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花园建筑艺术形态

2018-06-01王勇坚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斗拱戏台张家

王勇坚

(文山学院 艺术学院,云南 文山663099)

张家花园古民居建筑群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张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一座庭院式私家花园民居住宅。张家花园民居建筑的整体建筑规模、占地面积、营造样式在整个团山村古民居建筑群中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在其民居建筑语言的运用构造中表现出云南地区与内地民居的区别,在建筑细节和建筑构件的营造样式中表现出较为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其整体形制明确,建筑保护也较为完整。

一、张家花园的整体形制与布局

张家花园位于团山村的东北面,四面有围墙包围环绕,庭院的正南面连接团山村寨,北面是团山村的寨边,有土围墙分割,墙外是寨外,墙内既是寨内,也是张家花园院落宅内范围。

张家花园整体建筑方位坐西朝东,背靠团山,西高东低。共有大小房屋30幢,大小天井23个,组成一座城堡式的私人住宅庄园,房屋整体平面布局为东西纵向与南北横向并列合院,呈两组三进院和一组花园祠堂,合院平面结构为“三坊一照壁”进“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形式(如图1)。张家花园四周都有围墙加房屋墙壁环绕,有多个合院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私密性合院群落,是一组规模较大、建筑质量较好、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群。张家花园前后共筑有4个碉堡,张家花园的大门在整幢花园建筑的最右侧,大门上筑碉堡,打开大门就可以出院进村。进入大门经过第一组四合院侧院院门后才能看到张家花园正院的正大门,进入正院大门内是一个较开阔的天井,天井右侧有两进门甬道,甬道连通前中后三个大院,甬道尽头向右转变为一封顶小甬道,出小甬道为张家花园后门,后门楼筑有碉堡和防御工事。正门天井左侧为花厅,内有池塘戏台祠堂,正方为戏台祠堂,正房左侧为公子楼,为张家男丁读书之处。右侧为小姐绣楼,是张家小姐女红之处。正房戏台祠堂为单檐八檩六架卷棚歇山前后廊庑式,建于青石台基之上,台基露明高2米,由砖石夯土筑造,左右各修筑十一级石台阶踏步连接台上台下,是张家进行祭祀、唱戏、待客等公共活动的地方,花厅庭院宽敞,中间有水池,水池四边筑石板围栏和砖架围栏,西面戏台正对面处为石板围栏,石栏板间隔等距竖立12柱方形石柱镶固石栏板。石柱上端凿刻成方形和圆形宝座,宝座上为十二生肖圆雕雕刻,目前圆雕已残缺。正中石板围栏的正面刻有“活泼泼地”,临水一面刻有“活泼天机”四字词语,戏台水池之间有一空地,筑有花台围栏,围栏连接水池石栏,花台种植果树花卉,围栏望柱雕镂精巧。戏台左后侧有门,门后连接一个碉堡,碉堡围墙内侧是张家花园的空地和菜地,外侧是寨子外。当年建盖时整个张家花园都有院墙和围墙围绕,形成一个封闭的城堡式的私宅空间,如今有些围墙已经残损倒塌或拆除,花厅戏台在建国后成为了团山村小学的教室,戏台祠堂屋后的空地新建盖了几间瓦房也成为小学的教室。

图1 张家花园总平面图

张家花园正院三进院落的梁檐及门窗雕镂精巧,正院前庭为三坊一照壁合院结构,正厅堂的六扇槅扇门是张家花园木雕艺术的精华部分。前庭院正堂正对有青瓦粉墙照壁,照壁前设一青石鱼缸,鱼缸上浅雕“静观鱼跃”四字,鱼缸两侧各刻有诗词警句名言。合院内铺青石板,置花台。穿过前厅后是中庭院,中庭两侧为厢房,也是招待和留宿客人的地方。中庭院中轴线上依次是一带阁楼的照壁,院内设青石鱼缸,中庭院的梁柱、门窗亦雕刻精巧。后院为云南地方常见的“四合五天井,跑马转角楼”四合院,院内廊厦环绕,正房厢房楼楼相连,可以互通直达,因此称为跑马转角楼,是张家主人及家人的居住地,平时的生活起居就在这一院内。这一组正院的三个合院本身又院院相通,形成一个流动的空间。

