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促学”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2018-05-26周明陈素萍

求知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以赛促学尝试教学效果

周明 陈素萍

近年来,各高校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采用“企业工程师进课堂”“业界合作”等方式进行改革,学生通过与企业工程师交流,提升技能并了解职业的发展,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课堂的“抬头率”明显提高[1]。这些改革从师资队伍的角度对实践课程教学效果进行提升,充分说明了一种好的学习状态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

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实践课程,如“造价软件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应用”等,对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帮助较大,但由于实践课时少,学生自觉性不够,课后缺少训练,难以有效掌握所学技能,导致学生学而不精,应用方面较弱。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尝试在实践课程中将课堂教学与学生比赛结合,通过“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一、“以赛促学”的内涵

经调查发现,“以赛促学”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实践教学的作用逐渐被教育者接受[2]。德国乌尔姆应用科技大学[3]和国内的重庆科技学院、常州理工学院等应用型工科院校都尝试采用该方法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新疆农业大学就将比赛贯穿于大学全过程,对工科学生进行“四级实践竞赛”,通过 “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一些重点院校也开展探索。

“以赛促学”的实践课程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所学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努力拼搏的精神。

“以赛促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高年级学生参加竞赛的锻炼过程及成效将对低年级学生产生较好的“辐射”引导作用,将激励低年级学生积极参与与比赛相关的课程的学习,形成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共同学习的良好风气,这也是积极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尝试。

“以赛促学”也需要“以赛促教”支撑。针对本专业缺少丰富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现状,“以赛促学”邀请校外企业和校外工程师共同参与比赛指导和教学改革,可提升实践课程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教师队伍素质,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以赛促学”的基本思路

“以赛促学”中“赛”是方法和手段,“学”是目的和归宿,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是课程改革的目标。开展“以赛促学”先要将实践教学内容与技能比赛融合,前期选取1~2门与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实践课程,该课程要有较为完善的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同时邀请业界专家结合培养目标、企业用人标准和比赛标准,参与制订实践课程授课内容和大纲。

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比赛项目。目前社会上行业比赛较多,应选择高校参与度高、行业认同度高且能较快获得成绩的全国性比赛进行尝试,便于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实践课程应选择目前企业中较为常用的软件,以便企业参与比赛项目设计及对学生进行指导。

要改变传统比赛只有少数优秀学生参加的情况,可尝试改变考核方式,将比赛成绩折算到期末成绩中,提升学生的整体参与度和积极性。“以赛促学”中试题的选择要符合用人单位和教学目标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要便于比赛选拔。可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命题,将企业需求、岗位技能、考核目标与比赛选拔结合,企业也可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对企业、学校和学生而言是一种共赢的方式。

采用“以赛促学”的教学方式,邀请企业工程师开展讲座,软件厂家专题培训,解决学生学习和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对有兴趣进一步提升的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好中选优。通过“传帮带”效应,从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到高年级优秀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帮带效应,使师资队伍和教学比赛水平得以提高。

三、“以赛促学”实践

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土木技术为基础,融合多学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的应用型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从事工程咨询、项目管理等工作。早期的毕业生在企业反馈中存在专业所学“多而不精”、实践能力较弱、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实践技能水平高低是衡量人才质量培养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提升实践课程教学效果,不少高校尝试改变教学手段、采用激励制度提升学生的兴趣,但没有哪种方式像“以赛促学”那样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果。从企业角度来看,他们更乐意选择参加技能比赛获奖的学生。为此,本专业尝试通过实践课程探索“以赛促学”的教学改革。

1.“以赛促学”在“工程估价电算化”中的尝试

“工程估价电算化”作为“以赛促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试点课程,与学生职业密切相关。基于比赛普及性和行业认同度的原因考虑,将广联达的算量比赛作为“以赛促学”课程改革的赛事尝试。通过近五年的努力,该课程已经成为本专业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排名靠前,对课程在今后工作中的意义更为清楚。

