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2018-06-13崔玉洁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正畸治疗口腔修复应用效果

崔玉洁

【摘要】 目的:探讨对口腔实施修复时应用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40例以常规方法展开修复为一般组,46例以口腔正畸展开修复为正畸组,对两组修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畸组修复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83%、95.65%,均高于一般组的77.50%、80.00%,且正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低于一般组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正畸治疗不仅可实现优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使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提升。

【关键詞】 口腔修复; 正畸治疗; 应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7.0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7-0142-02

对于患口腔疾病的患者而言,牙齿会有松动、不整齐、间隙等出现,不仅会使牙齿、口腔的相关功能受到影响,而且会使患者对牙齿美观度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近年来,人们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牙齿,既要求有正常的功能,也提升了对美观度的要求,对此,积极到医院接受修复治疗[2]。对于口腔修复工作的开展,笔者所在医院对正畸治疗进行了应用,为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本次研究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以常规方法、正畸治疗展开修复,现对两组修复过程与结果进行如下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纳入了86例患者为对象,均为2012年

1月-2017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依据修复方法,行如下分组:正畸组46例,男22例(47.83%),女24例(52.17%),年龄19~65岁,平均(42.3±7.4)岁,牙齿缺损13例,深覆牙合19例,前牙间隙11例,其他3例;一般组40例,男18例(45.00%),女22例(55.00%),年龄20~65岁,平均(42.8±7.3)岁,牙齿缺损11例,深覆牙合17例,前牙间隙10例,其他2例。所选患者相关口腔疾病均在多项临床检查下确诊,明确可以接受口腔修复治疗,已将有其他严重疾病合并、不能耐受修复等患者排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正畸组以正畸治疗展开修复:(1)常规对患者口腔实施清洁处理,若患者有牙髓、牙周病合并存在,展开针对性的治疗,对于有损坏出现的牙体拆除,对骨头与肌肉连接关节、颌骨包绕牙根实施全面性检查,明确骨缺损是否存在。(2)通过方丝弓对牙齿实施矫正,并固定,调整以后实施一定牵引。对于有牙髓病、龋齿存在的患者,展开洗牙、补牙等治疗。(3)对牙体预备的工作进行开展,将印模、石膏制作出来,帮助患者进行试戴,对于不合适者,调整,随后让患者正式戴牙,嘱咐其定期到医院接受复诊。

一般组以常规方法展开修复,比如,对局部进行义齿安装、常规展开修复等。

治疗后,两组都展开系统化的口腔健康宣教,嘱咐患者每天早上、晚上都刷牙,饭后进行漱口,对饮食进行控制,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可食用,可尽量将新鲜蔬果的食用量增多,对于有口腔溃疡者,指导其对VC进行补充。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修复效果进行判定: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正常咬合状态恢复,修复体和口腔正常生理状态相符合为显效;相关症状比修复前显著改善,正常咬合状态基本恢复,修复体和口腔正常生理状态基本符合为有效;症状、咬合改善不明显,修复体与正确正常生理状态不符合为无效[3-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对两组修复后相关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统计。(3)自主对调查表进行制作,对患者修复满意情况展开调查,共三个等级: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比较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修复效果比较

正畸组修复总有效率 97.83%,一般组为77.50%,正畸组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正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一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正畸组低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对修复满意情况比较

正畸组修复总满意度为95.65%,一般组为80.00,正畸组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对于常见口腔疾病的治疗,往往需展开口腔修复,以使口腔疾病得到治愈的同时,使牙齿美观度提升。口腔修复学包括的主要是对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实施矫治,此种治疗方法与人体的生理特点相符合,通过对修复体的制作,可使口腔、面部的相关畸形得到修复、改善[5]。其中,正畸治疗主要是对上下颌实施调整,使其关系恢复到正常状态,是口腔修复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以往临床上对口腔疾病的治疗时,大多展开常规性的修复,治疗后不仅常有口腔炎症、食物嵌顿等不良反应出现,而且修复的美观度不够理想,患者生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改善[6]。

