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抒情逻辑谈起

2018-06-07王以兴王春玲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定风波隐者人生态度

王以兴 王春玲

摘要: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所表达的旷达洒脱之人生态度固然容易理解,但其中事、情、理的叙述线索和因果思路却常被忽略。苏轼在政治上的沉浮使其明悟人生顺逆、荣辱、境遇的不可捉摸,从而滋生出一种穷达不困于心的从容优雅。谪居黄州时的一次春雨即晴的意外邂逅,真切印证了苏轼的人生感悟。

关键词:定风波;抒情逻辑;隐者;人生态度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比,虽然名气略逊一筹,但是仍为人们所广泛熟知和喜爱。王水照先生认为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诗人坦荡旷达的人生态度的自我表白。”[1]然而要想透彻、清晰地把握该词的细微和精妙之处,在笔者看来,梳理作品的抒情线索和内在逻辑是必要的前提,也是关键的一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开篇就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和轻松口吻发出倡议。相较于他人一听到春雨洒落树叶之声的慌张失措,苏轼却微微一笑满不在乎地边踱步前行,边撮口或吟或啸。“吟”指低吟浅唱,如柳永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啸”如岳飞的“仰天长啸”亦或诸葛亮的“抱膝长吟”。“吟啸”或称“啸咏”当是中古名士的发明,多用在对某种特殊情怀、情愫的抒发:

桓玄尝登江陵城南楼云:“我今欲为王孝伯作诔。”因吟啸良久,随而下笔。一坐之闲,诔以之成。(《世说新语·文学》)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任诞》)

在后世文学作品中也常见到文人“吟啸”的身影,如周密的《玉漏迟·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雨窗短梦难凭,是几番宫商,几番吟啸。”此处苏轼则借“吟啸”来形容自己从容洒脱的神情气度。

而“徐行”一词具有同样的艺术效果。面临突如其来的绵绵春雨却不慌不忙漫步其中。只要比较一下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读者自会明白其中意味。

“吟啸”与“徐行”形象表现了词人不以风雨为意的洒脱。然而,这只是词人一己之标榜,原因为何则未加说明。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原来,词人是手拄“竹杖”、脚穿“芒鞋”在雨中“徐行”。一“轻”字重在刻画词人无惧无畏的内心感受。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应为骑马,在现实中“竹杖芒鞋”绝对不会轻快胜于骑马。所以,首句中“徐行”和“吟啸”描摹的是其外在行为,此处“轻”字则点明其内在体验。实际上,后两句的正常语序当为:“谁怕烟雨,一蓑任平生。”“谁怕”乃日常口语表达句式,“谁”以反问语气特指自己毫无所惧。读者可以想见词人此时微微上扬的嘴角和似笑非笑的眼神中所流露出的满满的自信。显然,正是词人的“不怕”风雨,所以才会有了“吟啸且徐行”的外在潇洒,以及即使“竹杖芒鞋”也“轻胜马”的主观感受。

但是,词人的不怕风雨也并非毫无来由,而是植根于他对现实人生的从容把握,即所谓“一蓑任平生”。从字面意思看,该句是说作者在烟雨中身披蓑衣,任凭风云如何变化,也与己无关了。“蓑”即蓑衣,是古人必备的生活用具。由词序“雨具先去”可知此“蓑”并非实写,而必是有所暗示和象征。根据古代文人的写作习惯,“蓑”可代指渔夫,有柳宗元《江雪》、张志和《渔歌子》等作品为证。且渔夫在中国文化中又是隐者达士的象征符号,这可追溯到《楚辞·渔父》:“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由此,我们是否就可以说词人此时就想隐身为渔、避世为乐,打算归隐做个渔父呢?[2]在笔者看来,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渔父作为隐士的化身,不仅象征了作者对名利的鄙视和放弃,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指向了一种通达、恬适的人生态度和心境。如果苏轼真想做一个不慕名利的隐者的话,那么他的人生自是一种稳定状态,又何来的“任平生”呢?所以,该句是说词人意欲像渔父(隐者)那样,以超然达观的心态来看待一切顺逆、得失、荣辱等,即人们所常说的“随遇而安”。如此一来,“谁怕”才有了坚实的思想后盾和信念支撑。

