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青年与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分析

2018-06-13黄琳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青年病理特征直肠癌

黄琳

【摘要】 目的:分析中青年与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5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47例为中青年组,58例为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观察其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例、Dukes分期、生存时间和三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遗传史发生率、发病到确诊时间、便秘发生率、初始症状、肿瘤位置、组织学分类和分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患者病情发现晚、初始症状与老年患者差异较大,若及时诊治,两者预后则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中青年; 老年; 直肠癌; 病理特征

doi:10.14033/j.cnki.cfmr.2018.4.00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4-0019-02

Analysis of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Middle-aged and Young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HUANG Li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8,16(4):19-2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Method: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105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treated by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09 to May 2016 were analyzed,and 47 cases were in the middle youth group.The 58 cases were aged The clinical data, 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follow-up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o observe its survival.Resul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erms of sex ratio, Dukes staging, survival time and three-year survival rate (P>0.05).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incidence of genetic history, the time of diagnosis,the incidence of constipation, initial symptoms, tumor location,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P<0.05).Conclusion:The prognosis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elderly patients, and the prognosis of the two patients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Key words】 Chinese youth; Old age; Rectal cancer;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First-authors address:Chengdu Tianfu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Chengdu 610213,China

直腸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发生率较高,所占比例为所有成年癌症的5%左右,其致死率也不容小觑。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巨大变化,而我国的直肠癌发生率也逐年递增,每年的新增病例有十万左右,而男性所占比例在女性患者之上。直肠癌主要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高发群体,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生率尤为突出。根据最新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直肠癌患者逐渐发展为年轻化趋势,而年轻患者的生物学行为与老年患者存在明显差异,且与预后存在直接联系[1]。为此,笔者所在医院分析了中青年与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9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5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所有患者年龄24~90岁,平均(56.4±3.6)岁;均通过肠镜活检或者手术病理检查后判断为直肠癌,其随访资料和病理资料均具有完整性。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段将其分为两组,中青年组47例,年龄30~59岁,平均(45.7±2.8)岁;老年组58例,年龄60~86岁,平均(73.1±2.6)岁。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中青年组患者中,实施乙状结肠造瘘术患者10例,实施Dixon手术患者25例,实施Miles手术患者12例;老年组患者中,实施乙状结肠造瘘术患者9例,实施Dixon手术患者37例,实施Miles手术患者10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均通过辅助化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2~85个月,平均(39.7±2.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性别、遗传史、初始症状、发病到确诊时间、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组织学分类情况,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患者遗传史发生率和发病到确诊时间均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患者黏液脓血便和排便习惯变化发生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患者腹痛和腹部肿块发生率均低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病理特征比较

中青年组患者腹膜返折上肿瘤发生率低于老年组,腹膜返折下肿瘤发生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患者腺癌发生率低于老年组,黏液和印戒细胞癌发生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ukes分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患者中高分化發生率低于老年组患者,而低分化发生率高于老年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生存时间和三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人们的饮食习惯在不断改变,饮食中脂肪摄入量逐渐增高,而纤维素的摄入量逐渐下降,维生素A和D的摄入量不足,导致直肠癌发生率逐渐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除此之外,遗传、慢性炎症和环境等因素对直肠癌的发生率有一定影响。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低位直肠癌发生率在65%~75%,其中中青年发生率在10%~15% [2]。大多数40岁以下的直肠癌患者在诊断时均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比较老年与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及时诊断极为有利,为早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3-4]。

慢性消耗性症状、腹部肿块、腹部疼痛、便质和习惯改变等均为直肠癌的临床症状[5]。而在本研究中,中青年组患者发病到确诊时间、黏液脓血便和排便习惯变化发生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青年患者对直肠癌的耐受性较高,对早期发生的临床症状未引起关注。中青年组患者遗传史发生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遗传因素在中青年直肠癌的发生环节起到关键性作用。老年组患者便秘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针对老年人而言,便秘是导致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老年人长时间处于便秘状态,导致肠道内部菌群失调,大量致癌物质堆积在肠道内无法排除,最终引发直肠癌[6-8]。

因腹膜返折下位置肿瘤未被腹膜包裹,肿瘤外侵性更强,极易扩散到其他位置;一般情况下,腹膜返折上位置肿瘤的预后情况高于腹膜返折下位置肿瘤[9-10]。而在本研究中,中青年组患者腹膜返折上肿瘤发生率低于老年组,腹膜返折下肿瘤发生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患者分化情况、黏液和印戒细胞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青年和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分子生物学行为存在明显差距,其差异主要是中青年患者的肿瘤细胞异型性突出,染色体极易发生缺失现象[11-12]。

综上所述,中青年患者与老年患者相比之下,前者病情发现晚、恶性系数高、遗传因素突出,初始症状与老年患者差异较大,若及时诊治,两者预后则无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董秋美,郑伟华,何友兼,等.老年结直肠癌与中青年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9):2128-2130.

[2]李爽,黄兰蔚.中青年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J].胃肠病学,2011,16(2):106-108.

[3]李桂芝.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与中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特点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0):72-73.

[4]张代场,张春,李林立.中青年与老年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比较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12-14.

[5]端传友.中青年与老年直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75-177.

[6]阮丽琴,李太原,周凤凤.不同年龄组的结直肠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6,4(5):86-87.

[7]艾克热木·玉苏甫,帕尔哈提·沙依木,艾孜买提·热合木吐拉,等.40岁以下及70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对比[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9(17):4807-4810

[8]刘滢,樊勇.青年与老年患者结直肠癌临床及病理特征比较[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6(8):381-382.

[9]张彬彬,陈甜甜,王国昌,等.老年直肠癌与非老年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8(7):120-122.

[10]刘海英,赵广章,王军业,等.青年与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1):1559-1562.

[11]杨磊,欧阳书睿,张思琴,等.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 世界肿瘤研究,2014,4(2):28-32.

[12]董秋美,郑伟华,黄赛花,等.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广西医学,2009,5(9):621-623.

(收稿日期:2017-07-10)

猜你喜欢

中青年病理特征直肠癌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补充维生素D或可预防结直肠癌
血浆LP—PLA2水平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50例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和病理分析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T1期外周型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分析
炎症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分析
老年胃溃疡患者与中青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中青年与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比较分析
原发性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