近些年,对口腔展开修复治疗时,正畸治疗广泛被应用,有多个方面的优势:(1)正畸治疗可使牙齿的间隙得到合理性的分配,基牙能够始终保持在直立而且平衡的状态中,不仅可使口腔、牙齿相关功能恢复,而且能够对患者美观度的需求进行满足[7]。(2)正畸治疗有计划性,依据计划对患者展开治疗,可使患者接受治疗所需的时间缩短,使患者痛苦得以减轻,从而促进治疗依从性、效果的提升。(3)正畸治疗治疗后一般不会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出现,尤其是口腔炎症、食物嵌顿等,可对患者的康复进行促进,使患者生活质量尽早得以改善。总之,对于口腔修复,虽然对于一些牙周病患者而言正畸治疗需要的治疗时间比较长,但修复一旦成功,则不仅可使患者口腔、牙齿功能得以恢复,而且能够促进牙齿、面部美观度的恢复,属于永久性修复措施的一种[8]。

但为了促进修复效果的提升,以正畸治疗对口腔疾病患者展开修复治疗时,需注重以下问题的考虑与处理:第一,口腔正畸治疗最为主要的目的是对基牙的平衡状态进行保持,通过正畸治疗对口腔展开修复的过程中,局部的义齿需始终保持在平衡状态中[9]。对此,一旦发现有基牙不平出现,则对牙体准备工作进行开展时,需通过切削牙齿等措施进行处理。第二,对于牙弓的处理,需确保牙齿全部于牙弓之间分布,如果牙齒之间牙弓的分布有间隙存在,则口腔修复效果会受影响[10]。对此,需以X线对患者口腔状况进行全面性检查,对合理的牙弓进行选择,以确保修复效果。第三,对于牙列间隙的处理,需对患者病因进行明确掌握,并尽量将病因去除。一般而言,对牙隙进行关闭时,若邻近牙齿的收拢为倾斜,牙根没有随之移动,则三角间隙会出现[11]。对此,矫正处理患者牙齿时,需缓慢实施加力的牵引,确保牙齿能够整体性进行移动,使牙列中线、面中线之间的关系能够维持。这样,正畸治疗完成后,患者牙齿、面部之间才会更为协调,理想的美观度才可实现。第四,整个正畸修复过程中,临床上都需将健康宣教工作做好,使患者对正畸治疗、需要进行配合的要 点有明确的认识,对正畸修复进行积极性的配合,从而促进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12]。另外,临床上还需对口腔卫生方面的宣教工作进行强化,强调对口腔卫生进行保持的重要意义,并告知一些对口腔卫生进行保持的方法,以促进修复效果的提升。

本次研究,一组正畸治疗展开修复,一组以常规方法展开修复,结果显示,正畸组修复总有效率达97.83%,一般组仅为77.50%,正畸组显著较高(P<0.05);正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咬合抬高、咬合接触消失、口腔炎症各1例,未出现食物嵌顿、牙齿松动,一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咬合抬高、食物嵌顿、咬合接触消失、牙体松动、口腔炎症均有发生。可见,正畸组不良反应显著较少(P<0.05);此外,正畸组对修复满意度为95.65%,高于一般组的80.00%(P<0.05)。

综上,对相关口腔疾病患者展开修复治疗时,临床上可积极对正畸治疗进行应用,以促进修复治疗效果、安全性的提升,进而使患者对修复治疗的满意程度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军.用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6):195-196.

[2]张曦颖,徐璐璐.老年口腔正畸治疗的特点与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6,14(5):304-307.

[3]杨越萍,张妍.45例成人口腔正畸矫正后修复临床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2):727-728.

[4]林永歉,邓泽栋,吴淑玲,等.成人修复口腔正畸矫正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106-107.

[5]敖洪威.正畸牵引联合玻璃纤维桩桩冠修复在前牙损伤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5):629-630.

[6]郭斌,南海涛,孙雷,等.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疗效美观效果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0):1598-1600.

[7]何文娟.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60例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OL].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3):132-133.

[8]徐勇.正畸联合修复在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体会[J].当代医学,2017,23(12):144-145.

[9]安立娟.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治疗中采用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9):87-88.

[10]关柏珍.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在牙列缺损伴错(蛤)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78-79.

[11]张春鹏.口腔美容修复中正畸治疗的应用意义探究[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4):145.

[12]李芃,李瑞.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前牙错畸形及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9):3677-3679.

(收稿日期:2017-09-15)

猜你喜欢

正畸治疗口腔修复应用效果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Ⅲ类颌间牵引在安氏Ⅲ类错矫治中的应用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的疗效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研究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