张家花园除了正院三进院外还有一侧院,侧院和正院并列坐西朝东,为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合院后是土掌房马圈,从正院正厅堂小天井有一侧门可进入侧院甬道,甬道右为侧院,甬道中部有圆形拱门洞将甬道分为前后两部分,甬道后部分为马圈过道,马圈后连接正院的主院小天井既是正院四合五天井的右侧小天井,其中有一院门连接。由此可见张家花园内部的正院、侧院以及花厅戏台都是连通的,不出大门就可在内部自由联络。

从整体建筑营造和形制来看,张家花园的建筑形制是中式木构架结构群组合院式民居。正院合院组合为三坊一照壁进四合五天井四合院,正院后院为二层廊厦跑马转角楼四合院,侧院为三坊一照壁三合院,戏台祠堂为园林式花园。张家花园地面铺以青石,柱基柱础雕物刻花,墙壁为青砖夹泥土砌筑,墙体中间为土坯块垒砌墙,两侧外表施工加入谷壳杂草的粉泥拍打找平,再饰以石灰粉,墙体正面左右墙边30厘米青砖,100厘米高石基青砖墙裙,山墙屋顶边向内30厘米为青砖,中心为白色墙面,这种做法称为“银包金”墙体。张家花园的部分房屋屋顶是用泥土夯实的土掌房屋顶,如戏台右侧的谷物仓库和侧院的马圈都为泥土夯实的屋顶。木作部分都施予雕刻彩绘,以吉祥文化和民俗文化为建筑装饰表现内容。张家花园在整体建筑形制和装饰形态上具有中原汉族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的特点,是中原汉文化向中国西南地区辐射、衍变、发展的过程。

二、张家花园大木作

大木作是中式古建筑房屋建造的核心,是一幢房屋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和主体结构,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大木梁架结构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同时又是木构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直接表现。在正式的一幢木构建筑中,最上部是檩,檩的下面是梁架,梁的下面,主要支撑物就是柱子,柱子立于柱基和台基之上。大型建筑中,梁放在斗拱上面,斗拱下方才是柱子。大多数梁的方向,都与建筑物的横断面一致,置于前后金柱之间或金柱与檐柱之间。房屋建筑的梁在宋代称栿、柁,现今习惯称为梁。架;亦称步架,在清式建筑中,相邻两条桁(檩)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之为步架。根据所在位置不同可分为廊步、金步、脊步、顶步等。除廊步与顶步外,其余各步架的尺寸基本相同。根据檩的数目与步架的层次,梁架可分为单架梁、双架梁、三架梁、四架梁、五架梁、六架梁等。

(一)梁架结构及其装饰

张家花园所有房屋建筑的梁架结构共有三种形式,即抬梁式、穿斗式、混合式梁架。张家花园建筑最精彩的戏台祠堂整体结构为九檩八架梁,为抬梁式架构,形制呈前后廊庑式,梁架为双脊檩六架梁,两山墙有山柱支撑脊檩。卷棚歇山式,戏台左侧公子楼为单檐双层抬梁式硬山结构,右侧小姐绣楼与谷仓为穿斗式土掌房,谷仓土掌房为单层,小姐绣楼分两层,梁穿插于柱网之间,顶上铺密檩,密檩上铺木板,木板之上夯土,形成密檩穿斗式梁架结构。四合院房屋梁架结构为抬梁式木构架,正院前院为单檐前后廊抬梁式五架梁,正院后院为重檐前廊庑穿斗式结构。侧院只有一进院,为单檐前后廊硬山式,同正院一进院大木作结构相同,只是在小木作装修上分出主次与区别。

