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形态创新

2018-06-13李玉萍

戏剧之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创新

李玉萍

【摘 要】在我国诸多综艺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文化内涵积淀的发展期,文化类综艺节目独树一帜。继《朗读者》之后,中央电视台再次推出重量级之作《国家宝藏》。这档节目从主题、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与突破,秉承着对国家主旋律的弘扬,对国家宝物的充分展现与诠释,获得了受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可,也为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启示。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创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2-0090-02

自2013年开始,中国电视节目进入了从过度注重娱乐性转变为文化与娱乐兼容的崭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节点上,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运而生,其中以中央电视台首当其冲。2013年8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新型的节目形态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对汉字听写的关注一度成为热点话题。以此为契机,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多档以“大会”命名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等分别从谜语、成语、诗词、民歌为具体切入点,挖掘传统文化,审思当下,具有深刻的民族意识与开拓精神。

2016年底,黑龙江卫视《见字如面》的播出,好评如潮,再次引发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浪潮。《见字如面》虽然在形态上借鉴英国节目《Litters Live》,但节目具体内容全部取自中国文化,是国内首档采用明星专门朗读书信的节目。2017年初,中央电视台再次推出一档新节目《朗读者》,节目以“朗读打动人心”为口号,每期邀请一位嘉宾进行朗读,分享故事和心得,最终节目呈现生命、文学和情感三种情感的交织。2017年12月,央视再次推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该节目融合了综艺、纪录片等多种艺术形态,开创了“记录式综艺语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让“文物活过来”,以现代手段和方式让历史文化发声。可以说,2017年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世界。虽然节目扎堆,但《见字如面》《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三档节目的豆瓣评分均在8.5分以上,《国家宝藏》在豆瓣更是达到9.2分的好成绩。正如网友感慨,“在各大电视台拼明星、拼资源、拼资本、拼话题大做真人秀之时,不喧闹、不炒作的文化类节目为聒噪浮华的综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有过这样一段表述:“我们的电视使我们和这个世界保持着交流,但在这个过程中,电视一直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笑脸。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1]在当下大部分综艺节目浮于表面、争于流量、过度娱乐的情况下,《国家宝藏》等一系列节目填补了文化类节目的空白。而这些节目的火热,也体现了当下以及未来的文化发展趋势。比起一味地享受娱乐,在娱乐中学习历史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契合国家政策,确立节目主题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共同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展现中华泱泱大国实力强有力的证明,超越国界、树立于民族之林的目标需要整合我国传统文化的资源,跨越时空,实现现代化的传承与表达。

《国家宝藏》从“文物”入手,整合全国顶级文博资源,携手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通过镜头带领观众走进博物馆。节目每一期通过展现三件宝物的前世今生,将文化与娱乐融合,不仅仅是让大众在品味和欣赏文物的美轮美奂中得到愉悦,更是希望通过节目组的用心制作、创新之举让受众了解到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它所承载的千年历史。节目不以说教为目的,但是通过国之重宝的另一种讲解无声中唤起了大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和爱惜之情,萌发了对博物馆的兴趣。只有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博物馆建立起联系,才能形成对文化的自觉接受与吸收,让我们思索个体与国家、历史与文化、过往与现在种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坚定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节目定位于国家政策的深度结合,注定了它的受众不同于《中国有嘻哈》等综艺节目,收视人群直接指向年轻群体,《国家宝藏》通过文化与综艺的结合使得它的受众层面是更为广泛的,是寓教于乐的,具有文化输出的媒介意义。

二、创新节目内容,展现国之重宝

2005年,一只元代青花瓷器大罐鬼谷子下山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出了2.3亿人民币的天价,这一交易价格创下了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最高拍卖纪录。纪录的打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宝物的收藏一度成为热点话题。在此期间,全国各大电视台相继推出鉴宝类节目。央视的《鉴宝》、北京卫视的《天下收藏》、天津都市频道的《艺品藏拍》、湖南娱乐频道的《艺术玩家》等。《鉴宝》价格竞猜的环节增加了游戏趣味,《天下收藏》在一众鉴宝类节目中更是突出,对赝品的当场销毁让最后一刻鉴定结果变得充满悬念感和刺激性。《收藏马未都》这档节目可以称得上是鉴宝类节目向文化类节目的转型之作。该节目以收藏品为载体,让受众对鉴宝层次有所提高的同时相应地提高了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但是节目真正指向人群依然是具备收藏知识基础的投资者。一个节目若缺乏内容积淀,收视火热只能是一时的,很多节目因为功利性强,缺乏文化内涵,停播或改版成为现实路径的选择。《国家宝藏》虽然主打“文物”,但是完全不存在功利主义的熏陶,反而是对真挚情感的积极抒发。