词人在上阙点明了自己突遇春雨时的表现、心境以及其人生态度,梳理了其中的因果关系。那么,词人为何会有如此的人生态度,词的下阙对此有详细说明。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因为冒雨“徐行”,身上衣服自然被淋湿了,初春时节仍带有寒意,春风拂面也就不免打了个冷颤,而就在此时西边山头一抹斜阳却钻出阴云送来温暖。该句紧承上阙,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形象地阐释词人拟以隐者情怀处世的缘由。其中的关键在“微”“却”二字。“微”表示冷意的程度之轻,对比凸显的恰恰是“却”字所指示的冷暖两种体验转变的速度之快。词人微微感到寒意,就立马放晴转暖了。这与词序“已而遂晴”所云相吻合。正因为阴晴变化得如此之快,才有了后面词人颇具哲理性的人生体悟和总结。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寒意已经被山头斜阳驱散,词人不自觉地回首刚才冒雨前行的一段路程,也即“萧瑟处”,然后告诉自己“归去”罢,因为天气变换的太过迅速也就无所谓阴阳雨晴了。“归去”既实指词人的漫步回家,又暗示其心灵的回归、人生的安放,与“一蓑烟雨任平生”所传达的隐者情怀和人生态度相呼应。

“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若从字面意思看,与一般的自然现象和生活逻辑极为不符。正常天气必然是或阴雨或阳晴,极少会出现太阳雨一类的特殊情况。故而,学界对此的多有不同见解。蔡义江先生将此段译为:“这趟归程,对我来说实在是既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啊!”[3]如此解释令人总感觉有些别扭,而王俊鸣则表示认可:“我们说是一天的行程结束了,回到住处,这一切都烟飞云散,在心里‘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并且强调道:“‘在心里几个字很重要,这只是一种心情,一种精神状态。”[4]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回首向来萧瑟处”一句就缺少下文交代,令人摸不着头脑了。因为,词人回望刚刚走过的这一段阴晴变化的路程,自然心有所感所悟,绝不会不做一番交代就直接“回到住处”。事实上,“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就是词人“回首向来萧瑟处”时的切实体悟。而该句的意蕴则必须结合着“微”“却”二字所指来理解。因为天气变换太快,我们无法确定一种状态会持续多久,自然就不能加以定义。词人在此想要说明的是人生境遇随时都处于变动当中,完全不必为一时的荣辱、得失和顺逆或骄或馁。这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正内涵。至此,上阙提出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态度才最終得到了形象说明和论证。

综上,该词的整个抒情线索和思路应该是这样的: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春雨,词人外有手拄竹杖、脚穿芒鞋“吟啸且徐行”的飘逸,内有“轻胜马”的主观感受。如此从容淡定的直接原因则在于词人的不怕风雨,而词人不怕风雨又以其如隐士般通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为坚实基石。同时,“微冷”即暖的变化之迅速,则为这种人生态度做了一个即时的形象注脚。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其抒情线索非常清晰,逻辑层次井然分明,由表面之结果而及内在之原因,层层推进、步步揭秘。然而,有一个虽然简单却仍须加以说明的问题,即词人意欲效仿隐士随遇而安的人生取向是此前已形成的,还是在突遇春雨的经历中临时感悟到的呢?显然,前者才是事实。

我们知道《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802),此时词人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在经历了政治上的浮沉、大起大落之后,词人融汇三家教义于一身,逐渐萌发出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他明白人的政治境遇可谓瞬息万变,只有保持不喜不忧、无欲无求的心境才能从容应对不可捉摸的人生变数。

有如此通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作为思想根基,当春游意兴昂然之际突遭细雨侵袭,词人自然不会像他人那样狼狈奔窜,而是不改常态地坦然漫步其中。而春风驱散阴云送来夕照,阴晴冷暖的转换同时也印证了他高调提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积极与正确。另外,从对该词的解读中,我们还可以强化一个观点,即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论是叙事还是抒情,自有作者的理路贯穿始终,以保证作品前后的完整性。因此,抓住和梳理作品内在的逻辑线索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注释:

[1]王水照,崔铭.苏轼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

[2][4]王俊鸣.苏轼《定风波》解读的若干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16,(9).

[3]蔡义江.宋词三百首全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作者简介:王以兴(1986—),男 ,文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研方向为古代小说及诗词。

猜你喜欢

定风波隐者人生态度
看 淡
定风波·清明回家偶感
定风波·人生岂能任蹉跎
定风波·不绝长啸可凝听
定风波·雨中银杏叶
《寻隐者不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两个“隐者”
世界观(二)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懂得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