲和黑龙江省会考真题、教材、学生。首先,要求教师课前研究黑龙江省会考考纲,研透教材,梳理、提炼本节课重要知识点,并搜集、研究与各知识点相关的会考真题,定位本课教学目标。其次,研究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程度等要素,充分进行诊断、究因。最后,编写预习提纲。教师将提炼的知识点设计成几个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按照教学目标拟定预习提纲,做到内容简练与重点知识兼顾。

课上三讲,讲解知识点、会考考点、解题方法。教师当堂下发预习提纲,让学生在15分钟内参照教材完成预习。在学生预习期间,教师要深入学生,随堂检查预习提纲,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本课的教学预案。新课讲授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把会考考点渗透给学生,尤其要注重答题方法的指导。

抓好三练,重抓基础训练、仿真训练、当堂检测。首先是基础训练。教师讲完知识点后要精选几道基础题加以练习,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规范学生的做题步骤。其次是仿真训练。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挑选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会考真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最后是当堂检测。当堂检测题严格按考查范围和真题题型命题,教师精选具有检查性的试题进行测试,利用课堂最后五分钟来检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当堂检测必须在讲完课之后下发,课堂留出时间讲评。

二、“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

作者在教学中,将“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应用于某级理科班。经过近一年半的跟踪、观察,作者认为该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锻炼学生能力。理科班学生多忽略会考学科,部分学生不听讲,忙于其高考科目学习,不与教师互动;部分学生把会考学科的课堂当成放松课、休息课,放松了对个人的要求。针对上述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地实践该模式,作者对课堂效果进行量化打分,并向学生承诺,如果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阶段课程内容播放历史纪录片。例如在完成必修二“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一单元后,作者播放了《考古中国》中的定陵考古,一是满足了学生对于古墓的好奇心理,二是让学生在观看出土文物中直观感受到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高超水平,三是践行了作者对学生承诺,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在枯燥的学习中有了影音资料的调剂,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逐渐积极参与课堂。课上,多数学生在15分钟的时间内可以完成预习提纲。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反馈预习情况,在“当堂检测”环节,学生不仅能快速完成,还能自主讲解,讲到精彩处,其他学生还能自发报以掌声鼓励。可以说,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该模式规定了课堂流程,规范了学生的课堂行为,使学生专注于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能力的养成对学习其他学科也是有所帮助的。

紧贴会考要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预习阶段,预习问题按照会考考纲设置,根据考试难度要求以填空、简答形式出现,让学生明确各个考点的难度要求。在“三讲”环节,教师讲教学内容的重点处、思维提升的关键处、学科思想的渗透处、学生认知的困惑处。在“三练”环节,学生直接感受会考真题,练习解题方法,进一步落实考点。以必修二“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课为例,按照会考考纲要求,“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掌握汉唐、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状况及代表”难度较低,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作者设计预习提纲时以填空形式呈现,课堂要求学生了解相关史实即可,配套习题为选择题。“理解和评价‘重农抑商政策”会考考查难度最高,多以材料题形式出现,学生不易理解掌握,作者将其确定为本课的难重点,着重分析,配套习题为材料分析题。由此可见,该模式使师生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学生有目的地按照会考考纲所确定的难度进行学习,减轻了课业压力。

合理调配课堂时间,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活动实现了有效和高效。新课程的主要理念在于由关注学习结果走向关注学习过程,由单一的学习知识转变为知识与能力并重。这就要求现代课堂要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率,追求教学方法的优化。新课改之下的岳麓版教材容量大,加之黑龙江省历史会考为闭卷考试,理科班的历史课为每周两节,这就要求教师向课堂要效率。该模式将课堂时间划分为三块,每块时间都规定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指导教师如何在单位时间内做到精讲精练。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在预习阶段,作者发现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学习已经充分掌握了基本史实,因此在讲授和练习中将探讨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作为重难点予以呈现。节约出来的时间观看了纪录片《圆明园》的剪辑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历史认识,完成了新课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要求。

三、“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存在问题

“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在實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践行了有效教学的理念,丰富了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性。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模式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个别年级不区分文理科预习提纲。部分年级为了应对学校检查,减少教师备课任务,让文理科学生共用一套预习提纲。文理科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难度、目标指向是不同的。对于理科生来说,文科预习提纲容量大、难度大,单位时间内无法完成,学生只做填空题甚至弃之不做。这种做法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自我效能感。然而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努力程度、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影响任务的完成”[1]。久而久之,如果学生不参与该模式,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就形同虚设,背离了学校教改的初衷。

部分班级挤占历史课程,影响模式的实践。部分班级为了保证本班高考科目的成绩,经常挤占历史等相关会考课程。这样一来,原有的教学计划就被打乱,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教师只能放弃该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合并讲授,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高考科目时间,却影响整个学校教改工作的开展,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操作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过于教条、僵化。学校要求每课都要使用预习提纲,并定期检查。作者在本年级教学中发现,学校为理科班也配备了对应的练习册,且练习册有预习部分,部分课节的预习内容就可以直接在课堂使用。然而,为了应对学校的检查,教师还是要印制预习提纲下发给学生,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解决策略

首先,针对理科班学情和会考考纲设计理科生专用预习提纲。理科班级的会考课程不可能占用课下的学习时间,只能在课内15分钟完成。因此在设计预习提纲时要充分考虑到容量和难度。教师应结合考纲要求,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历史认识、反思的引导。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要听取其他教师的建议,更要关注学生对于预习提纲的反馈。作者认为,上文提及的反馈一方面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完成情况,一方面是学生对于预习提纲的意见。教育活动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学生是预习提纲的直接体验者,其意见不容忽视。

其次,学校要做好统筹规划、监督检查工作。一是对教师做好引导、教育,要让教师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制止个别教师影响教改的行为,全校上下要统一认识,坚定地推行“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二是学校要对“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在理科班的实践情况及时跟踪检查,对挤占课程、消极应对等行为予以及时纠正,保证历史等会考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最后,学校要提高“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在使用过程的灵活性。学校要给予一线教师更多教学自主权,尽可能避免在教学模式推广中的“一刀切”现象。在预习阶段可采用多种形式,教师既可以整合教材编制预习提纲,也可以利用学生现有的参考资料进行预习,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预习。例如在必修一“新中国外交”一课,作者曾尝试课前让学生观看《钓鱼台国事风云》中的有关赫鲁晓夫访华以及中美建交相关视频,使学生对中苏关系紧张、中美关系缓和直至建交这两个重要的外交事件有了直观的了解。在新课讲授时,通过教师的分析,学生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种观看视频的方式也收到了预期的作用,不仅帮助学生完成了“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更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升华了学生的认识。

四、结语

本研究虽然是个案研究,但是其获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实用性。一些经验紧贴教学实际,是值得在其他学校历史教学乃至其他学科推广的。而“三研三讲三练”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如某些环节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具体落实、模式使用僵化等也反映了当前部分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作者期望本文能为同级同类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之一。

参考文献:

[1]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4.

责任编辑:刘 健

猜你喜欢

理科班高中历史
韩国高中日益“重理轻文”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加强普通高中理科班语文课堂管理的策略
让理科班的政治课堂充满活力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激活理科政治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谈理科班政治教学现状和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