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6-22张建海

甘肃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

张建海

【关键词】 数学教学;思维逻辑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1—0109—01

所谓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小学数学教育大纲明确要求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标。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十分欠缺。这将导致学生解题的时候不知从何入手,并且缺乏灵活性和敏感性,进而使得解题错误率大大提升。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呢?

一、以兴趣为依托,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正处在学习的最开始阶段。如果教师不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而是一板一眼地授课,必然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曾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基本活动形式。”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还不太成熟,注意力不够集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将小游戏引入课堂。

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可以设计“用掌声表示得数”的游戏。教师问:“8本书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本?”4声清脆的掌声回答了这一问题;“6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又是2声掌声;“一个大西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学生纷纷回答:“每人只能分得半个西瓜,不够1个,不好用掌声来表示。”于是,教师趁机诱导:“能不能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它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便很快投入到分数的学习当中。实践证明,这样将数学和游戏结合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積极性,使得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耐心为根本,循循善诱

以耐心为根本,才能促进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要有耐心。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正在形成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能一蹴而就,不能以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学生,认为自己教过了,学生一定会。其实,恰恰相反,许多知识和方法都需要教师反复讲解,学生才会理解。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拥有耐心,沉得住气,站在学生的角度,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教师也需要有不同的耐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应该把耐心体现在讲解题目上,同时慢慢地引导基础好的学生往更高层次发展,实现培优的效果;而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这时教师需要更加耐心地帮助他们“爱”上数学,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慢慢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思维难免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不管对于哪个层次的学生,如果教师没有耐心就很难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很难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要启发学生耐心地学习。很多小学生玩性过重,对学习没有耐心,稍微遇到一点问题就不知所措,不愿意动脑筋。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不断地分析为什么,帮助学生沉得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在问题上。学生如果不愿意学,那么他们的逻辑思维就运转得不够,逻辑思维能力就不会得到提升。因为平时的数学题目、考试都不再像课堂上讲得那么生动有趣,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带着学生一起看题目,培养学生对数学题目的耐心和细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到以上两点,也即是站在了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必然能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数学思维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定会得到提高。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培养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