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球与竞技”课程课堂实施策略例谈

2018-05-28李枫黎洁

广西教育·D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脚掌足球运动竞技

李枫 黎洁

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四级水平,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该课程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能,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的精神和交往的能力,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我校研发的“足球与竞技”课程属于水平二小学中年段的足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足球技术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熟悉球性、训练球感的技术,包括踩球、拉球、拨球(含脚内侧拨球与脚外侧拨球)、扣球、跨球、挑球、颠球及以上技术的组合运用(如拖球和拨球的组合等);一类是训练技能和实战应用的技术,包括踢球(脚内侧与脚背正面)、接球(脚底与脚内侧)、运球(脚内侧与脚背正面)、头顶球、掷界外球等,其中,踢球和头顶球均可传可射。按照球的运行方式划分,无论是传球还是射球均包括地滚球、空中球两种,以地滚球为主。虽然三年级、四年级同处水平二学段,但“足球与竞技”课程对学生技术学习的要求是有区别的:三年级是“初步掌握”,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四年级是“基本掌握”,并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所学技术。下面以四年级足球技术课《足球左右脚交替踩球跳》第二课时教学为例,谈谈水平二“足球与竞技”课程的课堂操作策略。

一、基于学情的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目标确定

四年级的学生运动能力有所发展,对足球运动有浓厚兴趣,学习热情高涨且组织纪律性较强,但球感欠缺、情绪不稳、上课贪玩,且身体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表现为协调性差、肌肉力量不足,因兴趣程度不同导致学生对足球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针对中年段学生的以上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尝试,强化教学示范,努力带领学生在个性化、步步深入的探究性学习中逐渐提高对足球运动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进而体会到足球运动的魅力,培养积极的运动态度,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更加热爱足球运动。

《足球左右脚交替踩球跳》这个教学内容从运动技术上讲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循序渐进展开学习:从初步感觉前脚掌触球的位置与力量,到巩固触球部位的准确性,加快左右脚交替踩球跳的频率,再到提高触球部位的控球性及行进速度,这是一个对球性、球感的要求逐渐提升的过程。为此,我们把该教学内容设计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师通過示范讲解技术要领,重点让学生了解脚底踩球的正确部位、前脚掌踩球时触球的部位以及自己的身体姿态;第二课时重点训练学生脚底踩球技术的熟练程度,提高下肢运动能力,增强体能,同时发展身体协调性、灵敏度,并尝试练习传球、踩球中的团队合作;第三课时重点是训练学生行进间左右脚交替踩球跳的控球能力,并以竞赛接力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大部分学生在第一课的学习中都能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技术动作掌握到位,训练兴趣浓厚。本课教学将承接上节课的兴趣和技术基础,重点解决技能提升,同时让学生在奔跑、耐力、跳跃、灵敏度、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方面有所发展。

二、教学过程

“足球与竞技”课堂教学主要包括热身运动与激趣、技术剖析与示范、团队组建与竞技、素质练习与放松四个教学环节,依次肩负着足球学习中的导入热身、技能习得、竞技提升和放松身心的学习任务。

(一)热身运动与激趣

在运动热身之前,鉴于学生球感欠缺,我们决定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对足球的粘性,引导学生把足球视为自己的同伴,努力做到人球默契、和谐,并与学生进行有关默契学习的约定训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伙伴(生四下张望),它就是足球(指放足球处)。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的足球(每人一枚)将始终作为你的同伴,和你一起完成各项足球练习。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谁知道足球属于一项什么运动?

生:集体。

师:它通过场上队员怎样来完成?

生:配合。

师:一场精彩的足球赛,需要队员们在场上默契配合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现在,老师就跟大家做一个有关默契的约定。当老师提示“请注意”时,全体同学击掌两下;当老师说“很棒”时,全体同学击掌三下;当老师说“非常棒”时,全体同学击掌四下。记住,击掌一定要干脆、响亮。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接下来,师生进行有关“默契”约定的演练。当学生击掌略显不齐时,教师提醒学生“可以慢一些”,直至学生形成默契。之后课堂进入热身运动与激趣环节。

为了训练学生反应的灵敏度,我们设计了一个“喊数抱团”游戏,要求学生在慢跑过程中配合教师的指令依数抱团。具体规则如下:教师出示4根手指喊“4”,左右两边的4名学生抱成一个团,组成一个小组;出示2根手指喊“2”,则左右两边的2名学生抱成一个团,组成一个小组。在热身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先带领4列学生依次在操场上绕圈跑,最终跑成一个大圈;然后教师站到圈中用哨音带动学生继续绕圈慢跑,学生听口令做动作,听到口令则停止跑圈、依数抱团。游戏过程中偶有学生拥挤,但整体秩序不乱,学生反应较快。游戏结束后,教师带学生原地做热身运动,包括转动头部、转动膝关节、弓步压腿、行进间肩部绕环、向前滑步移动、原地后踢腿、原地高抬腿等,每节4个八拍。学生做得非常认真。