“以赛促学”的各种激励和保障制度,提升了学生对比赛的参与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学生上课效果和自觉性提升明显,师生间的交流更为广泛。本专业从2012年开始參赛,初期参与人数少,随着高年级参选学生的宣传和示范,学生参与度不断提高,参赛规模不断扩大,参赛团队质量得以提高,近年获得算量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比赛成绩不断提升,为学生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专业教师尝试将比赛选拔与教学考核相结合,将竞赛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比赛中。通过这种技能竞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从更大的范围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国比赛。将比赛成绩折算到期末成绩中,会让学生有一定的压力,更能努力提升自己。目前可以看出,已组织比赛的当届学生,学习氛围和效果更好,选拔的学生更优秀,表明“以赛促学”实践课程改革具有较好的效果。

2.“以赛促学”的其他课程的推广

近年来,在学院的支持下,本专业逐步扩大“以赛促学”的实践课程范围,如“项目管理软件应用”课程对应的广联达项目管理沙盘比赛、“BIM建筑设计”对应于全国大学生Revit作品比赛。从这两项比赛开展的情况看,教学效果和赛事成绩突出,近年来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共6项,对学生的引导示范作用明显,特别是毕业设计比赛,引入企业参与学生的指导,在实践课程中安排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通过校内比赛,选拔优秀学生在咨询公司进行专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确保真题真做,毕业设计成果即企业咨询成果,毕业设计即学生比赛作品。通过这种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用人单位也从中选拔了优秀学生参加实习,使得毕业生对学校、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提升。

3.“以赛促学”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要获得优秀的教学效果和比赛成绩,教师水平至为重要。“以赛促学”其实也是“以赛促教”,要保证教学效果和比赛成绩,需要有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队伍,学院与广联达软件公司、宁波易比木等公司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校企交流、教师挂职等对教师队伍进行锻炼,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本专业每年也安排教师参加软件公司的师资培训,教师参与热情度高,促进了教师队伍发展,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比赛。同时引进行业专家、软件工程师,并将其作为兼职教师,对年轻教师和学生在实践课程方面进行指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收获的奖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是对授课教师的肯定,有利于教师队伍树立自信心,对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4.“以赛促学”的示范作用

为扩大“以赛促学”的影响,在暑期集训中,安排部分有兴趣的低年级学生参与训练,为今后的学习和比赛打下基础。高年级学生在比赛中的努力及获得的成绩也对低年级学生产生示范和激励作用。近几年学生参与比赛、学习软件的热情很高,创新和团队意识加强,遇到疑问能够自己想办法解决。同时在低年级学生参赛前,组织往届选手交流,有助于更好激发学生的热情,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传帮带”方式可改善学风,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经过实践课程教师多年的努力,本专业比赛体系趋于完善,学生参与度较高,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也提升了学校和本专业的知名度,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可。近年来多名学生获得省级和国家级荣誉。

四、“以赛促学”的思考

通过在工程管理实践课程中尝试“以赛促学”的教学改革,并应用“赛考结合”的考核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比赛成效均有明顯的提升,学生对实践课程的满意度也得以提高。“以赛促学”应以学生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同样课程的选择和专业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需求,应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到教学改革和比赛指导中。同时,将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与比赛项目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可有效提高课内及课外的学习氛围,同时学校奖励、用人单位参与并提供实习岗位的激励措施,将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指导教师的水平决定着教学效果和参赛选手水平,通过教师培训、校外交流,促进教师技能水平提升,也是确保“以赛促学”的关键。在教学改革中,应建立指导教师的奖励机制,扩大技能比赛奖励力度,改变以往教师对行业技能比赛热情不足的问题,让更多教师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提升教学效果和比赛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小波.以赛促学——一种高效率的技能教学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9):68-69.

[2]解进强,付丽茹.“以赛促学、赛教融合”主动式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7 (7):10-12.

[3]李好好,卡尔·维尔海姆.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2): 32-36.

猜你喜欢

以赛促学尝试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再试试看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再试试看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敢拼才会赢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尝试
尝试