张家花园所有建筑的梁架结构主要是抬梁式三架梁、四架梁、五架梁和六架梁,戏台祠堂梁架在结构和装饰上较有特色(如图2),双脊檩下的瓜柱被做成宝瓶形状,四架梁下的柁墩被做成驼峰形状,并雕刻施以荷叶彩绘(如图3)。

图2 梁架(戏台祠堂剖面)

图3 宝瓶瓜柱与荷叶驼峰

张家花园的建筑梁架结构简捷规整,而装饰光彩夺目。张家花园民居建筑的装饰图案属于民俗吉祥文化范畴,其装饰花样繁多,内容丰富,分布在各个区域的多个重要部位。在我国,重要古建筑建盖的装饰原则是:建筑必有装饰,装饰必有寓意,寓意必吉祥。张家花园也不例外,在戏台梁架结构和木雕装饰表现上蕴含寓意,装饰富有特色。戏台祠堂梁架结构在四架梁上瓜柱的处理独具特色,建造时四架梁上的瓜柱做成了宝瓶造型,如图3。四架梁与六架梁上的支撑处理成如驼峰形状的荷叶柁墩造型。宝瓶和荷叶柁墩都进行了造型和色彩的装饰,其吉祥象征意义为聚财、安定与家宅和美之寓意。通过走访考察发现,这种将瓜柱处理成宝瓶和荷叶驼峰的装饰手法在云南建水地区古建筑中较常见,在周边相邻的石屏县、通海县的民居建筑中少见这种装饰手法,在北方古建筑中也少见,在南方古建筑却常有出现,例如位于南宁市七星路一巷25号内的宗圣源祠,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桥头村南宁街10号始建于清代的桥西郑公祠,这两处宗祠建筑梁架上都有支撑梁架的柁墩,其柁墩雕刻精美,兼具结构与装饰于一体的双重功能,和张家花园的荷叶彩绘柁墩源于同样的建筑传统。戏台祠堂外檐部抱头梁、穿插梁、檐檩、檐枋、额枋、垫板、檐板也都进行了装饰和雕刻,檐柱与金柱之间的抱头梁下置穿插枋,檐柱里外置装饰性斗拱,斗拱雕刻复杂,装饰醒目,多圆雕成大象、凤凰、宝瓶、莲花、花卉等吉祥动植物造型,斗拱从檐柱柱头上的额枋开始向上同时向外逐级退出三层檐枋和檐板,直至挑檐桁,各层檐枋檐板都进行了雕刻和装饰,内容以花卉、器物、人物故事传说为创作内容,施以彩绘装饰,色彩以冷色调为主,有防火避邪的心理暗示,装饰图案内容取材广泛,遵从儒道释文化传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吉祥寓意,同时也体现出房屋主人的文化身份,表达出房屋主人入仕进爵的从儒风尚和人生理想。

(二)斗拱的形制与装饰特色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屋檐的重量,将其重量分解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凡是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大半都有斗拱[1]。斗拱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多用在较高级的官式建筑和皇家建筑当中[2]。从中国木结构建筑几千年来的发展和演变看,斗拱的造型和功能发生着缓慢的变化。明清以后的建筑,斗拱的功能多是体现出装饰及象征寓意,其承重的功能逐渐减弱。张家花园所有斗拱从结构上看都不具有直接承重的功能,承重主要靠梁架和柱子,而斗拱已成为体现豪华与奢侈、富贵与身份的象征。张家花园的斗拱以装饰性为目的,体现视觉上的复杂与奢华,寄寓神秘奇幻的视觉感受(如图4)。戏台祠堂角柱抱头梁下置装饰性斗拱三层,檐柱抱头梁下置装饰性斗拱二层,从角科斗拱来看,斗拱围绕角柱安置,角柱柱头直接支撑檐檩,斗拱不支撑檐檩。围绕角柱向里外跳出三踩装饰性斗拱,张家花园的斗都被做成为荷花斗、瓜楞形、覆盆斗、平盘斗造型。斗拱在距离较高的地方,斗上加高呈方宝瓶、圆宝瓶等装饰造型(如图5),其形式复杂,装饰最精美。拱和翘被做成为翘壁板形状,围绕柱子安插,本身不具支撑作用。每攒斗拱上使用各类动植物吉祥造型以具象和半抽象的形象来进行装饰与雕刻,造型手法以浮雕、半浮雕、半圆雕和圆雕的形式出现,结合“花卉”“瓜果”“凤”“龙”“象”“宝瓶”“鹿”“梅兰竹菊”等形象形成独具特色的八条形装饰斗拱。每攒斗拱层层相叠,繁缛交错,展现了视觉上的华丽并寄寓象征美好的吉祥寓意。

