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后溪穴为主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6-13宋宏文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活质量评分VAS评分颈椎病

宋宏文

【摘要】 目的:对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后溪穴为主穴,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4例颈椎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67例患者取病变段的颈椎夹脊穴、风池穴、大椎穴、肩井穴及肩外俞穴进行治疗,观察组6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刺双侧后溪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PQ评分、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NPQ评分、VAS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行以后溪穴为主穴的针灸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见该治疗方案值得被进一步研究并推广使用。

【关键词】 颈椎病; 后溪穴; NPQ评分; VAS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doi:10.14033/j.cnki.cfmr.2018.7.0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7-0048-02

颈椎病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包括颈椎间盤突出、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及颈椎骨关节炎等[1],主要诱发原因是颈椎间盘、软骨、周围韧带、椎体等组织发生了病变,进而对患者的神经、血管、脊髓进行压迫,诱发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进而产生功能性障碍等综合征[2]。其中,最为常见的颈椎病类型是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中的表现主要是感觉、反射及运动障碍。以往,对颈椎病进行治疗,最常用的方案是外科手术,但是手术的成功率并不会太高,一旦失败,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脊髓损伤、硬膜外血肿、颈部神经损伤等[3]。不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方案包括口服药物、封闭疗法、理疗、电疗、颈椎枕颌带牵引、颈椎制动等。目前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临床中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广泛关注[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4例颈椎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两组。纳入标准:患者耳廓、枕、颞、肩、颈等部位没有疼痛的感觉,进行按压,存在压痛点;颈椎部位存在椎间关节不稳问题;MRI能够看到椎节存在的梯形病变。排除标准:年龄在70岁以上或20岁以下;患者患有糖尿病、结核、高血压、类风湿性脊柱炎、肿瘤、内脏器官病变等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对照组67例,包括男33例,女34例,年龄46~68岁,平均(51.3±6.7)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3.72±0.34)年;观察组67例,包括男32例,女35例,年龄45~69岁,平均(51.5±6.5)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3.65±0.38)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取病变段的颈椎夹脊穴、风池穴、大椎穴、肩井穴以及肩外俞穴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刺双侧后溪穴治疗。具体为:患者治疗期间保持正坐,将双手、肩部、颈部完全露出,医师进行针刺之前,要先进行酒精消毒,双手进针,针刺入角度与皮肤呈90°,刺入尺寸控制在1~1.5寸,得气后进行平补平泻,留针时间维持在15 min左右,留针期间,观察组进行1次后溪穴深刺,治疗1次/d,连续治疗6 d后,停止1 d,再次进行针刺治疗。6 d为1个疗程,进行2个疗程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NPQ评分、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疗效判断标准为:参考朱氏判断颈椎病疗效标准进行评分,评分最终为0~3分,或是治疗以后,评分下降9~12分,判定治疗显效;评分最终为4~8分,或是治疗以后,评分下降4~8分,判定治疗有效;评分最终为9~15分,或是治疗以后,评分下降1~3分或上升,判定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生理职能3项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4%,高于对照组的76.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NPQ评分、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PQ评分、VAS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3 讨论

颈椎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臂手麻木、肩颈疼痛、局部肌肉萎缩等,若是发展严重,还能导致四肢瘫痪,另外还有神经压迫导致的头晕、头痛和失眠等症状[6]。颈椎病多发人群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然而近年来,人们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很多年轻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开始长期使用手机或是计算机,不健康的坐姿、站姿都可能导致颈椎病发病率提升,而且发病人群的年龄正在逐渐下降。临床中颈椎病的发病诱因主要是累积性损伤、颈椎局部外伤、颈椎退行性改变、局限性颈部感染、其他相关疾病影响。颈椎病发人群中,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患病率超过了20%,已经可以判定为职业病[7]。临床中对颈椎病进行治疗,保守治疗方案多采用西药、牵引,或是手术治疗,目前又提出了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方案。现代医学中,对颈椎病进行治疗可以遵循两种方式进行,也就是解决临床症状或是解决发病诱因。对发病原因治疗,一般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方式一般需要花费较高的手术费用,患者承担的痛苦较为严重,而且手术适应证并不是很多;对临床症状治疗,则采用保守治疗方案,例如口服药物,但是这种治疗方案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副作用,而且针对性比较差,缓解临床症状的时间不长[8]。所以,必须及时找出一种具备一定针对性,而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方案。我国传统的针刺治疗方案,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而且后续副作用相对不明显,近年来得到了医疗人员和患者的重点关注。

传统医学范畴中,治疗颈椎病采用针灸方案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维持较长时间的治疗效果,花费较少[9-1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尤其对于颈部僵硬、颈痛的治疗效果显著。现有的医疗经验证明,针刺颈椎夹脊穴、风池穴、大椎穴、肩井穴及肩外俞穴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这些穴位也是颈椎部位的穴位,但是临床中发现,单纯对这些穴位进行针刺,取得的效果有限,还有不足之处[11-12]。所以,本研究针对颈椎病治疗,加入了后溪穴,发现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对其进行针刺,经脉能够经过患者的项背和肩颈两侧,对颈部处的椎节进行麻痹,缓解疼痛,对人体中的气血进行调和,保证畅通,畅通以后,患者也就不再疼痛,即“通則不痛”。比较试验研究中的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针灸治疗中加入后溪穴以后,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速度要低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治疗方案效果更为显著,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本次研究中,采用了NPQ评分、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作为临床指标,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现在的医学临床评价方式与以前比较,已经不再单纯对生物学指标进行分析,而是引入了生活质量的概念,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内容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生理职能3项评分。与以往单纯评价临床疗效相比,这种方式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出治疗方案和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现在的医疗研究中,除了要研究治疗效果,还需要对患者的后续生活水平进行评价,进而找出远期效果更好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对颈椎病患者采用以后溪穴为主穴的针灸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案值得被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姜慧晶,苏昌明,胡海.以后溪穴为主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13-14.

[2]朱晓华,朱力立,章银萍.针刺配合推拿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3):69-70,72.

[3]周荣富.针刺后溪穴不同深度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探索[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4]叶壮益.手法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1):43-44.

[5]张蕊,陈涛平.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3):2545-2547.

[6]潘巍一,张捷洪,谷涛,等.温针灸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情况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8):4225-4226.

[7]胡晔,吴小菊.针灸推拿联合临床护理干预治疗颈椎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1):155-156.

[8]陈倚天,许秉诚.后溪穴配申脉穴治疗颈型颈椎病[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3):62-63.

[9]潘文涛.110例针灸结合耳穴压籽用于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2):154-155.

[10]蒋志伟.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0):32-33.

[11]尹文胜.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6):74-75.

[12]时香雄.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3):161-162.

(收稿日期:2017-09-14)

猜你喜欢

生活质量评分VAS评分颈椎病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人性化护理用于小儿心肌炎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分析
红花如意丸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效果观察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在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
Wiltse入路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