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与指导策略

2018-06-22胡晓玲

甘肃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指导课外阅读内容

胡晓玲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环境;内容;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1—0050—01

在当今信息时代,让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这也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以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知识。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和指导谈几点拙见。

一、创优环境,坚持开展阅读活动

一是要创建阅读的条件。可以在教室中开辟班级阅读角、班级阅读主题墙、图书区,这些功能区应选择在“明亮”“安静”的位置。根据“明亮”“安静”的要求,教师可将阅读区设置在教室南面靠窗处,因为朝向南面的地方光线充足,或者选择靠墙壁,能形成半开放式的格局,可以营造一种安静、安全的氛围,便于小学生专注地阅读;同时,要引导家长在家中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有条件的家庭要为小学生布置专门的房间供其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学习和阅读的环境相对独立和安静。二是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筹措阅读书籍。可以号召班级学生用零花钱订阅书籍,鼓励和动员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捐出一些自己的收藏书、闲置书,放在班级读书角,还可以从市区及学校图书室借来相关图书并定期更换,以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和自由阅读,以尽可能保障书源的充分和多样化,让学生在阅读中不自觉地舍弃浮躁,使内心回归平静。

二、精选内容,保持阅读的丰富多样

一是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小学生好奇心重,小学阶段也是培养一个人兴趣爱好最重要的阶段,小学阶段读的一本书、一个故事、一段话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很长一段时期甚至一生,而这也是阅读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因此,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应鼓励学生读“杂书”“闲书”和“看不懂的书”,鼓励学生阅读那些涵盖了人物故事、名人传记、前沿科技、环境保护、地理现象和历史文化等趋向于当今世界热点话题内容的书籍,可以选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内容健康有趣的读物作为阅读书籍。二是要引导学生阅读多种题材的书籍。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电影剧本、谜语或科幻童话等,潜移默化地激发小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不同的文体也更易被小学生接受,但要确保内容健康、积极、科学,不可任由小学生“信马由缰”去读。

三、 做好指导,确保阅读有所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以后逐渐递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倡读整本书,并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并使学生学有所获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学习老前辈的阅读方法。适时逐一给学生介绍和学习毛泽东的“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法,以及王梓坤的抄读法,苏步青的多读、精读法。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实际需要阅读。

2.指导小学生掌握几种课外阅读的具体方法。(1)泛讀。指导小学生养成拿到一本书先浏览,通过读作者简介、目录、内容摘要、前记、序言、后记等,综合考虑书籍的厚薄后决定是否继续认真阅读。另外,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2)速读。要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将某本书读完,这就需要小学生掌握速读的方法,尽可能快地阅读每段文字或某本书,这就需要小学生要有一定的识字量,要熟练地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在阅读时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3)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多读几遍,体会作者的立意构思,揣摩作者的布局谋篇,欣赏其妙词佳句,如此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小学生的知识营养。(4)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笔记、写读后感等,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专门准备的读书摘抄本上,方便随时翻阅、背诵。

总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让学生放松地阅读,自由地阅读,大量地阅读,才是还原课外阅读“本真”的阅读,在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中,教师不能搞强迫的“填鸭式”和“军事化”的整齐划一训练,而应通过引导使小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进而爱上阅读,产生兴趣,养成习惯,受益终生。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指导课外阅读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主要内容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