本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加入了一些变式操作,体现出较强的设计感:将课前约定和开课热身相结合,努力营造默契配合、灵敏反应的足球运动理念,并将该理念贯穿到后面的教学过程中,给本课教学植入了一个“默契”的灵魂,浸润了足球运动的团队文化。

(二)技术剖析与示范

本环节共包含3个教学活动,重点是示范和剖析所教动作的技术要领。在本课中,教师并未“先入为主”进行示范和讲解,而是让学生依据上一课所学基本踩球技术,从自主练习开始,先尝试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将滚动的足球停在自己的脚下”,通过探究体验,揣摩体会停球时可以使用脚的哪些部位;之后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剖析动作要领,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技术动作的概念表象;最后进入技术训练和掌握环节,教师逐渐加大动作难度,先是加快音乐节奏,再是将原地踩球动作改为绕球转圈踩球,体现出较强的教学层次,变技术学习为技术习得。

【活动1】初出茅庐:尝试自主停球

师:老师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尝试,如何将滚动的球停下来,并控制在你们的脚下。可以使用脚的任何部位停球。

领到足球“同伴”的學生在操场内呈体操队形自主练习。片刻之后,教师开始“采访”学生“刚才你是用脚的什么部位将球停下来的”,继而请出一名女生、一名男生先后出列示范,提醒全体学生认真观察他们的停球动作,指出他们分别是用脚的什么部位踢球、停球的。学生指示无误:女生用的是脚内侧停球,男生用的是脚底和前脚掌停球。学生不同部位的停球示范,体现了足球技术学习的选择性特征。

【活动2】乘胜追击:剖析动作要领

接下来,教师先示范用脚内侧、脚外侧及前脚掌停球的技术应用,再示范“左右脚交替踩球跳”的动作并剖析其动作要领:球在身前,前脚掌触球的位置在球的上方,脚尖上翘;注意抬头和上提重心,双脚交替的动作要快。

教师示范讲解完毕,学生开始伴随音乐节奏展开练习。教师一边观察学生的动作一边用关键词和短语提示动作训练技巧:先不急,把脚放球上慢慢感受;先用前脚掌和球接触,再左右脚交替,慢慢用脚接触和感受球,好,把“同伴”控制好;注意前脚掌触球;注意听音乐节奏。待学生放慢速度,慢慢感受到音乐节奏,可以平稳地用左右脚交替踩球跳以后,教师开始提示“加快速度,继续加快……手臂摆起来,身体放松;控制好球,注意前脚掌控制;重心立起来,稳定重心,眼睛看前门”……训练难度逐渐加大,学生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做练习,音乐节奏再次加快,教师再次提示学生与足球“同伴”建立默契,“用前脚掌控制球球就不会自己往前滚”。

最后是交流展示,男生、女生和教师轮流展示。教师从男生、女生中各挑出一个动作比较出色的学生,给学生击掌打节奏:男生展示时难度增加,击掌速度较快,再快,更快;女生展示时稍稍放慢击掌速度,但是依旧会逐渐加快节奏。当教师做动作展示时,全体学生一致为教师打了快节奏,教师示范出色,师生同心、动作一致。全班热烈鼓掌。

【活动3】登峰造极:绕球转圈练习

经过了前面几轮难度逐渐加大的动作训练,学生已是信心满满,在观摩了同学、老师的示范后个个跃跃欲试。火候已到,教师再次提高了动作难度,要求学生“原地围着球转圈”练习左右脚交替踩球跳。学生并无畏惧,当音乐响起,全体投入转圈练习。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观察学生动作,提示动作技巧:“开始转圈,慢慢地,不着急,用前脚掌触球,好,不错!可以顺时针转圈,逆时针转圈也行。动作不够熟练的,可以慢一点;注意音乐变化,节奏准备加快,调整好呼吸;好,最后一次,节奏加快,对,把球控制好,调整呼吸……”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控制转圈的方向和动作的节奏,慢慢地,一些学生动作开始变形……询问之下果然是“有些累”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逐渐加大动作训练的难度,掌握同一种技术在不同类型“实战”中的运用技巧,课程的实践性得到了加强。