图4 檐板装饰和斗拱

三、张家花园小木作

中国古建营造将木作营造分为大木作营造和小木作营造,大木作为大式构架的木作技术工艺,梁思成先生认为“凡屋宇之木结构部分,如梁、柱、斗拱、檩、椽等属于大木作制度”。那么,小木作应该就是除去大木作以外的建筑木作营造。张家花园在小木作营造中对木作装饰技艺的表现尤其丰富。

张家花园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都进行了复杂而细致的雕刻与装饰。张家花园小木作装修体现出清末滇南地区建筑木雕艺人技艺的精湛,同时也反映出清末云南整体民居建筑技艺的水平和中原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正院一进院的正堂六扇槅扇是张家花园小木作木雕装饰艺术与技术的代表(如图6),槅扇上部棂子采用透雕的技艺手法来雕刻完成,透雕共分三个层次空间,由前后两块整木板组合而成,第一块木板透雕以两个层次动植物,形成视觉上的前后空间,第二块木板透雕第三层空间,内容为前木雕图案的装饰背景,呈镂空圆形钱纹,三层空间形成窗棂画面,整体装饰图案体现“欢天喜地、富寿延年”的吉祥寓意(如图7)。槅扇的束腰绦环板、裙板为采地雕雕刻技艺,采地雕技法是在木材上直接雕刻,这种木雕技法在《营造法式》中归纳为“剔地起突”技法。“凡雕剔地起突华(花的意思),皆于版上压下四周隐起,身内华叶(花和叶)等雕鎪,叶内翻卷,令表里分明”[3],《营造法式》中所描绘的这种雕刻技法即称之为“剔地起突”,它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浮雕、高浮雕木刻实际上是一种表现形式。束腰绦环板雕以瑞兽、香炉、佛手等,裙板雕以博古、宝瓶、兰草花卉等内容,槅扇的雕刻技艺更加精巧,其运用透雕手法,将上部槅扇窗分三层进行雕刻处理,将多个故事内容聚于一个画面当中,并采用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视觉处理方法组织构图和画面。正厅堂次间支窗和余塞窗雕刻技法亦与槅扇相同(如图6~图8)。纵观张家花园小木作营造,从戏台祠堂到三进四合院,其小木作营造及雕刻彰显出清末云南建筑工匠精湛的建筑技艺,木雕营造中雕镂穿漏,造型线条流畅圆润、线形隽秀、刀工娴熟,提顿按挫、刚柔疾徐等不同的刀法表现不同的形象,产生不同的效果,除此之外,张家花园小木作营造还采用了线雕、混雕、透雕木雕技法,从保存下来的各式木雕构件来看,张家花园的小木作木雕技艺堪称清末云南木雕技艺典范。