“电视综艺节目的内容既包含人物、地点、事件、方式、音乐、声光效果、时空转换、视觉造型等在内的一切可感知的存在,也包括节目所要传达的审美、娱乐、艺术等诸多意识形态领域的承载。”[3]《国家宝藏》在节目内容上进行了极大的创新。“演绎前世传奇,讲述今生故事”成为节目的主打招牌,除了讲解員对国宝进行讲述外,采用明星进行国宝前世故事的演绎,每个小故事都与朝代相呼应,基于历史构建,发挥了极大的想象力。在今生故事的段落选取有国宝相关的人和事进行讲述。通过综艺节目与文化相连接的创作手段,通过明星与素人相结合的传达方式,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君王的风范、一对父子之间深刻的感情、一个小官吏对律法的坚守,传达了对故宫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的感谢,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的坚守,赞扬了祖祖辈辈的传承精神。可以说一期节目浓缩了众多感情,每一种感情都是无声地动人。尤其节目中梁家辉表演的关于石鼓中这样一段台词:“很多人都说,我们华夏民族没有信仰,可其实我们的信仰,就是我们自己的文字和历史,如果连这点心眼都糊涂,那我们何以为人呢?”更是讲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历史不说话,但它无时无刻不在发声。无论是对前世的想象还是对今生的讲述,都传达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沧桑巨变感和浓烈的人文情怀。通过历史传达了中国的大国风范与气魄。

三、节目形式创新,注重受众参与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再到《国家宝藏》这档最新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央电视台都秉承着对文化的传承。在节目形式上不断创新,注重大众的观感与参与感。而在众多节目中《国家宝藏》的脱颖就在于它的节目风格是娱乐化的,但是节目内核却是充满了文化内涵与情感张力。节目以“讲解员有趣的讲解+明星的脑洞小剧场+素人与文物的渊源讲述+九大馆长的点评天团”使得节目紧凑完整,充满可视性。节目的现场设置也是别出心裁,在舞台上充满了形式感,舞台画面随着内容进行多次变化,与音乐交相辉映。现场节目的悬念就在于第一件展示的国宝是什么?它的守护人又是谁?每一件宝物和守护人的出场都是隆重的,最后的守护人宣誓也是充满了仪式感的,增强了受众的审美体验。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国家宝藏》总制片人吕逸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道:“作为国家级电视台中的一员,央视综艺频道始终牢记自身平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节目内容制作中,始终坚持做市场的拓荒者、破局者和引领者,致力于将节目的价值感、娱乐性与社会真实需求有机结合,不盲从市场的风向,只聆听百姓的心声和社会的回响。”[4]节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每一期节目属于一个博物馆,对于每个博物馆推荐的三件镇馆之宝,线下交由民众甄选,最终每家博物馆选出一件至宝。第二阶段,以《国家宝藏》为题举办一场盛大特展,展品就是最终甄选出的九件国宝。可以看出受众对最终展现的宝物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无形中拉近了受众与宝物之间的距离。同时九家博物馆馆长组成“国宝守护联盟”,后期会将亲笔签名的纪念门票套装送给幸运的热心观众。其中南京博物馆更是为节目重制纸质门票,种种举动皆可以看出节目满满的诚意。除此之外,《国家宝藏》在线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有趣的主题活动。其中“我给国宝写广告语”的活动,诙谐有趣的互动大大拉近了大众与节目的距离。这种方式无声地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博物馆,去探寻历史的秘密,真正做到了聆听百姓的心声,注重社会的回响。

四、结语

“如此炫酷的开场,一看就知道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我们有多年轻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国家宝藏》001号讲解员开场的这句话,打动了很多人。《国家宝藏》作为一档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避开了诸多综艺的同质化现象,无论是创意性地将主持人转化为讲解员,还是邀请知名人士围绕文物展开的表演,抑或是九大馆长坐镇进行点评,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众的审美疲劳与文化焦虑。同时这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无疑给电视节目的后续创作与发展带来了诸多启示。

参考文献:

[1]尼尔·波茲曼.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06.

[2]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R].新华社,2017.

[3]赵子忠.内容产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8.

[4]杨骁.让综艺节目彰显“国家舞台”气度[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创新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