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区域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新路

2018-05-28覃坚勇

广西教育·D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岑溪市教学点学堂

覃坚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九大为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描绘了新蓝图,面对教育发展新定位、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多年来,岑溪市结合区域实际,对教师队伍建设之路进行了多方探索,于2017年全面启动“乡村手机学堂”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区域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新路子。

源起:“师资短板”掣肘教育发展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深入推进,岑溪市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教师队伍建设仍是岑溪市教育的“短板”。目前,岑溪市全市有中小学教师8 370多人,其中乡村教师就有近6 000人,乡村学校教师老龄化、学科教师紧缺、教师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导致岑溪乡村教育发展乏力,制约着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岑溪市现有学生人数在150人以下的乡村小学及分校、教学点共314所(个),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69.5%,其中不少教学点只有几名学生。这些学校(教学点)由于比较分散,且学生人数少、班级多,目前尚无法按照标准生师比配备教师,大多数学校(教学点)只有几位甚至是一位教师,有些学校(教学点)只能聘请代课教师,由此导致乡村学校课程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乡村学生未能真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虽然问题比较突出,但岑溪教育也存在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岑溪市依托“薄改”“改薄”等项目,各学校(教学点)均配置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班班通多媒体、校校通网络已成为现实,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了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功用,岑溪市进行了多种尝试,并最终选择与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共同研发“乡村手机学堂”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新的平台、铺设新的路径。

探索: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诞生

2017年,岑溪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乡村手机学堂”,学校里很快形成一股用手机学习的热潮。之所以能够迅速形成热潮,是因为早在2015年底,岑溪市就启动了试点工作,选择两所市区优质学校和两所乡镇学校作为试点。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两所市区试点学校通过平台将本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特色文化、教育教学技术输送到两所乡镇试点学校,提高了两所乡镇试点学校的办学水平。

试点工作的成功,激发了其余学校的参与热情,岑溪市有越来越多学校主动要求使用“手机学堂平台”。更多学校参与进来后,岑溪市教育局和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共同努力,在具体研发、推广工作中互有分工、通力合作。岑溪市教育局负责项目的具体落实、监督、评价,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目前已投入约45万元购置了直播录播所需的Ipad、相机云台、移动WiFi(无线路由器)等设备,仅直播录播设备就有118台。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则负责提供技术、平台、专家的支持。

具体而言,“乡村手机学堂”项目主要是应用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自主研发的“手机教师网”、手机直播软件等技术,由岑溪市教育局组织市内优秀教师录制授课视频,通过手机微信或电脑端向乡村学校(教学点)进行教学直播,乡村学校(教学点)教师可采取协同教学方式给学生上课,也可以将视频下载使用。

为了提高“乡村手机学堂”平台的利用率,岑溪市将全市学校分为市区、南渡片区、大隆片区、大业片区、糯垌片区等5个片区,由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专家免费对各片区技术人员进行录播技术培训,对各片区教师进行“乡村手机学堂”平台资源应用专题培训。

岑溪市“乡村手机学堂”项目组还创建了工作微信群,以便随时掌握相关人员反馈的各种问题。工作组人员还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听取教师、学生等应用群体对平台资源的意见,然后针对有关问题与困惑反复讨论、快速解决,使平台教学视频资源能够符合教师、学生、家长等应用群体的需求。

2017年12月,岑溪市召开了“华师网院—广西岑溪‘乡村手机学堂应用”现场会,与会的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副秘书长、全国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德芳,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程思岳,自治区教育厅时任副厅长白志繁等专家和领导,对该项目均给予高度评价,并对项目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如今,这样一种便利的掌上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岑溪市师生、家长们的欢迎。

收獲:为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

如今,“乡村手机学堂”资源已经遍布岑溪市各个学校(教学点),平台上已发布录播课、直播课、名师课、继续教育培训专题课、学校特色活动等视频3 000多个,全市有6 000多位教师应用该平台的资源备课、教学,惠及中小学生10万人,许多乡村小学(教学点)通过该平台实现了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岑溪市的教育由此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建成了区域教育资源库,实现了联片教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岑溪市组织本市名师培养对象、特级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科录制教学视频,然后上传至“乡村手机学堂”平台,师生、家长都可通过手机观看或下载平台资源,建成了可反复利用、可持续更新的资源库。目前,平台资源已覆盖了一到九年级的所有学科,且仍在不断更新中。该平台还打破了学校间物理距离的隔阂,广大教师可利用手机与城市学校教师在线共同磨课、评课、议课、晒课,实现了跨校跨区甚至是跨省教研。

其次,创新了教师队伍的培训模式,为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项目启动后,岑溪市教育局分片分区对教师进行了“‘乡村手机学堂平台直播教学资源与教学视频资源的应用”培训,形成了掌上学习新热潮,对岑溪市常规教师培训工作带来积极影响。目前,岑溪市已将该项目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互联网+双师教学改革项目、岑溪市百名名师培养对象“教育发展力”混合研修项目等进行统筹实施,进一步拓展了教师培养方式。岑溪市还利用“乡村手机学堂”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即由一位名师培养对象与8—10位教师组成学习团队,通过平台开展在线磨课、评课、议课等教研活动。

“乡村手机学堂”的研发,有效解决了岑溪市教育发展中的师资短板问题,乡村学校(教学点)学科课程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等问题也得以缓解,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岑溪市教学点学堂
古稀之年上学堂
岑溪市石材工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完美落幕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浅谈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岑溪市金属非金属矿山重点县攻坚克难工作通过验收
广西岑溪市富祥石场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