图6 正厅堂槅扇门

图7 槅扇棂子三层透雕

图8 槛窗

四、张家花园的屋顶

张家花园建筑的屋顶形式共有单檐硬山顶、重檐硬山顶、土掌房围脊平顶、单檐卷棚歇山顶四种形式,土掌房围脊平顶主要用在小姐绣楼、仓库、马圈等房屋的建盖。单檐和重檐硬山顶主要是合院住居房屋的屋顶形式。戏台花园区是张家花园的公共开放区域,主要功能是接待宾客,进行祭祀活动和村寨及家族进行大型活动的地方,因此此地的建筑最具特色。戏台祠堂的屋顶建造成单檐卷棚歇山顶,整体形制为单檐八檩六架卷棚歇山前后廊庑式。卷棚顶的造型特点是没有正脊,屋顶顶部被处理成弧线形的曲面,只在山墙处顶处垒脊,因此这种屋顶也称“元宝脊”。两条侧脊在歇山后延屋角向上慢慢挑起,在角尾处向上抬起直指天空,形成飞角(如图9)。卷棚式屋顶形象优美、线条柔顺,大多出现在园林建筑中。特别是单檐卷棚歇山式屋顶,在稳重中体现优美,张家花园戏台祠堂的歇山式卷棚屋顶借鉴了内地传统建筑及江南园林建筑的屋顶样式和手法,体现出边疆民居建筑和中原建筑文化的渊源。

张家花园的合院屋顶形式为单檐硬山顶和重檐硬山顶以及土掌房平顶三种形式。前院正厅堂及厢房和中院厢房为单檐硬山顶,后院合院为重檐硬山顶,侧院为单檐硬山顶,小姐绣楼、仓库、马圈为土掌房密檩夯土围脊平顶。这种建筑形式源于云南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建筑“土掌房”, 这种房屋“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4]。但张家花园的这种土掌房平顶较云南其他地区的土掌房平顶有一些变化,屋顶平顶在四周围有0.6~0.9米高、厚0.2米的金包银土坯矮墙,矮墙外搭瓦垄,矮墙内呈夯土平顶,笔者查询相关资料,未见这种建筑屋顶形制的具体名称,这里权且称为“密檩围脊平顶”(如图10)。

图9 卷棚歇山顶

图10 围脊平顶

五、张家花园的瓦石艺术

石材和砖瓦是中式古建中大量运用的建筑材料。中式房屋的建盖对所使用的材料会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使之成为可供使用的材料。这样就产生了对石材和砖瓦的装饰加工。

运用石雕、瓦雕、砖雕、铺地等建筑建造装饰手法来建盖房屋,也是中式古建筑的传统做法。石雕、砖雕内容主要表现民间通俗常用的吉祥故事与习俗心理,张家花园石作、瓦作常见的建筑装饰形象有动物、植物、文字和几何纹样四大类,建筑装饰内容涵呈吉祥文化寓意。

(一)石雕及装饰运用

张家花园建筑石材取自本地大山上开采的青石,经工匠加工成建筑所需石料。张家花园石雕艺术主要体现在柱础、柱基、石栏板、望柱、门墩、须弥座等部位,以人物、动物、植物、静物、器具、山水、房屋为造型形象,以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为叙述内容,以浮雕、线刻、镂雕、圆雕、阴刻、阳刻为装饰雕刻技艺手法,雕刻内容取材广泛,造型丰富多样,其中狮子造型运用丰富,出现在建筑重点部位,例如戏台池塘角柱柱础,该柱础造型高80厘米,形制呈三层组合式柱础,分三部分组合而成(如图11)。上部由减地平级杯形三层仰莲组成,中部由压地隐起如意凹式灯笼圆鼓组成,正方底部由两对圆雕雌雄卧狮环于素覆盆组成[5]。是张家花园建筑石雕中的造型代表。

四合院内的石刻柱础造型也独具特色,出现最多的柱础形式是“四平八稳方形柱础”形式(如图12)。纵观院内大小柱础及石雕装饰无不以石载形,以形寓意,形意相辅相成,这种艺术造型与吉祥象征寓意的有机结合,正是劳动人民富于创造,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