(三)团队组建与竞技

针对所学技术组建团队展开竞技,一来可以有效实现技术的精准应用,二来可以增加技术训练的趣味性。竞技的方式决定趣味的程度。在本课中,我们创设了一个“华山论剑:运动中玩转‘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形式,引导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团队展开双层次(脚下踩球与手上出招)竞技,同时训练学生的口、脑、身、手与脚下动作的协调性,在训练下肢力量的同时加入上肢力量训练和上下肢协调性训练,并伴以快速思维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师:现在我们玩一个“石头剪刀布”游戏。四名同学为一组,手上进行“石头剪刀布”猜拳,脚下进行左右脚交替踩球跳。连输3次的同学,要做三个俯卧撑。(请3名学生出列示范)同学们都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下面,请自行组队在场地上进行练习。多出来的可以五人一组进行游戏练习。

生自行组队练习。教师在巡视时加入其中一个5人小组:先是为学生当裁判、加油助威,然后作为其中的一员参赛却输在学生手下,被罚做俯卧撑3次。最后是集队后请出男生、女生各4人,先男生、女生各自组队比赛,再由各组胜出的最后一名男生和最后一名女生组队竞技,全班学生一起为两名学生加油助威,最终男生胜出。

本环节虽曰“论剑”,却气氛融洽,学生热情高涨,教师不由自主“卷入”其中,与学生玩成一片,让学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和足球学习的快乐。

(四)素质练习与放松

尽管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很高,但身体上的疲劳是难免的。“素质练习”是对身体协调性和反应灵敏度的集中训练,为了进一步纠正部分学生踩球时眼睛盯着脚下足球的问题,引导学生靠脚部与球的默契来“感觉”球的存在进而与脚下足球形成粘性配合,我们设计了一个“扭转乾坤”动作中的观察游戏。“放松”作为一种训练方式,在中年段往往采用科学的拉伸动作来帮助学生消除肌肉和骨骼上的疲劳,使学生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恢复。

在校园足球运动中,男生的优势格外明显。为了激励女生的足球运动热情,教师在素质练习环节设计了一个“扭转乾坤”的观察游戏,用来“关注女生”在足球运动中的表现,强化女生的注意力和运动兴趣。

师:老师有个秘诀可以让女生“扭转乾坤”,大家想不想听啊?下面这个游戏,需要大家配合音乐进行脚下动作练习,同时注意观察老师手上的秘诀(扬起手中几个写有字的纸板),“我”要踩球了哦。请注意!(生击掌两下)

接下来,学生伴着音乐一边在脚下进行左右脚交替踩球跳练习,一边注意观察老师手上拿出的秘诀纸板;教师在拿出“我”之后,又依次拿出了写有“爱”“足”“球”“我”“们”“很”“棒”字样的纸板,学生跟着一个一个地念了出来。

师:老师想请大家把秘诀串起来念一遍好吗?

生:“我爱足球,我们很棒”!

师:非常棒!非常棒!(生分两节击掌四下)

以上游戏,名义上是让女生“扭转乾坤”,实际是要检验全体学生的学习成果,考验全体学生的反应和判断能力:教师在拿出字样纸板的过程中一直在走动,学生为了清楚地观察到老师手中的字样纸板,必须随着老师的走动转圈踩球,做到整个身心的协调配合。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快速做出反应、说出老师手中纸板上的字且脚下动作不变形,再通过喊出“我爱足球,我们很棒”的口号进一步强化足球运动的信心,课堂达到了高潮。接下来是放松练习。

师:一节课即将结束,让我们跟“同伴”一起,在愉快的音乐中放松身心吧!请把“同伴”拿好放在腿上,两脚打开,调整呼吸,放松心情——“同伴”在这堂课中给了我们很大帮助,我们要慢慢地把它举起;向左倾斜,向右倾斜,再慢慢地向下,慢慢地起来,让球回到胸前;现在是高难度动作了,向前推送“同伴”,拉紧我们的腿筋,定型几秒;把“同伴”放下,抖抖我们的双腿。

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跟随教师引导语进行放松练习,身心得到全面放松。最后师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回应课前约定,用“非常棒”的自我评价再次强化足球学习的信心。(过程略)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是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本课中,教师用恰当的目标引领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采用目标教学法、激励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帮助学生确认达成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整个教学过程高潮迭起,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足球运动的乐趣。(本课例为2017年“一师一优课”教育部优秀课例)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脚掌足球运动竞技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路径探析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竞技精神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花与竞技少女
大脚掌的小鸭子
竞技体育
同台竞技
新型健身、康复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