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6-22陈万寿

甘肃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应用

陈万寿

【关键词】 数学教学;阶梯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1—0074—01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不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根据学生的个性情况、学习能力进行阶梯式的分级,并根据分级情况调整备课内容,分层进行课堂教学,分层对学生进行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自信。分层对学生进行教学,也就是本文中将要进行阐述的阶梯教学。实践证明,采用阶梯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和自信心的建立。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阶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些自己的做法。

一、划分学习小组,制订起点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也各不一样,教师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进步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现象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认为运用阶梯教学法是个很好的策略。笔者认为,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正确面对,并通过划分阶梯来帮助学生学习,缩小成绩差异,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笔者根据学生成绩,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成绩较好的学生组成拓展组,成绩普通的学生组成的赶超组,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完成组。同时设置两组题目,是以基本内容为主的题目以及拔高难度的题目。完成组的学生完成课堂内容后要完成基本内容为主的题目,做到对课堂基本内容牢固掌握;赶超组学生完成基本内容为主的题目和拔高难度的题目,努力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拓展组学生完成拔高难度并进行应用拓展,将课堂内容延伸出去。组内先完成的组员要帮助正在完成的组员,保证组内所有组员齐头并进。

二、阶梯式授课

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剖析教材,抓住知识内容本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促使学习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将学习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划分阶梯,形象具体、可以直接记忆的内容为第一阶段,只要学生接触记忆就可以运用;抽象的、需要独立思考的知识内容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拓展性、应用性的内容为第三阶段,通过学习这一阶段的知识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传授知识,力求每一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理解透彻、掌握牢固,并能灵活应用。

例如,教学“正数与负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引出生活中应用负数的实例,让学生对负数产生感性认识,再将负数概念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了解正数、负数、零、数轴这些相关知识。因为负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而且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要以具体事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数轴的联想。比如,以学校为零点,学生A的家在学校西边,学生B的家在学校东边,B的作业忘在了A家中,B从家里出发前往A家取作业,最后回到自己家中,这是一个从正数到零点到负数,再回到零点,再回到正数的过程。当然,正数、负数的概念可以表示很多东西,比如温度、距离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情逐渐渗透,逐渐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阶梯式评价

在初中阶段,学生进入人生重要的阶段,不仅在学习上要有所建树,在个性上也要不断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不断获得学习中的成就感,不断增强学习信心。笔者是这样做的:对不同等级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只要他们达到所设定的目标就要及时给予表扬。比如,完成组的学生经常被人们称为学困生,面對这组学生,教师要不断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习题难度设置得当,让他们在练习中提升学习能力和信心;对于赶超组的学生,教师要细心观察,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成绩未能得到突破的原因;对于拓展组的学生,要用富有创建性的、难度较大的试题进行练习,让他们感受挑战的乐趣。实践证明,采用阶梯式的评价,能激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