图11 戏台三层组合式柱础

图12 四平八稳方形柱础

(二)瓦当砖雕装饰运用

张家花园瓦当形制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较多出现的文字纹瓦当形式。这种瓦当当面多为一个寿字纹,文字有篆字变形而来成不同的外形轮廓变化。第二类为图案纹瓦当形式。这类瓦当在张家花园的数量较多,为圆形当面装饰有各种云纹、花瓣纹、菱型几何纹、虫兽纹和连续回纹等多种丰富形式。第三类为滴水瓦当形式。形制有三角形滴水和蝶形滴水两种类型,当面装饰较为单一,多饰以几何纹和简单动植物纹图案。

张家花园砖雕形式较为简单,以阳刻凸起浮雕线条为主要形式,花纹图案以植物纹样为主,呈莲花波浪卷草纹,线条优美,以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形式展现(如图13)。这种带有装饰纹样的砖雕多出现在照壁、窗槛和须弥座等部位。[6]

图13 连续纹样砖雕

六、张家花园的彩绘及诗词绘画装饰

(一)彩绘装饰运用

张家花园内外檐木作都运用彩绘来进行装饰,彩绘形式为苏式彩绘的发展和地方化,苏式彩画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充满诗情画意,常以写实的笔法和画题为主题,自然现象如山水、花卉、葡萄、莲花、牡丹、桃子、佛手等;器皿如鼎、砚、书、画等;人物动物如仙人、仙鹤、蟾蜍、蝙蝠、鹿、蝶等;字如福寿等,一般民居建筑、园林建筑普遍采用这一类彩绘形式。但张家花园的彩绘在苏式彩绘的基础上形成独具自身地域特色的彩绘形式,张家花园的外檐没有苏式典型的“搭袱子”画法,张家花园檐檩下的檐板在这里多以浮雕、线雕和镂雕的手法做成了装饰垫板,垫板上镶嵌线条、人物、动植物、器物等装饰性浮雕,以青绿施底,点金沥金、施烟琢墨旋子云纹等技法并用,整体呈小金青绿彩画的变化形式,彩绘整体的色调也偏冷色系列,这同中原的五彩金装彩绘产生了区别,呈现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苏式彩绘形式,其中蓝色系有群青、青中带绿的石青,绿色系有石绿、中绿、粉绿、淡绿的色系渐变,整体呈现出幽冷而明快的风格,区别于中原纯青绿彩画风格(如图14),这是张家花园彩绘的一大特色。由于历经风雨,年久失修,绿色掉色严重,暗褐色的柱子也露出了木纹的原色。特别是合院里额枋和檐枋上的绿色掉色严重,戏台祠堂的彩绘保存要好一些。

(二)诗词绘画

中国的古建筑装饰最早是造型与结构上的自然变化,随着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在小木作装修中越来越注重艺术及审美的需求。明清以来,又将书法、绘画以及刺绣,镶嵌等工艺与装修结合在一起,使装修呈现出灿烂的艺术色彩。张家花园的诗词绘画装修主要装饰在古建外檐部,涉及挑檐檩,檐板、大小额枋、包头梁、穿插梁、中槛、走马板、抱框、雀替、槛窗、余塞板等处,以诗词书法撰写和绘画为主,绘画采用兼工带写的传统中国水墨绘画技法来进行描绘,内容主要以鸟兽、鱼虫、器物、静物、蔬菜、瓜果、花卉、山水为描绘对象,以宋元以来文人画的审美标准来进行绘画创作,画作朴拙,构图考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如图15、图16)。诗词一类主要以反映社会生活和处世警句为书法创作的内容,以行书和草书体进行书写。例如前院正堂镌刻于抱框的对联:“庭有余香,谢草郑兰燕桂树;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 这副对联,言事用典,即事抒怀,表现出“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的情感。有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有描写闲情逸态自然山水如:“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有描写人生世俗世态的谨句谨言如:“欲知世味须尝胆,不知人情只看花”“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省一分经营,多一份道义”“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已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已大病”等诗词句。从这些诗词绘画中可以看出张家花园主人致富后崇尚儒雅、博学、修德,乃至崇尚对士大夫精神的追求,希望家业兴旺修身入仕的人生理想。

