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主义深深地扎根于当代中国大地

2018-06-23廖娟娟

山东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扎根共产主义

廖娟娟

摘 要: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中国到底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这样的疑惑用一句带有戏谑性的话语表达就是:近四十年的中国道路到底是打左灯向右拐还是打右灯向左拐呢?这是一个关系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和理论的重大问题,科学地解答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前途命运至关重要。

关键词:共产主义;扎根;中国大地

由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五位青年才俊鄢一龙、白钢、章永乐、欧树军、何建宇撰写,2015年出版的《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一书甫一上市,一周即在三大网店销售断货,几年来一直热销不断。该书纵论中国优势、危机、创新,回答了干部群众关注和困惑的一些重大问题。是跨学科的深度思考,直面问题的原创思想,是学界新锐的集体发声。北大国际关系学潘维教授为该书撰写序言,认为该书阐述了两个道理:第一,办中国的事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中国共产党只有信仰人民才能领导人民。这位大佬级前辈对于新锐学者大著的评析是中肯而颇有见地的,从这样评价的视角去阅读这些年轻学者的思想成果确实受益匪浅。

但笔者在研读这本论著的过程中,总感到还是有一口大气没有吐出来。这就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以来一直萦怀于八千多万中共党员、几十万党政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以及全国人民心头的,甚至可以说西方那些带着有色眼镜观察家心头的一个巨大的理论和实践困惑: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中国到底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这是一个关系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和理论的重大问题。因此,四十年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尝试着解答它,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宏大性和复杂性以及答案要求的通俗易懂和简洁性之间的矛盾,回答这样的问题真有老虎吃天之感。笔者以为这本篇幅不大的论著,是到目前为止对问题最好的解答之一。

该文作者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引,以国家、资本、人民为核心范畴、以国家、资本、人民三者之间关系为根本关系来科学界定和规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概念来构建论著的理论体系。无论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怎么模糊和否定国家的阶级性,这五位年轻学者都矢志不渝地坚持国家阶级性的观点。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实现资本价值的工具和机器,是资产阶级的总代表,生产资料有限国有化、社会化本身不可能实质性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冲突,而只能为资本主义根本矛盾和冲突的解决提供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更为相应的手段。而伴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发展,通过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社会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创立了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主义革命没有依照马恩设想,在最发达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并取得胜利,因而无论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如何废除资本主义所有制及资本对社会化生产的占有,作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及全球市场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都不可避免地从属于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利益格局。在资本逻辑统治世界的条件下建成社会主义,是时代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执掌国家政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所交付的重大课题。该文作者以犀利目光发现完成这一时代课题的关键是“国家主体性”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共存、不断受到资本逻辑影响过程中,如何以依自不依他的高度自觉与强大定力始终保持自身的主体性。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体性建设之根本,在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之领导核心的政党的主体性建设。一切得失要害,俱在此处!”对于该文作者提出的“国家主体性”建设的根本是核心政党的主体性建设的思想笔者深以为然,感到这才执住了社会主义国家主体性建设之牛耳。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五位青年才俊对于如何防止社会主义国家与核心政党退化变质,保持其对主体性高度自觉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坚韧探索。他们认为“要保持社会主义国家与核心政党的主体性,必须面对与解决资产阶级法权问题。”资产阶级法权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遵循等量劳动交换原则(此原则与商品的交换原则一致)的消费品分配方式的意指。“事实上,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远超出马克思所设想的消费品分配领域,而包含基于资产占有依照等价交换原则所形成的一切法定权利”。面对与解决资产阶级法权问题就要正视其长期存在,并在与其共处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驾驭调控。这一驾驭调控使命“只能由具有高度政治主体性的社会主义国家核心政党来承担。”

这五位青年学者认为在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这一使命,就必须不忘初心,“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始终不能遗忘、偏离、背弃革命的理想”,“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主体性”,在现实社会中学会驾驭资本。“确保资本的逐利性不会冲击、动摇、瓦解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与共识,使其有效地服务于人民共和国生存发展、长治久安的整体目标。”为此执政党加强自身的建设是关键。具体讲,“党不能成为一个社会精英俱乐部,在成员结构上扔要保持以工农为主;要发扬党内民主,让一线党员声音获得畅通的表达渠道”,要“减少特殊利益集团对决策与政策执行的干扰”。中国共产党要保持政治主体性、要有生命力就要积极应对基层社会组织弱化、选举失灵和劳动人民主体地位不彰三大困境挑战,而不能够为了撕掉西方污蔑我们的威权主义标签,以基层自治为借口逃避自己基层民主的组织者、协调人和领导核心的责任,“通过孵化基层群众组织,并与基础骨干团结协作,在带领大家办理生产互助、文化教育、生活服务、娱乐休闲、治安联防、婚姻家庭、医疗养老等小事的过程中,把基层群众组织起来,落实发展民主、改善民生的大事。激发基层劳动者的主体性”。“把正在被揉碎、打散的人民重新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整合起來。”中国共产党要保持政治主体性,就要对竞争性选举扩大适用空间有限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在选民缺乏基本的共性的前提之下,政党在选举动员中很容易将选民中的差异与矛盾放大,从而激化许多社会矛盾;竞争性选举很容易成为资本‘俘获政治的中介环节”。笔者认为五位青年才俊的洞见是鞭辟入里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说出了新话。