图14 小金青绿地方彩绘

图15 窗诗词绘画

图16 诗词绘画

七、张家花园的建筑色彩表现

张家花园整体建筑的色彩主要以冷色调为主,这主要和建水地区的气候环境有关。建水地处云南中偏东南部,北回归线横穿南境,属低纬度地区,全年光照时间长。气候呈现出夏季炎热,冬季少雨的特征。建水地区在房屋建盖的整体色彩表现上趋向于冷色调,以此从心理上来分散夏季的炎热。在彩绘颜色的装饰中由于中国传统建筑彩绘的五彩金装颜色在施彩的过程中常常会根据地方民俗以及主人喜好来进行彩绘,因此彩绘风格就因地制宜的产生了变化,又由于苏式彩绘的灵活多变,因此造成了张家花园木作彩绘随性自然,不拘泥于规则和章法,形成以民俗心理和地方特色以及个性喜好为表现的独特色彩系列。同时木结构房屋的材质特性也驱使人们采用冷色来进行房梁斗拱的彩绘装饰,以满足心理的效应。张家花园屋顶为青灰色陶瓦,梁柱施以深褐色,驼峰施以荷叶绿色,斗拱、柱头、檐板、额枋、檐檩、挑尖梁、门罩、飞罩、雀替等施以绿色色彩系列和蓝色色彩系列,柱身、抱框、槅扇、窗棂施以深褐色、红色、金色,窗棂大面积贴金和点金。柱基石、栏板、阶条石、铺地等为石材的本色青白色,细节处用白银打磨,形成具有镜面反光效果的亮银色。从整体色彩看,张家花园的建筑色调呈现出上部幽冷明亮,下部清白,中部灿烂辉煌的装饰特点,这种特点是因地制宜的,其呈现出的冷色系即庄重又不失明快活泼,暖色稳重富贵,体现出中国文化内敛含蓄、低调张扬的情感特征,同时也反映出清末云南及建水地区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与风土民俗特征。

八、结语

从张家花园的整体建筑形态来看,其遵从于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的通则、权衡和形式,建筑营造结合云南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和民俗传统建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汉彝风格民居建筑群。通过测绘观察,我们发现,张家花园建筑形态是因地制宜的,在建筑的过程中能根据具体的地形形制和房屋功能等采取了灵活的营造权衡,不受法则约束,形式灵活多变,屋顶形式创造出汉彝结合的土掌房围脊顶,戏台柱高也超出与明间10∶8的比例权衡,斗拱的翘在这里成为独具装饰性的翘璧板,翘板上都装饰夔龙条纹,各科斗拱平面呈八角放射状构成,层层相叠展现。檐板梁架彩绘不拘一格,在苏式彩画的基础上展现出一种结合地方少数民族色彩心理特征的自由画法,在包袱中心和走马板上书写自由的诗词书画。张家花园在建盖的过程中继承中原传统文化,宣扬儒、道、释哲学思想,循规蹈矩、恪尽职守,彰显出清末云南农耕劳动人民处世治家的生活态度与修身养性的哲学思想。张家花园的民居建筑构造形态给我们展示了19世纪末云南地区普通劳动人民及建筑工匠的民居建盖艺术水平,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人文生态状况与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1] 梁思成.式营造则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5.

[2]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七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48.

[3] 王其钧.中国建筑图解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94.

[4] 百度百科“土掌房”词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95631.htm.

[5] 张国惠,王勇坚.张家花园柱础艺术形态[J].文山学院学报,2013(5):27-30.

[6] 张国惠.张家花园瓦当文化[J].保山学院学报,2014(1):30-32.

猜你喜欢

斗拱戏台张家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霸王”不在家
说不完的斗拱
戏台送到家门口
狸猫戏台
张家塬村村歌
民居趣读
浅析中国古建筑的斗拱——以沈阳故宫为例
张家贵 藏石欣赏
秀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