五位青年才俊认为竞争性选举有若干重要的优点,但在选民缺乏基本共性的前提下,政党在选举动员中很容易将选民中的差异与矛盾放大,从而人为制造社会隔阂与撕裂,更可怕的是竞争性选举很容易成为资本“俘获”政治的中介环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情极其复杂的大国而言,在中高层引入竞争性选举”,上述的两大弱点很快就会凸显出来。而克服这一弱点就需要在干部选拔任用、交流培训、考核监督各环节嵌入各种促进民主参与的技术,由群众代表对在职干部投评议票。党组织向人大推荐那些在政绩评议中获得较高民众信任的干部担任行政主官,通过人大选举任职之后,该行政主官还要在任职内经过两次民众评议的考试,只有顺利过关,才能获得更高级别职位的推荐。对地方党委主管来说,除人大选举换成党代会选举之外,其他与行政主官并无实质区别。以干部选拔任用为核心的非竞争性政治制度是与中国保持了一个强大的国有经济部门为前提的。这“使得中央政府有较为独立的财政收入来源和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从而避免了过度依赖社会中的强势经济集团,这是中国政治制度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经济前提”。五位青年学者大声疾呼:“如果像许多人不遗余力鼓吹的那样,中国也建立一个三权分立、多党竞争性选举的政体,政治权力分散的最大受益者将是资本,资本将实现它对政治权力的驯化和对于人民民主的阉割。”

这部著作包含了五位新锐学者直面当代中国问题的许多原创性思想和跨学科的深度思考,对于思想理论界许多错误思想观点高屋建瓴地有说服力的有力批判,体现了他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烈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锐作者通过自己的论著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必须“四个”自信、如何实现“四个”自信的重大理论问题,廓清了一直困扰着亿万读者的許多理论迷雾。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欧美价值观的强势传播,不少国人对于西方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莫名的膺服和崇拜,形成了挥之不去地“西方月亮比中国圆”的价值心态。这种价值观的迷失,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危害巨大。出现这种价值观迷乱的原因在于,国人对于社会主义概念认识的迷糊性造成的。五位青年学者虽然没有对社会主义概念做一个具体界定,但事实上通篇紧紧围绕和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范畴而展开。笔者认为五位青年才俊该著的核心意蕴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主体性”,建立和发展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制度,自觉驾驭、调控资本让其为增进人民福祉服务,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内涵。这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所追求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否则,执政党如果成为资本的奴仆和婢女,国家制度成为资本实现自己价值的工具,中国势必走上依附性资本主义邪路。笔者以为五位作者之所以给自己的大著命名为“大道之行”,就是告诉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管还在不断发展、改革,但已经取得的成就清楚地说明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光明之路,天下为公之道。

行文至此,笔者想起在许多年前阅读《法兰西内战》时,读到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时,马克思指出没有及时地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是公社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多少年来对于这样的经验总结说实话,我一直不是很理解的,甚至还有些不以为然。但今天读着《大道之行》大著,当我们以国家、资本、人民三者关系为轴心进行分析时,不解和困惑突然消解,思想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觉。是啊,巴黎公社时期的国家机器是资本主义国家机器,是法国大革命以来通过复辟和反复辟的长期斗争而为资本实现价值量身定做的。法国工人阶级要获得自由解放,运用现成的国家机器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的。只有打碎现有的国家机器,建立能够驾驭资本的国家机器,才能够打开通向人民自由解放的道路。《大道之行》大著呼吁建立“骑在资本头上的社会主义”,正是基于对于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核心内容的科学理解和清醒认识!

笔者以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正是把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进行建构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形态,是深深地扎根于当代中国大地的共产主义。我们矢志坚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对生长于中国大地并不断深化发展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坚守。在当代时代和国情背景下,构建和不断完善共产主义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形态,合理地利用和智慧地驾驭资本为人民的福祉服务,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初心。

[参考文献]

[1]《大道之行》 鄢一龙等著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国家基础能力的基础》欧树军著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猜你喜欢

扎根共产主义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20载扎根荒漠保“第一”
扎根课本 借题发挥
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